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烟气与还原剂的旋风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053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混合烟气与还原剂的旋风分离器,分离器出口、分离器筒体以及分离器入口烟道,分离器出口设置在分离器筒体的顶部,分离器入口烟道设置在分离器筒体的侧面;分离器入口烟道中沿着烟气流向设置有SNCR喷枪和若干混合单元,混合单元中设置有左旋单元片和右旋单元片,左旋单元片和右旋单元片连接;烟气流经左旋单元片后向左旋转前进,随后流经右旋单元片后改变旋转方向,烟气与还原剂在混合单元能得到充分混合;根据分离器入口烟道的长度调整混合单元的数量,使烟气与还原剂在整个分离器入口烟道的都能得到扰流,并延长两者的反应时间,有效提高脱销效率,后进入分离器筒体。

A kind of cyclone separator for mixing flue gas and reducing ag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烟气与还原剂的旋风分离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混合烟气与还原剂的旋风分离器。
技术介绍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技术是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高效低污染洁净煤发电技术,CFB锅炉普遍采用SNCR方式脱除烟气中的NOx,得益于旋风分离器良好的扰动作用,CFB锅炉SNCR脱硝效率较煤粉炉相比有较大提高,最高可达80%左右。近年来环保压力日益增大,对CFB锅炉SNCR脱硝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NOx排放需降低至50mg/Nm3以下,部分地方要求降低至35mg/Nm3以下,影响CFB锅炉SNCR脱硝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还原剂雾化后与高温烟气的混合是否充分。烟气在分离器筒体内旋转、上升,烟气和还原剂得到良好的扰动、混合,但分离器入口烟道内的烟气扰动效果较差,导致SNCR反应时间较为滞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烟气与还原剂的旋风分离器,将烟气与还原剂的强烈混合效果提前至入口烟道,保证还原剂与烟气的充分混合,并且延长SNCR反应时间,提高脱硝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烟气与还原剂的旋风分离器,包括分离器出口、分离器筒体以及分离器入口烟道,分离器出口设置在分离器筒体的顶部,分离器入口烟道设置在分离器筒体的侧面;分离器出口、分离器筒体以及分离器入口烟道相互连通;分离器入口烟道中沿着烟气流向设置有SNCR喷枪和若干混合单元,混合单元中沿着烟气流向设置有左旋单元片和右旋单元片,左旋单元片和右旋单元片连接。左旋单元片和右旋单元片与分离器入口烟道内壁之间设有间隙。左旋单元片和右旋单元片均采用高温合金制作。分离器入口烟道水平设置。分离器入口烟道的外壳采用钢板制成,外壳内侧设置耐磨耐火层,烟道内壁的截面为圆形。SNCR喷枪沿着烟道径向设置。分离器入口烟道分为上下两层烟道,上下两层烟道之间设置耐磨耐火层。SNCR喷枪垂直于烟气流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烟气流经左旋单元片后向左旋转前进,随后流经右旋单元片后改变旋转方向,烟气与还原剂在混合单元能得到充分混合;根据分离器入口烟道的长度调整混合单元的数量,使烟气与还原剂在整个分离器入口烟道的都能得到扰流,并延长两者的反应时间,有效提高脱销效率,后进入分离器筒体。进一步的,分离器入口烟道的外壳采用钢板制成,外壳内侧设置耐磨耐火层,耐火层将烟道内壁的截面整形为圆形,使左旋单元片和右旋单元片与烟道内壁更好地形成一个流场,烟气与还原剂经过左旋单元片和右旋单元片充分扰流混合,提高混合效率。进一步的,SNCR喷枪沿着烟道径向设置,使还原剂直达烟道中心位置随烟气快速进入烟道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可以高效混合烟气与还原剂的旋风分离器整体效果图;图2为分离器入口烟道水平纵向剖面图;图3为喷枪布置示意图;图标:1-分离器入口;2-分离器筒体;3-分离器入口烟道;4-SNCR喷枪;5-耐火耐磨可塑料;6-左旋单元片;7-右旋单元片;8-第一混合单元;9-第二混合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混合烟气与还原剂的旋风分离器,包括分离器出口1、分离器筒体2以及分离器入口烟道3,分离器出口1设置在分离器筒体2的顶部,分离器入口烟道3设置在分离器筒体2的侧面;分离器出口1、分离器筒体2以及分离器入口烟道3相互连通;分离器入口烟道3中沿着烟气流向设置有SNCR喷枪4和若干混合单元,混合单元中沿着烟气流向设置有左旋单元片6和右旋单元片7,左旋单元片和右旋单元片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旋风分离器,包括分离器入口烟道3、分离器筒体2以及分离出口1,烟气由分离器入口烟道3进入分离器筒体2,在筒体内旋转、分离后烟气由分离器出口1排除进入锅炉尾部烟道。分离器入口烟道3,外壳采用钢板制成,外壳内侧设置耐磨耐火层5,采用内衬耐磨耐火可塑料,耐磨耐火层5沿垂直方向将烟道分为两个通道,每个通道内壁由耐磨耐火可塑料塑成圆形通道;左旋单元片6与右旋单元片7均采用耐高温金属卷制或铸造而成,烟气流经左旋单元片6后向左旋转前进,随后流经右旋单元片7后改变旋转方向,烟气与还原剂得到充分混合;如图1所示,一种可以高效混合烟气与还原剂的旋风分离器,烟气进入分离入口烟道3后,首先与喷枪4喷出的还原剂混合,后经过所有混合单元发生扰动,再依次经过分离器筒体2以及分离器出口1后进入尾部烟道。如图2所示,混合单元个数依烟道长度而定,左旋单元片和右旋单元片设置在水平烟道内,所有左旋单元片和右旋单元片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左旋单元片6和右旋单元片7与分离器入口烟道3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均能自由膨胀。左旋单元片6和右旋单元片7的形状与液体静态混合器中的左旋片和右旋片相同。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分离器入口烟道3沿垂直方向分为两个圆形通道,每个圆形通道分为若干个混合单元,每个混合单元包括一个左旋单元片6和一个右旋单元片7。如图3所示,在分离器入口烟道3入口处布置若干SNCR喷枪4,SNCR喷枪4沿着烟道径向设置SNCR喷枪4垂直于烟气流向。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烟气与还原剂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器出口(1)、分离器筒体(2)以及分离器入口烟道(3),分离器出口(1)设置在分离器筒体(2)的顶部,分离器入口烟道(3)设置在分离器筒体(2)的侧面;分离器出口(1)、分离器筒体(2)以及分离器入口烟道(3)相互连通;/n分离器入口烟道(3)中沿着烟气流向设置有SNCR喷枪(4)和若干混合单元,混合单元中沿着烟气流向设置有左旋单元片(6)和右旋单元片(7),左旋单元片和右旋单元片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烟气与还原剂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器出口(1)、分离器筒体(2)以及分离器入口烟道(3),分离器出口(1)设置在分离器筒体(2)的顶部,分离器入口烟道(3)设置在分离器筒体(2)的侧面;分离器出口(1)、分离器筒体(2)以及分离器入口烟道(3)相互连通;
分离器入口烟道(3)中沿着烟气流向设置有SNCR喷枪(4)和若干混合单元,混合单元中沿着烟气流向设置有左旋单元片(6)和右旋单元片(7),左旋单元片和右旋单元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烟气与还原剂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左旋单元片(6)和右旋单元片(7)与分离器入口烟道(3)内壁之间设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烟气与还原剂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左旋单元片(6)和右旋单元片(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楠刘海峰张世鑫史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