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少污水处理生化系统所排放的污泥量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920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减少污水处理生化系统所排放的污泥量的装置,包括有处理室,所述处理室顶部设有盖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结构上设有处理桶,利用过滤网对污水内的污泥进行过滤,且利用斜板,在沉淀池和通孔的作用下,污水由于自身的重力会由此沉淀在沉淀池内侧底部,当污水在沉淀池内的水位持续上升到通孔时,污水开始流向处理室内,在流通孔的作用下,污水可通过处排管排出,由此可减少污水内的污泥量,并且利用螺纹杆与固定槽,使处理桶脱离处理室,然后旋转处理桶,使处理桶与沉淀池分离,即可对沉淀池内的污泥进行处理,防止在处理污泥的过程中,污泥沉淀在设备底部,难以清理干净。

A device that can reduce the amount of sludge discharged by the biochemical system of sewa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减少污水处理生化系统所排放的污泥量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减少污水处理生化系统所排放的污泥量的装置。
技术介绍
活性污泥法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我国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但其产生的大量剩余污泥的有效处置也成为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现有的在处理污水内的污泥时,多使用过滤或吸附对其进行处理,但污泥本身具有一定的重力,在处理的过程中,污泥会由此沉淀在设备的底部,较难以清理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减少污水处理生化系统所排放的污泥量的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处理的过程中,污泥会由此沉淀在设备的底部,较难以清理干净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减少污水处理生化系统所排放的污泥量的装置,包括有处理室9,所述处理室9顶部设有盖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室9内设有若干个处理桶3,且所述处理桶3上端与设在盖体10上的安装槽12相嵌套,并且所述处理桶3上端两侧分别通过螺纹杆32与设在盖体10上的固定槽11固定连接,所述处理桶3内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31,且所述处理桶3内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通孔2,所述通孔2的上方设有连接孔B2,所述连接孔B2内设有斜板1,所述斜板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凸块102,所述凸块102与连接孔B2两侧设有的凹槽B3相嵌合;所述处理桶3下端与设在处理室9下端的沉淀池4相连接,所述沉淀池4底部嵌入安装于设在处理室9下端的安装板6上的嵌入槽61内,所述安装板6上设有流通孔5。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处理桶3内两侧的斜板1相对立,并且所述斜板1呈60度角向下倾斜。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在结构上设有处理桶3,利用过滤网31对污水内的污泥进行过滤,并且利用斜板1,污水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沿着斜板1的斜度流动,防止污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废水中的污泥残留在通孔2内,影响后期废水的排放,且利用沉淀池4,在通孔2的作用下,污水停止流动并且污水内的污水由于自身的重力会由此沉淀在沉淀池4内侧底部,当污水在沉淀池4内的水位持续上升,在上升到处理桶3上位置最低的通孔2时,污水开始流向处理室9内,在流通孔5的作用下,污水可通过处排管8排出,由此可减少污水内的污泥量,在过滤好污水内的污泥后,利用螺纹杆32与固定槽11,使处理桶3脱离处理室9,然后旋转处理桶3,使处理桶3与沉淀池4分离,即可对沉淀池4内的污泥进行处理,防止在处理污泥的过程中,污泥沉淀在设备底部,难以清理干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B1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一种可减少污水处理生化系统所排放的污泥量的装置,包括有处理室9,所述处理室9顶部设有盖体10,所述盖体10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处理室9顶部,所述处理室9底部设有与处理室9相连通的排管8。如附图1-图5所示,所述处理室9内设有若干个处理桶3,且所述处理桶3上端与设在盖体10上的安装槽12相嵌套,并且所述处理桶3上端两侧分别通过螺纹杆32与设在盖体10上的固定槽11固定连接,所述处理桶3内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31,所述过滤网31从上之下嵌入处理桶3内,并过滤网31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处理桶3内,在需要对过滤网31进行清理时,只需拧开螺栓,即使过滤网31拆卸下来,方便快捷。