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入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9181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浸入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电解柜和控制柜,电解柜位于控制柜的底部,电解柜顶部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连接控制柜,电解柜底部连接有升降架,电解柜的柜体上设有进出水孔,电解柜内设有电极板,电极板间隔设置,正极性的电极板和负极性的电极板相邻设置,相邻电极板之间的间隙形成水流通道,电极板的形心处设有穿过其板面的通孔,通孔套设于转轴上,通孔由对应的电极板板面形心延伸至板面边缘形成槽孔,水流通道内设有刮板,刮板连接于转轴上,刮板贴合于对应的电极板板面,控制柜内设有控制部件和驱动部件,控制部件通过导线连接电极板,驱动部件通过传动部件连接转轴。该处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Immersion electric flocculation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浸入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浸入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电解法污水处理中,应用电解的机理,使原本废水中有害物质通过电解过程在阳、阴两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转化成为无害物质以实现废水净化的方法;但是电解后,阴极电极上会附着堆积大量水垢(主要成分有碳酸钙、碳酸镁、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钙、氯化镁等),水垢不导电,会降低电解效率,因而需要及时清理电极上的水垢,同时,现有污水处理设备大多需要将污水引进处理设备内部,设备的大小限制了处理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电解法污水处理中阴极电极上会附着堆积大量水垢,水垢不导电,会降低电解效率,因而需要及时清理电极上的水垢,并且污水处理设备的大小限制了处理能力的不足,现提供一种浸入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浸入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电解柜和控制柜,所述电解柜位于所述控制柜的底部,所述电解柜顶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连接所述控制柜,所述电解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浸入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电解柜(1)和控制柜(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柜(1)位于所述控制柜(2)的底部,所述电解柜(1)顶部连接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顶部连接所述控制柜(2),所述电解柜(1)底部连接有升降架(4),所述电解柜(1)的柜体上设有若干个进出水孔(16),所述电解柜(1)内设有若干个电极板(11),所有所述电极板(11)间隔设置,正极性的所述电极板(11)和负极性的所述电极板(11)相邻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电极板(11)之间的间隙形成水流通道(12),每个所述电极板(11)的形心处设有穿过其板面的通孔(13),所有所述通孔(13)套设于转轴(14)上,每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入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电解柜(1)和控制柜(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柜(1)位于所述控制柜(2)的底部,所述电解柜(1)顶部连接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顶部连接所述控制柜(2),所述电解柜(1)底部连接有升降架(4),所述电解柜(1)的柜体上设有若干个进出水孔(16),所述电解柜(1)内设有若干个电极板(11),所有所述电极板(11)间隔设置,正极性的所述电极板(11)和负极性的所述电极板(11)相邻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电极板(11)之间的间隙形成水流通道(12),每个所述电极板(11)的形心处设有穿过其板面的通孔(13),所有所述通孔(13)套设于转轴(14)上,每个所述通孔(13)由对应的所述电极板(11)板面形心延伸至板面边缘形成槽孔,每个所述水流通道(12)内设有至少一个刮板(15),所有所述刮板(15)连接于所述转轴(14)上,每个所述刮板(15)贴合于对应的所述电极板(11)板面,所述控制柜(2)内设有控制部件(21)和与其连接的驱动部件(22),所述控制部件(21)通过导线连接每个所述电极板(11),所述驱动部件(22)通过传动部件(23)连接所述转轴(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入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4)包括至少三个升降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入式电絮凝污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群飞黄勇徐建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膜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