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变径式轴承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24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变径式轴承夹具,包括夹紧机构以及旋转驱动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底座、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夹紧件以及夹紧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夹紧件包括位于上端的夹紧部以及位于下端的夹紧臂;所述夹紧部包括位于上部内圈夹紧部以及位于下部外圈夹紧部;所述夹紧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丝杆、丝杆螺母以及两个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丝杆螺母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夹紧臂铰接。该夹具能够适应不同规格大小的轴承进行夹持,能够对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的滚道实现强化研磨加工,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还有该夹具结构设计简单,有效地节约制造成本,而且在夹持加工轴承过程中不会损伤轴承表面。

A variable diameter bearing c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径式轴承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夹具,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径式轴承夹具。
技术介绍
轴承在机械领域中用途广泛,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其中滚动轴承已经标准化、系列化,但与滑动轴承相比它的径向尺寸、振动和噪声较大,价格也较高。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轴承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直接影响传动的精度和机械的寿命。为了改善其表面质量,所以常常采用金属表面强化技术对轴承外圈内滚道和轴承内圈外滚道的表面进行强化研磨加工。目前,机械行业采用的机械三爪式自定心手动夹具来对轴承工件进行夹持只能加工轴承外圈内滚道,它存在手动装夹工件慢、效率低,夹紧力难控制造成工件变形等缺点。采用定心夹具对轴承工件进行装夹只能加工轴承内圈外滚道,且加工不同的直径的轴承内圈时需要加不同数量的垫圈,且垫圈的厚度不一定刚好够,有时对轴承内圈的张紧会过大或过小,过大会造成轴承内圈内表面的损伤,过小会张紧力不够,在转动的时候会有掉落的危险;并且工件的装夹与拆卸繁琐,生产效率较低。现有的电磁无心夹具虽然对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都能够加工,但是夹具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另外,在转动的时候俩个支撑块会对轴承的表面摩擦,造成轴承表面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变径式轴承夹具,该夹具能够适应不同规格大小的轴承进行夹持,能够对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的滚道实现强化研磨加工,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还有该夹具结构设计简单,有效地节约制造成本,而且在夹持加工轴承过程中不会损伤轴承表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变径式轴承夹具,包括用于夹紧轴承的夹紧机构以及驱动所述夹紧机构进行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底座、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夹紧轴承的夹紧件以及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紧件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夹紧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夹紧件包括位于上端的夹紧部以及位于下端的夹紧臂;其中,所述夹紧部包括位于上部用于夹紧轴承内圈的内圈夹紧部以及位于下部用于夹紧轴承外圈的外圈夹紧部;所述夹紧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夹紧件之间用于传递所述驱动件动力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穿过所述底座并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丝杆、与所述丝杆相互配合的丝杆螺母以及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夹紧件之间的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丝杆螺母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夹紧臂铰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丝杆下端连接。上述可变径式轴承夹具的工作原理是:需要强化研磨加工轴承内圈外滚道时,将轴承内圈中心穿过两个内圈夹紧部上,驱动件驱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螺母沿着丝杆轴线方向上运动,带动连杆运动,进而带动两个夹紧件作相互远离的运动,直到两个内圈夹紧部抵紧轴承内圈,实现对轴承内圈的夹紧;然后通过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夹紧机构沿着其中心进行转动,进而驱动轴承内圈的转动,最终实现对轴承内圈外滚道的强化研磨加工;加工完成后,旋转驱动机构停止驱动夹紧机构沿着其中心进行转动,驱动件驱动丝杆反向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螺母沿着丝杆轴线方向下运动,带动连杆运动,进而带动两个夹紧件作相互靠近的运动,直到两个内圈夹紧部松开轴承内圈,完成轴承内圈的加工。需要强化研磨加工轴承外圈内滚道时,将轴承外圈放在两个外圈夹紧部之间,驱动件驱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螺母沿着丝杆轴线方向下运动,带动连杆运动,进而带动两个夹紧件作相互靠近的运动,直到两个外圈夹紧部抵紧轴承外圈,实现对轴承外圈的夹紧;然后通过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夹紧机构沿着其中心进行转动,进而驱动轴承外圈的转动,最终实现对轴承外圈内滚道的强化研磨加工;加工完成后,旋转驱动机构停止驱动夹紧机构沿着其中心进行转动,驱动件驱动丝杆反向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螺母沿着丝杆轴线方向上运动,带动连杆运动,进而带动两个夹紧件作相互靠近的运动,直到两个外圈夹紧部松开轴承外圈,完成轴承外圈的加工。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紧件部和所述夹紧臂均为弧形,所述弧形相对与所述丝杆向外凸出;所述内圈夹紧部弧形弧度小于所述外圈夹紧部弧形弧度。通过上述机构,由于夹紧件部设置为弧形,可以有利于夹紧部和轴承配合,在夹紧轴承过程中,使得夹持更加稳固;内圈夹紧部弧形弧度小于外圈夹紧部弧形弧度,当夹紧内圈轴承时,小弧度的内圈夹紧部可以适应更多的规格的轴承内圈,有利于内圈夹紧部穿过轴承内圈对其实现夹持,大弧度的外圈夹紧部可以提高对轴承外圈的夹持面积,将轴承外圈夹持的更加稳固;夹紧臂设置为弧形,可以使得两个夹紧臂之间的夹紧距离更加小,使得该夹具能够适应更加小规格的轴承。进一步地,所述内圈夹紧部的下端与所述外圈夹紧部的下端均设有限位部,所述内圈夹紧部的限位部沿着轴承内圈夹紧方向延伸,所述外圈夹紧部的限位部沿着轴承外圈夹紧方向延伸。