且所述处理桶3内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通孔2,所述通孔2距离处理桶3内底部具有一定的距离,在污水流进处理桶3内时,污水到达一定的水位时,污水才可从处理桶3上位置最低的通孔2流出,可给污水内的污泥沉淀留有一定的时间;所述通孔2的上方设有连接孔B2,所述连接孔B2内设有斜板1,所述处理桶3内两侧的斜板1相对立,并且所述斜板1呈60度角向下倾斜,由此斜板1的末端位于通孔2的一侧,并且两者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在废水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废水沿着斜板1向下流动,在此过程中可防止废水中的污泥残留在通孔2内,影响后期废水的排放。所述斜板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凸块102,所述凸块102与连接孔B2两侧设有的凹槽B3相嵌合;所述凸块102与斜板1通过模具一体成型,且所述凸块102由铁板制成,在斜板1末端嵌入连接孔B2时,凸块102受到压力,凸块102可变形并且嵌入凹槽B3,使斜板1固定在连接孔B2内。如附图1-图5所示,所述处理桶3下端与设在处理室9下端的沉淀池4相连接,处理桶3下端嵌入沉淀池4内,并且处理桶3通过螺纹连接与沉淀池4固定连接,在需要清理沉淀池4内的污泥时,只需旋转处理桶3,使处理桶3与沉淀池4分离,即可对沉淀池4内的污泥进行清理;所述沉淀池4底部嵌入安装于设在处理室9下端的安装板6上的嵌入槽61内,所述安装板6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处理室9内,且所述安装板6上设有若干个流通孔5,所述流通孔5分别位于嵌入槽61两侧,在污水过滤完污泥后,过滤好的污水可通过流通孔5流向处理室9底部,从而污水可通过处理室9底部的排管8排出。如附图1-图5所示,将安装板6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处理室9内,然后把斜板1末端嵌入连接孔B2,并对凸块102做向下的压力,使凸块102可变形并且嵌入凹槽B3,从而斜板1固定在连接孔B2内,再把过滤网31从上之下嵌入处理桶3内,并过滤网31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处理桶3内,而后再把安装好的处理桶3从上之下一侧嵌入嵌入沉淀池4内,并且处理桶3通过螺纹连接与沉淀池4固定连接,然后把安装好的处理桶3整体嵌入安装槽12内,使沉淀池4底部嵌入嵌入槽61内,最后把螺纹杆32嵌入处理桶3上端两侧的安装孔33至固定槽11内,并旋转螺纹杆32,使螺纹杆32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固定槽11内,从而使处理桶3固定在处理室9内。参阅图1至图5所示,在进行使用处理室9处理污水内的污泥时,可把污水依次倒入处理桶3内,在此过程中处理桶3内上端的过滤网31对污水内的污泥进行过滤,使污水通过过滤网31向下流动,并且污水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沿着斜板1的斜度流动,防止污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废水中的污泥残留在通孔2内,影响后期废水的排放,然后污水向下流到沉淀池4内,在此过程中,污水停止流动并且污水内的污水由于自身的重力会由此沉淀在沉淀池4内侧底部,当污水在沉淀池4内的水位持续上升,在上升到处理桶3上位置最低的通孔2时,污水开始流向处理室9内,并且污水通过流通孔5流向处理室9底部,从而污水可通过处理室9底部的排管8排出,由此可减少污水内的污泥量,在过滤好污水内的污泥后,可旋转螺纹杆32,使螺纹杆32脱离固定槽11,从而使处理桶3脱离处理室9,再把处理桶3整体向上抽离处理室9,然后旋转处理桶3,使处理桶3与沉淀池4分离,即可对沉淀池4内的污泥进行处理,防止在处理污泥的过程中,污泥沉淀在设备底部,难以清理干净。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减少污水处理生化系统所排放的污泥量的装置,包括有处理室,所述处理室顶部设有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室内设有若干个处理桶,且所述处理桶上端与设在盖体上的安装槽相嵌套,并且所述处理桶上端两侧分别通过螺纹杆与设在盖体上的固定槽固定连接,所述处理桶内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且所述处理桶内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上方设有连接孔B,所述连接孔B内设有斜板,所述斜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与连接孔B两侧设有的凹槽B相嵌合;所述处理桶下端与设在处理室下端的沉淀池相连接,所述沉淀池底部嵌入安装于设在处理室下端的安装板上的嵌入槽内,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流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少污水处理生化系统所排放的污泥量的装置,包括有处理室,所述处理室顶部设有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室内设有若干个处理桶,且所述处理桶上端与设在盖体上的安装槽相嵌套,并且所述处理桶上端两侧分别通过螺纹杆与设在盖体上的固定槽固定连接,所述处理桶内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且所述处理桶内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上方设有连接孔B,所述连接孔B内设有斜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诗灵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沛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