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电梯光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090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电梯光幕,包括光幕本体,其中,光幕本体通过安装底板与轿厢门门板相连接和/或固定;安装底板上设置有微动开关,其中,微动开关包括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第一微动开关与第二微动开关分开设置;第一微动开关与第二微动开关分别对应有第一辊轮组件和第二辊轮组件;轿厢门门板的底部设置有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连接板(尼龙)设置于轿厢的轿门门板上,光幕本体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和接收器上分别设有二个微动开关。发射器、接收器、微动开关分别连接主控制盒;解决了现有光幕的安装方式,便于对不同尺寸、不同厂家的电梯轿门的安装孔位均可方便安装、互换及维修。

An integrated elevator light curt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电梯光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安全保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电梯光幕。
技术介绍
电梯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电梯门联动装置、安全触板和光幕主要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而电梯门机系统又是整梯系统中动作最频繁的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梯的性能。电梯门联动装置、安全触板、光幕组件是人和物体进入电梯的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它是一种机电一体式关门防夹安全装置,属于感应式保护装置,作用是在电梯自动关门过程中,防止人员或物品被夹受损。安全触板属于电梯轿门上的一个软门,当电梯轿厢在关门过程中(光幕故障或失效)安全触板在接触到人和物体时,联动的安全触板间的二个微动开关会给门机控制系统发出一个开门信号,电梯随即开门,达到不伤人伤物的作用。电梯光幕是一种光线式电梯门安全保护装置,同样属于电梯轿门上的一个软门,由安全触板、电梯轿门两侧的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和安装在轿顶的电源盒以及专用柔性电缆四大部分组成。在发射器内有若干个红外发射管,在MCU的控制下,发射接收管依此打开,自上而下连续扫描轿门区域,形成一个密集的红外线保护光幕。当其中任何一束光线被阻挡时,控制系统立即输出开门信号,轿门即停止关闭并反转开启,直至乘客或阻挡物离开警戒区域后电梯门方可正常关闭,从而达到安全保护目的,这样可避免电梯夹人、物事故的发生。安全触板和光幕的区别就是:光幕产生红外线的光束当有人或物体进电梯时就会挡住光束从而使电梯门不会关门,而安全触板必须要接触人或物体时触发触板内的微动开关使电梯再次开门。现使用的电梯门保护装置大多数采用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单独机械式的联动机构加安全触板。2.普通光电式的光幕。3.机械式的联动机构安全触板加光幕。以上三种形式的安全防护部件,机械式的结构复杂,安装繁琐,机械故障多,但无光、电、磁等干扰,光电式的光幕灵敏度高,但其结构对抗光、抗电、抗磁要求高,但光幕在失效损坏时将不能对进入电梯的人员物体进行保护,另外因光幕由若干组红外发射管、接收管组成,常年处于工作状况,容易导致红外线发射管自然衰减,而安全触板在使用时由于触板伸出轿门从而减小了电梯门的开门距,容易造成人员或物体进出轿门时被撞击变形损坏,对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一体化电梯光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一体化电梯光幕,包括光幕本体,其中,所述光幕本体通过安装底板与轿厢门门板相连接和/或固定;所述安装底板上设置有微动开关,其中,所述微动开关包括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所述第一微动开关与所述第二微动开关分开设置;所述第一微动开关与所述第二微动开关分别对应有第一辊轮组件和第二辊轮组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轿厢门门板的底部设置有复位弹簧,其中,所述复位弹簧包括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与第二复位弹簧之间设置有底座,其中,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为轮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轿厢门门板的底端为底部板;所述光幕本体与所述安装底板之间设置有信号发生装置。