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施渔业投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878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施渔业投料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养殖池;所述养殖池内设置有两个投料区域;还包括支架、投料轨道、投料机;所述投料机包括储料箱,分隔设置,用于存储投放的饲料;入料口,设置于所述储料箱的顶部;两个出料口,对称设置于所述储料箱的侧壁靠近底部的一侧;撒料组件,在所述储料箱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轮体,设置于所述储料箱的底部,与所述投料轨道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养殖池投料系统,实现了养殖池内两侧的饲料投放,提升了投放效率,实现了养殖池区域的均匀投喂,有利于减轻养殖尾水治理压力。

A feeding system for facility fish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施渔业投料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设施渔业投料系统。
技术介绍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饲料和劳动力成本是养殖的主要成本。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劳动强度,国外如芬兰、挪威、丹麦等水产养殖强国均开发了系列化的工厂化养殖自动投饲系统。随着工厂化养殖的迅速推广,国内近年来虽然也研发了轨道式、气力输送式、标准化池塘养殖式等投饲系统,但大部分工厂化养殖企业依然采用人工投喂或简易投饵机,存在投饵不准确、饲料利用率低、抛撒不均匀、人工上料费时费力等问题,难以适应工厂化养殖和设施渔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研发不同类型的机械化、智能化、精准化自动投饲系统尤为重要。针对室内工厂化养殖车间布局和自动投饲需求,国内轨道式投料由于养殖池的廊道较窄,轨道通常是悬在养殖池上空,这样建设强度和难度都大大提高,设施渔业养殖系统饲料和鱼种、商品鱼的运输费人工,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未能促进渔需物资和产品的高效转移。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设施渔业投料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设施渔业投料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养殖池;所述养殖池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投放区域;支架,环绕所述投料区域设置,且位于所述养殖池的上方;投料轨道,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投料机,设置于所述投料轨道上,沿着第一方向运动;所述投料机包括:储料箱,用于存储投放的饲料,为不锈钢或玻璃钢材料制成;入料口,设置于所述储料箱的顶部;两个出料口,对称设置于所述储料箱的侧壁靠近底部的一侧;撒料组件,在所述储料箱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轮体,设置于所述储料箱的底部,与所述投料轨道配合。其中,所述投放区域设置有位置感应器,用于发送位置信号;所述投料机上设置有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位置感应器发送的位置信号;所述接收器与所述投料机的投放开关连接。具体来说,所述投料机到达所述投放区域时,所述接收器接收到所述位置感应器发送的位置信号,并向所述投料机的投放开关发送投放信号,所述投放信号可以是连续投放一段时间的信号,也可以是所述投料机行驶一段距离的位移量信号。进一步地,还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实现对所述位置感应器和接收器的控制;触摸屏,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讯连接,用户通过触摸屏实现对投放时间或者投放距离的设置。此外,所述储料箱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入料口连接的储料腔室,优选的,所述储料腔室分隔设置,便于定池定量;所述储料腔室内设置有分料板;所述分料板调整所述出料口的开闭,所述分料板实现两个所述出料口开闭,如需要对两侧的养殖池进行投放时,可将分料板设置为常开,此时两个出料口处于持续出料状态。进一步的,当多组养殖池平行并联设置时,设置有转移运输轨道,所述转移运输轨道位于所述支架上,且沿第一方向的垂直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所述储料腔室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撒料组件;所述撒料组件包括电机及转轮;或所述撒料组件包括风机及压缩空气管道,所述风机使得投放饲料的距离更靠近投放区域的中心,避免饲料投放不均匀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呈45°至60°的下倾斜角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储料箱为不锈钢或玻璃钢材料制成。同时,所述轮体与所述投料轨道为,凹凸式滑道配合或齿轮式啮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投料机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轮体连接,用于实现所述投料机的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通过外接电源和/或移动电源供电;所述外接电源为交流电;所述移动电源为铅锌蓄电池、锂电池和石墨烯电池中的任意一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设施渔业投料系统,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轨道式自动投饲系统,具有操作简单、使用简便、投饲均匀、精度高等优点,可实现上料、行走、投饵于一体的定点、定时、定量全自动化饵料投喂,运行状态可控和历史数据可实时查询等功能,实现对两侧投料区域的饲料投放,并通过设置风机,使得投放饲料的距离更靠近投放区域的中心,避免饲料投放不均匀的问题。