其作用在于,通过设置限位部,在夹持轴承过程中更有利于对轴承的定位。优选地,所述底座与所述夹紧臂之间设有用于引导两个所述夹紧臂在所述底座上相对运动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滑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夹紧臂上与所述滑槽相互匹配的滑块。通过设置导向组件,可以使得滑块在滑槽上作直线运动,使得夹紧件在夹紧轴承或者松开轴承的过程中,运动的更加稳定。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两端上设有限位块,其作用在于,可以防止滑块在相互运动过程中脱离滑槽。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与所述限位块均为弧形,所述弧形相对与所述底座中心向外凸出;这样可以使得结构更加紧凑。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与所述驱动件的动力源为同一个驱动电机。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使用一个驱动电机可以实现夹紧机构的转动以及实现夹紧件对轴承的夹紧,简化了机构,使得结构更加简单,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减少了能耗,节约了资源。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丝杆下端的凸轮以及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主轴上的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设有与所述凸轮相互配合的内轮齿。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套筒转动,套筒上的内轮齿也跟着转动,从而带动凸轮转动,进而带动丝杆转动,最终实现夹紧件之间作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运动,实现轴承的夹紧与松开。优选地,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还包括将驱动电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底座的旋转传动组件以及用于相互切换所述丝杆或者所述底座之间动力源的控制组件;所述旋转传动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套筒上环形轴颈、设置在所述套筒外表面的外轮齿以及设置在所述环形轴颈上的内表面且与所述外轮齿相互配合的从动轮齿;所述环形轴颈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上述结构,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套筒转动,套筒上的外齿轮也跟着转动,从而带动从动轮齿转动,进而带动环形轴颈运动,实现底座的转动,通过底座的转动实现夹紧机构的转动,最后实现对轴承的强化研磨加工;通过设置控制组件,可以实现来回切换丝杆与底座的动力源,通过一个驱动电机可以驱动夹紧机构夹紧轴承以及驱动夹紧机构进行转动,实现对轴承的夹紧以及加工。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径式轴承夹具,包括用于夹紧轴承的夹紧机构以及驱动所述夹紧机构进行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底座、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夹紧轴承的夹紧件以及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紧件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夹紧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n所述夹紧件包括位于上端的夹紧部以及位于下端的夹紧臂;其中,所述夹紧部包括位于上部用于夹紧轴承内圈的内圈夹紧部以及位于下部用于夹紧轴承外圈的外圈夹紧部;/n所述夹紧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夹紧件之间用于传递所述驱动件动力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穿过所述底座并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丝杆、与所述丝杆相互配合的丝杆螺母以及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夹紧件之间的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丝杆螺母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夹紧臂铰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丝杆下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径式轴承夹具,包括用于夹紧轴承的夹紧机构以及驱动所述夹紧机构进行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底座、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夹紧轴承的夹紧件以及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紧件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夹紧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紧件包括位于上端的夹紧部以及位于下端的夹紧臂;其中,所述夹紧部包括位于上部用于夹紧轴承内圈的内圈夹紧部以及位于下部用于夹紧轴承外圈的外圈夹紧部;
所述夹紧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夹紧件之间用于传递所述驱动件动力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穿过所述底座并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丝杆、与所述丝杆相互配合的丝杆螺母以及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夹紧件之间的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丝杆螺母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夹紧臂铰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丝杆下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径式轴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部和所述夹紧臂均为弧形,所述弧形相对与所述丝杆向外凸出;所述内圈夹紧部弧形弧度小于所述外圈夹紧部弧形弧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径式轴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夹紧部的下端与所述外圈夹紧部的下端均设有限位部;所述内圈夹紧部的限位部沿着轴承内圈夹紧方向延伸,所述外圈夹紧部的限位部沿着轴承外圈夹紧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变径式轴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夹紧臂之间设有用于引导两个所述夹紧臂在所述底座上相对运动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滑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夹紧臂上与所述滑槽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忠伟范立维吴子轩吴俊刘晓初耿晨萧金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