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安装连接板(尼龙)设置于轿厢的轿门门板上,光幕本体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和接收器上分别设有二个微动开关。发射器、接收器、微动开关分别连接主控制盒;解决了现有光幕的安装方式,便于对不同尺寸、不同厂家的电梯轿门的安装孔位均可方便安装、互换及维修,由于光幕伸出轿厢门3mm左右,故而无须光幕回收装置,简化了机械结构,增大了电梯门的开门距,不易造成被撞击变形损坏,延长了光幕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中:1、光幕本体;2、安装底板;3、轿厢门门板;4、微动开关;41、第一微动开关;42、第二微动开关;51、第一辊轮组件;52、第二辊轮组件;6、复位弹簧;61、第一复位弹簧;62、第二复位弹簧;7、底座;71、第一底座;72、第二底座;8、底部板;11、信号发生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电梯光幕,包括光幕本体1,其中,光幕本体1通过安装底板2与轿厢门门板3相连接和/或固定;安装底板2上设置有微动开关4,其中,微动开关4包括第一微动开关41和第二微动开关42;第一微动开关41与第二微动开关42分开设置;第一微动开关41与第二微动开关42分别对应有第一辊轮组件51和第二辊轮组件52。进一步的,轿厢门门板3的底部设置有复位弹簧6,其中,复位弹簧6包括第一复位弹簧61和第二复位弹簧62。具体的,第一复位弹簧61与第二复位弹簧62之间设置有底座7,其中,底座7包括第一底座71和第二底座72;第一底座71和第二底座72为轮组;轿厢门门板3的底端为底部板8;光幕本体1与安装底板2之间设置有信号发生装置11。包括光幕本体1、安装底板2、轿厢门门板3和主控制盒,光幕本体1通过轿厢门门板3设于电梯轿箱门上,光幕本体1通过安装底板2设于轿厢门门板3上,光幕本体1包括信号发生装置11(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和接收器上分别设有第一微动开关41和第二微动开关42,发射器、接收器、第一微动开关41和第二微动开关42分别连接主控制盒。还包括发射器安装支架和接收器安装支架,发射器安装支架设于电梯轿壁一侧,接收器安装支架设于电梯轿壁另一侧,发射器安装支架上设有发射器外壳,接收器安装支架上设有接收器外壳,发射器及其第一微动开关41和第二微动开关42、设于发射器外壳内,接收器及其第一微动开关41和第二微动开关42设于接收器外壳内,发射器安装支架和接收器安装支架上分别设有第一辊轮组件51和第二辊轮组件52;第一辊轮组件51和第二辊轮组件52包括上下第一底座71、第二底座72、滚轮及支架组成机械结构,光幕发射器外壳,接收器外壳通过上下底座71、72、滚轴及支架组成机械结构以使得安全触板可平行移动,光幕的前后不晃动变形,保证安全触板的任何一点被触动,第一微动开关41和第二微动开关42都能激发动作,第一辊轮组件51和第二辊轮组件52设置有复位弹簧6(即第一复位弹簧61和第二复位弹簧62)和缓冲橡胶头。发射器安装支架和接收器安装支架上分别有相对而设的缓冲橡胶头,缓冲橡胶头相互配合,进一步起到阻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电梯光幕,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幕本体(1),其中,/n所述光幕本体(1)通过安装底板(2)与轿厢门门板(3)相连接和/或固定;/n所述安装底板(2)上设置有微动开关(4),其中,/n所述微动开关(4)包括第一微动开关(41)和第二微动开关(42);/n所述第一微动开关(41)与所述第二微动开关(42)分开设置;/n所述第一微动开关(41)与所述第二微动开关(42)分别对应有第一辊轮组件(51)和第二辊轮组件(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电梯光幕,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幕本体(1),其中,
所述光幕本体(1)通过安装底板(2)与轿厢门门板(3)相连接和/或固定;
所述安装底板(2)上设置有微动开关(4),其中,
所述微动开关(4)包括第一微动开关(41)和第二微动开关(42);
所述第一微动开关(41)与所述第二微动开关(42)分开设置;
所述第一微动开关(41)与所述第二微动开关(42)分别对应有第一辊轮组件(51)和第二辊轮组件(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电梯光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门门板(3)的底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森尼电梯成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