投料轨道设置在养殖池间的支架上,减少空间架设投料轨道的支撑构件,节约材料同时使养殖池间走道得到了优化利用;同时轨道上可设置运输小车,能够作为运输鱼种和商品鱼的通道,减少运输时的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养殖池投料系统,实现了养殖池内两侧的饲料投放,提升了投放效率,移动式投料实现了养殖池区域的均匀投喂,有利于减轻养殖尾水治理压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设施渔业投料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投料机第一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投料机第二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设施渔业投料系统逻辑控制示意图。图中:1、养殖池;2、投放区域;3、支架;4、投料轨道;5、投料机;501、储料箱;502、入料口;503、出料口;504、出风口;505、轮体;506、储料腔室;507、分料板;508、撒料组件;509、风机;6、位置感应器;7、接收器;8、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触摸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设施渔业1投料系统,包括1个养殖池1;所述养殖池1内设置有投放区域2;支架3,环绕所述投料区域2设置,且位于所述养殖池1的上方;投料轨道4,设置于所述支架3上,且沿第一方向A延伸;投料机5,设置于所述投料轨道4上,沿着第一方向A运动;当多组养殖池平行并联设置时,投料轨道4,设置于所述支架3上,且沿第一方向A的垂直方向延伸;所述投料机5包括储料箱501,用于存储投放的饲料;入料口502,设置于所述储料箱501的顶部;两个出料口503,对称设置于所述储料箱501的侧壁靠近底部的一侧;撒料组件508,在所述储料箱501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出料口503,设置于所述出料口503的下方;轮体505,设置于所述储料箱501的底部,与所述投料轨道4配合。其中,所述投放区域2设置有位置感应器6,用于发送位置信号;所述投料机5上设置有接收器7,用于接收所述位置感应器6发送的位置信号;所述接收器7与所述投料机5的投放开关连接。具体来说,所述投料机5到达所述投放区域2时,所述接收器7接收到所述位置感应器6发送的位置信号,并向所述投料机5的投放开关发送投放信号,所述投放信号可以是连续投放一段时间的信号,也可以是所述投料机5行驶一段距离的位移量信号。进一步地,还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8,用于实现对所述位置感应器6和接收器7的控制;触摸屏9,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8通讯连接,用户通过触摸屏9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施渔业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个养殖池;/n所述养殖池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投料区域;/n支架,环绕所述投料区域设置,且位于所述养殖池的上方;/n投料轨道,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沿第一方向延伸;/n投料机,设置于所述投料轨道上,沿着第一方向运动,实现对所述投料区域的饲料投放;/n所述投料机包括:/n储料箱,用于存储投放的饲料;/n入料口,设置于所述储料箱的顶部;/n两个出料口,对称设置于所述储料箱的侧壁靠近底部的一侧;/n撒料组件,在所述储料箱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n轮体,设置于所述储料箱的底部,与所述投料轨道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施渔业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养殖池;
所述养殖池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投料区域;
支架,环绕所述投料区域设置,且位于所述养殖池的上方;
投料轨道,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沿第一方向延伸;
投料机,设置于所述投料轨道上,沿着第一方向运动,实现对所述投料区域的饲料投放;
所述投料机包括:
储料箱,用于存储投放的饲料;
入料口,设置于所述储料箱的顶部;
两个出料口,对称设置于所述储料箱的侧壁靠近底部的一侧;
撒料组件,在所述储料箱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
轮体,设置于所述储料箱的底部,与所述投料轨道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施渔业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区域设置有位置感应器,用于发送位置信号;
所述投料机上设置有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位置感应器发送的位置信号;
所述接收器与所述投料机的投放开关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施渔业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实现对所述位置感应器和接收器的控制;
触摸屏,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施渔业投料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清发蒋芳龙祥平徐秋芳曹祥德张铷程相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能正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