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俊儒专利>正文

一种拖头卡车模型驾驶舱电子悬浮仿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903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拖头卡车模型驾驶舱电子悬浮仿真装置,包括片支撑板上、片支撑板下、舵机Ⅰ、舵机Ⅱ、舵机Ⅲ、舵机Ⅳ、压缩弹簧、单片机和双向电路板,所述片支撑板上和片支撑板下之间设有舵机Ⅰ、舵机Ⅱ、舵机Ⅲ、舵机Ⅳ和双向万能电路板,所述舵机Ⅰ与双向电路板连接,所述舵机Ⅱ与双向电路板连接,所述舵机Ⅲ与双向电路板连接,所述舵机Ⅳ双向电路板连接,该装置设置了3个预留孔,通过压缩弹簧数量多少的增加,达到模拟模型汽车行驶时的震动感,从而实现模型汽车的仿真性。

A simulation device of electronic suspension in cockpit of tractor truck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拖头卡车模型驾驶舱电子悬浮仿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仿真
,具体为一种拖头卡车模型驾驶舱电子悬浮仿真装置。
技术介绍
拖头卡车模型是完全按照真车的形状、结构、色彩,甚至内饰部件,严格按比例缩小而制作的比例模型,主要用途是装饰居室、馈送和收藏,同时也是汽车厂家的广告和礼品。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全世界的汽车生产厂共推出数万种款式的汽车模型,并打破了欧美生产制作和收藏车模垄断的局面,拖头卡车模型正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风行全世界的收藏和投资项目。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拖头卡车模型能做到在外形上与真车相同,但在运行过程中,拖头卡车模型不能完全模拟真车的运动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拖头卡车模型驾驶舱电子悬浮仿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拖头卡车模型驾驶舱电子悬浮仿真装置,包括片支撑板上、片支撑板下、舵机Ⅰ、舵机Ⅱ、舵机Ⅲ、舵机Ⅳ、压缩弹簧、单片机和双向电路板,所述片支撑板上和片支撑板下之间设有舵机Ⅰ、舵机Ⅱ、舵机Ⅲ、舵机Ⅳ和双向万能电路板,所述舵机Ⅰ与双向电路板连接,所述舵机Ⅱ与双向电路板连接,所述舵机Ⅲ与双向电路板连接,所述舵机Ⅳ双向电路板连接。优选的,所述片支撑板上和片支撑板下中间设有预留孔Ⅰ、预留孔Ⅱ和预留孔Ⅲ,所述预留孔Ⅱ设有压缩弹簧。优选的,所述双向电路板与单片机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设置了3个预留孔,通过压缩弹簧数量多少的增加,达到模拟模型汽车行驶时的震动感,从而实现模型汽车的仿真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舵机Ⅰ、2预留孔Ⅱ、3压缩弹簧、4舵机Ⅱ、5预留孔Ⅱ、6片支撑板上、7舵机Ⅲ、8片支撑板下、9单片机、10双向万能电路板、11舵机Ⅳ、12预留孔Ⅲ。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拖头卡车模型驾驶舱电子悬浮仿真装置,包括片支撑板上6、片支撑板下8、舵机Ⅰ1、舵机Ⅱ4、舵机Ⅲ7、舵机Ⅳ11、压缩弹簧3、单片机9和双向电路板10,所述片支撑板上6和片支撑板下8之间设有舵机Ⅰ1、舵机Ⅱ4、舵机Ⅲ7、舵机Ⅳ11和双向万能电路板10,所述舵机Ⅰ1与双向电路板10连接,所述舵机Ⅱ4与双向电路板10连接,所述舵机Ⅲ7与双向电路板10连接,所述舵机Ⅳ11双向电路板10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片支撑板上6和片支撑板下8中间设有预留孔Ⅰ5、预留孔Ⅱ2和预留孔Ⅲ11,所述预留孔Ⅱ2设有压缩弹簧3。进一步地,所述双向电路板10与单片机9相连。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拖头卡车模型驾驶舱电子悬浮仿真装置,包括片支撑板上(6)、片支撑板下(8)、舵机Ⅰ(1)、舵机Ⅱ(4)、舵机Ⅲ(7)、舵机Ⅳ(11)、压缩弹簧(3)、单片机(9)和双向电路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支撑板上(6)和片支撑板下(8)之间设有舵机Ⅰ(1)、舵机Ⅱ(4)、舵机Ⅲ(7)、舵机Ⅳ(11)和双向万能电路板(10),所述舵机Ⅰ(1)与双向电路板(10)连接,所述舵机Ⅱ(4)与双向电路板(10)连接,所述舵机Ⅲ(7)与双向电路板(10)连接,所述舵机Ⅳ(11)双向电路板(1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头卡车模型驾驶舱电子悬浮仿真装置,包括片支撑板上(6)、片支撑板下(8)、舵机Ⅰ(1)、舵机Ⅱ(4)、舵机Ⅲ(7)、舵机Ⅳ(11)、压缩弹簧(3)、单片机(9)和双向电路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支撑板上(6)和片支撑板下(8)之间设有舵机Ⅰ(1)、舵机Ⅱ(4)、舵机Ⅲ(7)、舵机Ⅳ(11)和双向万能电路板(10),所述舵机Ⅰ(1)与双向电路板(10)连接,所述舵机Ⅱ(4)与双向电路板(10)连接,所述舵机Ⅲ(7)与双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儒
申请(专利权)人:李俊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