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杯茶篮结构及随身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87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随身杯茶篮结构及随身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质量更好、使用更方便的随身杯茶篮结构及随身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随身杯茶篮结构,包括杯盖和茶篮,所述杯盖由上盖和下盖构成,所述下盖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形体,所述下盖与茶篮旋接,所述茶篮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形体,茶篮的开口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茶篮的开口扣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杯盖上旋接设置茶篮,并且采用底部可以打开和闭合的茶篮结构,使用户在泡茶时不需从杯盖上取下茶篮,也可以只取下杯盖,打开茶篮底部的盖板,就可以方便地将泡过茶的茶叶倒掉,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美观实用。

Structure and cup of tea bas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随身杯茶篮结构及随身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随身杯茶篮结构及随身杯。
技术介绍
当今生活中大家越来越注重养生,喝水成为人们养生、解渴的一种习惯,而能够随身携带能够泡茶的水杯也就随之走进了千家万户。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水杯基本都是玻璃水杯和不锈钢保温杯,其茶篮一般都采用分离结构,即将茶篮放入泡茶水杯内后,再盖上杯盖,或将茶篮直接固定在杯盖上,当需要泡茶时,将茶篮从杯盖上取下,将茶叶放入茶篮中,然后再将茶篮固定在杯盖上,进行泡茶,当泡完茶的茶叶需要倒掉时,必须取下茶篮,将不需要的茶叶倒掉。这种结构的茶篮固定方式,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因此,市场上需要一种不需将茶篮从杯盖上取下就可以将茶叶放入茶篮的茶篮结结构和带有这种茶篮的随身携带的泡茶水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质量更好、使用更方便的随身杯茶篮结构及随身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随身杯茶篮结构,包括杯盖和茶篮,所述杯盖由上盖和下盖构成,所述下盖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形体,所述下盖与茶篮旋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随身杯茶篮结构,包括杯盖(1)和茶篮(2),其特征是:所述杯盖(1)由上盖(1A)和下盖(1B)构成,所述下盖(1B)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形体,所述下盖(1B)与茶篮(2)旋接,所述茶篮(2)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形体,茶篮(2)的开口端设有盖板(202),所述盖板(202)与茶篮(2)的开口扣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身杯茶篮结构,包括杯盖(1)和茶篮(2),其特征是:所述杯盖(1)由上盖(1A)和下盖(1B)构成,所述下盖(1B)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形体,所述下盖(1B)与茶篮(2)旋接,所述茶篮(2)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形体,茶篮(2)的开口端设有盖板(202),所述盖板(202)与茶篮(2)的开口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杯茶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下盖(1B)开口端部圆周内壁设有杯盖螺纹(103),下盖(1B)封闭端内底部设有环形凸起台阶(105),并与杯盖圆周内壁形成凹槽(1052),所述凹槽(1052)中卡嵌有密封圈(104),且下盖(1B)底部环形凸起的内侧壁设有茶篮螺纹(1051),所述下盖(1B)封闭端外圆周设有凹台,所述上盖(1A)设在凹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身杯茶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茶篮(2)的圆周壁上布满过滤孔(204),所述茶篮(2)封闭端部的圆周外壁上设有的第二茶篮螺纹(201),所述第二茶篮螺纹(201)与茶篮螺纹(1051)旋接固定,所述杯盖螺纹(103)与杯体螺纹(301)旋接固定,所述密封圈(104)位于杯盖螺纹(103)与茶篮螺纹(105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身杯茶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茶篮(2)的开口部设有向内的凸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默晗钟鹏睿邹淑斌王军吴海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北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