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阵换能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声诊断设备
,尤其是一种面阵换能器装置。
技术介绍
超声成像是指利用超声波发送至待检测物体后,通过接收和处理载有待检测物体组织或结构性质特征信息的回波,经过波束处理等获得待测物体人体组织性质与结构的超声图像。超声、CT和MRI是当今临床中常用到的诊断技术。与后两者相比,超声不仅没有工作环境限制、且对人体无伤害,所以在临床应用中的得到广泛应用。密集阵元的面阵换能器一般有数千乃至数万阵元,现有的面阵换能器的工艺难度大、技术比较复杂,尤其是密集的面阵换能器难度成倍增大,例如阵元电极的导线,由于阵元(压电陶瓷)多达数千至数万,因此常规工艺也需要引出相应数量的电极导线。由于面阵中阵元的间距很小,阵元电极的导线间距也很小,而电极的导线连接至芯片。现有面阵换能器的电极与芯片连接,一般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通过改变背衬外的柔性线路板内导线在一维方向电极的导线间距,然后通过设计特殊芯片与间距改变后的换能器电极的导线电连接,且芯片安装在背衬的侧面;第二种方式,通过设计更为特殊的芯 ...
【技术保护点】
1.面阵换能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压电晶体,用于发射与接收超声波信号;/n所述压电晶体包括预设阵列间距为(D
【技术特征摘要】
1.面阵换能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电晶体,用于发射与接收超声波信号;
所述压电晶体包括预设阵列间距为(D1,D2)的阵元,所述D1为两个阵元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D2为两个阵元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
第一背衬,设置于远离压电晶片辐射面的端面,与压电晶片粘接连接;所述第一背衬还包括第一导线,实现第一导线在第一方向D1间距的变化;
第二背衬,设置于第一背衬远离压电晶片的端面,与第一背衬连接;所述第二背衬还包括第二导线,实现第二导线在第二方向D2间距的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阵换能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在第一方向D1间距的变化为等间距放大、等间距缩小、不等间距放大、不等间距缩小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阵换能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线在第二方向D2间距的变化为等间距放大、等间距缩小、不等间距放大、不等间距缩小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面阵换能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衬包括有第一背衬上部、第一背衬下部;所述第一导线包括第一导线上部、第一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彬彬,陈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祥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