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院前不可压迫性躯干出血的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922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院前不可压迫性躯干出血的止血装置,包括本体、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可拆卸的安装在本体的内侧;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的进气均单独控制。本申请通过设置三个独立的气囊,分别作用于腹主动脉、左髂总动脉、右髂总动脉,这样当只有左髂总动脉或右髂总动脉出现破损失血情况时就可以使用第二气囊或第三气囊,可减少压迫面积,避免出血平面周围其它血管、组织、脏器及对侧下肢的缺血性损伤。本申请由于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是可拆卸的安装在本体上的,因此当其中一个气囊损坏时可将另外的气囊安装在损坏气囊的位置,确保可及时有效实现止血。

A hemostatic dev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prehospital incompressible trunk blee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院前不可压迫性躯干出血的止血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院前不可压迫性躯干出血的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不可压迫性躯干出血是指继发于不可压迫性躯干损伤(胸部、腹部及骨盆部创伤),伴有收缩压小于90mmHg,并无法用四肢止血带等常规机械压迫方法控制的一类出血。锐器伤或高能量创伤(爆炸伤、车祸等)常可导致血管破裂并引发大出血,若救治不及时,过多的失血将严重威胁伤员的生命安全。目前针对院前躯干出血的止血装置和策略主要有:(A)止血海绵:将表面涂有壳聚糖的纤维素海绵注入创腔内,可通过膨胀效应和化学促凝作用实现止血,但由于注射装置本身容积有限,对胸腹部大体腔出血通常无效。(B)使用止血带止血,交界部位止血带主要包括战备钳、腹主动脉和交界部位止血带、交界部位紧急救治装置和山姆交界部位止血带。a.战备钳:腹股沟区止血效能较好,但由于加压盘与伤员接触面积小,在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脱位,导致二次出血的发生;b.腹主动脉和交界部位止血带一体化设计,以脐为中心绑扎固定带后经单气囊注气加压压迫髂动脉及交通支控制下肢血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院前不可压迫性躯干出血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5)、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和第三气囊(8);所述第一气囊(6)、所述第二气囊(7)和所述第三气囊(8)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本体(5)的内侧;所述第一气囊(6)、所述第二气囊(7)和所述第三气囊(8)的进气均单独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院前不可压迫性躯干出血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5)、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和第三气囊(8);所述第一气囊(6)、所述第二气囊(7)和所述第三气囊(8)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本体(5)的内侧;所述第一气囊(6)、所述第二气囊(7)和所述第三气囊(8)的进气均单独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院前不可压迫性躯干出血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6)为圆台结构,所述第一气囊(6)远离所述本体(5)的一端为半球形;所述第二气囊(7)和所述第三气囊(8)为棱台结构;所述第二气囊(7)远离所述本体(5)的一端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气囊(7)靠近所述本体(5)的一端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院前不可压迫性躯干出血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和第三气囊(8)通过魔术贴(9)粘贴在所述本体(5)的内侧;所述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和第三气囊(8)上均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安装有加气组件(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院前不可压迫性躯干出血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气组件(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画羽李阳张连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