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院前不可压迫性躯干出血的止血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院前不可压迫性躯干出血的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不可压迫性躯干出血是指继发于不可压迫性躯干损伤(胸部、腹部及骨盆部创伤),伴有收缩压小于90mmHg,并无法用四肢止血带等常规机械压迫方法控制的一类出血。锐器伤或高能量创伤(爆炸伤、车祸等)常可导致血管破裂并引发大出血,若救治不及时,过多的失血将严重威胁伤员的生命安全。目前针对院前躯干出血的止血装置和策略主要有:(A)止血海绵:将表面涂有壳聚糖的纤维素海绵注入创腔内,可通过膨胀效应和化学促凝作用实现止血,但由于注射装置本身容积有限,对胸腹部大体腔出血通常无效。(B)使用止血带止血,交界部位止血带主要包括战备钳、腹主动脉和交界部位止血带、交界部位紧急救治装置和山姆交界部位止血带。a.战备钳:腹股沟区止血效能较好,但由于加压盘与伤员接触面积小,在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脱位,导致二次出血的发生;b.腹主动脉和交界部位止血带一体化设计,以脐为中心绑扎固定带后经单气囊注气加压压迫髂动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院前不可压迫性躯干出血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5)、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和第三气囊(8);所述第一气囊(6)、所述第二气囊(7)和所述第三气囊(8)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本体(5)的内侧;所述第一气囊(6)、所述第二气囊(7)和所述第三气囊(8)的进气均单独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院前不可压迫性躯干出血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5)、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和第三气囊(8);所述第一气囊(6)、所述第二气囊(7)和所述第三气囊(8)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本体(5)的内侧;所述第一气囊(6)、所述第二气囊(7)和所述第三气囊(8)的进气均单独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院前不可压迫性躯干出血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6)为圆台结构,所述第一气囊(6)远离所述本体(5)的一端为半球形;所述第二气囊(7)和所述第三气囊(8)为棱台结构;所述第二气囊(7)远离所述本体(5)的一端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气囊(7)靠近所述本体(5)的一端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院前不可压迫性躯干出血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和第三气囊(8)通过魔术贴(9)粘贴在所述本体(5)的内侧;所述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和第三气囊(8)上均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安装有加气组件(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院前不可压迫性躯干出血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气组件(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画羽,李阳,张连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