一种相邻基坑同步开挖异步回填的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5718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相邻基坑同步开挖异步回填的支护结构,该支护结构包括晚填基坑、早填基坑及中间坝体,所述的晚填基坑两侧排布有咬合桩,所述的早填基坑两侧排布有工法桩,所述的咬合桩和工法桩顶部均设置冠梁;中间坝体顶部设置拉结板,拉结板连接两侧的冠梁,中间坝体顶部两侧设置护栏,中间坝体采用格栅式水泥搅拌桩加固,中间坝体两侧的咬合桩和工法桩通过多层对拉锚杆拉结在一起;晚填基坑和早填基坑远离中间坝体一侧设置多层斜向拉锚杆,晚填基坑和早填基坑远离中间坝体一侧顶部均设置挡土墙,晚填基坑和早填基坑内设置一层混凝土支撑和多层钢支撑,晚填基坑和早填基坑底部设置素砼刚性垫层和三轴水泥搅拌桩加固层。

A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synchronous excavation and asynchronous backfilling for adjacent foundation p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邻基坑同步开挖异步回填的支护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相邻基坑同步开挖异步回填的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工程中存在不少基坑近距离相邻的情况,两个相邻基坑在几乎相同的时间内开挖,但在不同时间完工回填。回填的基坑内的地下结构将受到后填基坑的影响。目前,相邻基坑施工时采用将相邻基坑之间的坝体部位的土体采取全部清除,使双基坑形成一个基坑,或不采取土方开挖,但禁止重型车辆通行,但需对基坑监测点数量进行加密。这两种施工方式易造成增加土方开挖、回填、基坑监测点建设费用;同时施工现场无法形成环路;增大施工盲区。存在施工费用增加、基坑安全问题。综上所述,亟需通过技术改进来保障基坑开挖和先填基坑内地下结构的安全,成本增加等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地下结构保护效果好,坝体刚度大的相邻基坑同步开挖异步回填的支护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相邻基坑同步开挖异步回填的支护结构,该支护结构包括晚填基坑、早填基坑及中间坝体,所述的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邻基坑同步开挖异步回填的支护结构,该支护结构包括晚填基坑(2)、早填基坑(1)及中间坝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晚填基坑(2)两侧排布有咬合桩(4),所述的早填基坑(1)两侧排布有工法桩(5),所述的咬合桩(4)和工法桩(5)顶部均设置冠梁(7),冠梁(7)之间通过混凝土支撑(14)连接,且所述冠梁(7)远离中间坝体(3)一侧顶部设置挡土墙(13);中间坝体(3)顶部设置拉结板(8),拉结板(8)连接两侧的冠梁(7),中间坝体(3)顶部两侧设置护栏(9),中间坝体(3)采用格栅式水泥搅拌桩(10)加固,中间坝体(3)两侧的咬合桩(4)和工法桩(5)通过多层对拉锚杆(11)拉结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邻基坑同步开挖异步回填的支护结构,该支护结构包括晚填基坑(2)、早填基坑(1)及中间坝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晚填基坑(2)两侧排布有咬合桩(4),所述的早填基坑(1)两侧排布有工法桩(5),所述的咬合桩(4)和工法桩(5)顶部均设置冠梁(7),冠梁(7)之间通过混凝土支撑(14)连接,且所述冠梁(7)远离中间坝体(3)一侧顶部设置挡土墙(13);中间坝体(3)顶部设置拉结板(8),拉结板(8)连接两侧的冠梁(7),中间坝体(3)顶部两侧设置护栏(9),中间坝体(3)采用格栅式水泥搅拌桩(10)加固,中间坝体(3)两侧的咬合桩(4)和工法桩(5)通过多层对拉锚杆(11)拉结在一起;晚填基坑(2)和早填基坑(1)远离中间坝体(3)一侧设置多层斜向拉锚杆(12),晚填基坑(2)和早填基坑(1)内设置多层钢支撑(15),晚填基坑(2)和早填基坑(1)底部设置素砼刚性垫层(16)和三轴水泥搅拌桩加固层(17),晚填基坑(2)和早填基坑(1)的底部四周设有排水沟(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邻基坑同步开挖异步回填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对拉锚杆(11)自上至下间隔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相邻基坑同步开挖异步回填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对拉锚杆(11)相互平行并保持水平。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飞陈亚南徐建超周兴斌裘旦立彭天赐尹华东刘徐立程俊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