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绿植移动式灌溉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园林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墙体绿植移动式灌溉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墙体绿化是立体绿化中占地面积最小,而绿化面积最大的一种形式,泛指用攀援或者铺贴式方法以植物装饰建筑物的内外墙和各种围墙的一种立体绿化形式。利用植物代替砖、石、钢筋水泥砌成的墙为植物墙,植物墙不仅占地面积少、省料省钱,而且能绿化美化环境、减少噪音、净化空气、调节温度,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利用。植物墙虽然外表美观,但是相比于传统植物种植方式,对植物墙的灌溉难度较大。目前,在对墙体绿植进行灌溉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灌溉时,喷向位置较高处的墙体绿植的水流有一部分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下落,最终积聚在位置最低处的墙体绿植根部,如若不及时对积水进行处理,植物便会因缺氧导致无法正常生长甚至死亡;(2)采用喷灌法灌溉时,喷水位置较为集中,因此只能对与喷水管管口位置正对的绿植进行浇灌,容易出现墙体绿植一部分灌溉量过大,一部分灌溉量不足的情况,难以保证灌溉的均匀性。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体绿植移动式灌溉装置,包括底板(1)、移动轮(2)、水箱(3)、水泵(4)与灌溉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下端安装有移动轮(2),底板(1)上端安装有水箱(3),水箱(3)上端开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出水口上端安装有水泵(4),水泵(4)上端连接有灌溉机构(5),灌溉机构(5)安装在底板(1)上;其中:/n所述灌溉机构(5)包括连接管(51)、分流管(52)、连接板(53)、喷水管(54)、伸张支链(55)、升降支链(56)与挤压架(57),连接管(51)下端与水泵(4)上端相连接,连接管(51)上端安装有分流管(52),分流管(52)为左右可伸缩的E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绿植移动式灌溉装置,包括底板(1)、移动轮(2)、水箱(3)、水泵(4)与灌溉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下端安装有移动轮(2),底板(1)上端安装有水箱(3),水箱(3)上端开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出水口上端安装有水泵(4),水泵(4)上端连接有灌溉机构(5),灌溉机构(5)安装在底板(1)上;其中:
所述灌溉机构(5)包括连接管(51)、分流管(52)、连接板(53)、喷水管(54)、伸张支链(55)、升降支链(56)与挤压架(57),连接管(51)下端与水泵(4)上端相连接,连接管(51)上端安装有分流管(52),分流管(52)为左右可伸缩的E字型结构,分流管(52)上端开设有三个分流口,分流口上端安装有喷水管(54),喷水管(54)之间通过连接板(53)相连接,连接板(53)为左右可伸缩结构,分流管(52)下端与伸张支链(55)相连接,连接板(53)下端与升降支链(56)相连接,喷水管(54)侧壁与挤压架(57)侧壁相接触,伸张支链(55)、挤压架(57)与升降支链(56)均安装在水箱(3)上;
所述伸张支链(55)包括驱动电机(551)、驱动齿轮(552)、从动齿轮(553)、伸张凸轮(554)、连接块(555)、移动架(556)与直线导轨(557),驱动电机(55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水箱(3)上端内壁上,驱动电机(551)输出轴上端与驱动齿轮(552)下端相连接,驱动齿轮(552)后端与从动齿轮(553)前端相啮合,从动齿轮(553)为环形结构,从动齿轮(553)通过轴承安装在水泵(4)外壁上,从动齿轮(553)上端与伸张凸轮(554)下端相连接,伸张凸轮(554)中部开设有圆孔,圆孔内壁通过轴承与水泵(4)外壁相连接,伸张凸轮(554)左右两端均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连接块(555)相连接,连接块(555)外壁与移动架(556)侧壁相连接,移动架(556)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直线导轨(557)上,直线导轨(557)安装在水箱(3)上端,移动架(556)上端与分流管(52)下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绿植移动式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链(56)包括凸板(561)、牵引电机(562)、丝杠(563)、支撑架(564)、移动块(565)与连接杆(566),水箱(3)左右侧壁上均安装有凸板(561),凸板(561)下端通过电机座安装有牵引电机(562),牵引电机(562)输出轴上端通过联轴器与丝杠(563)下端相连接,丝杠(563)上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架(564)上,支撑架(564)为倒L型结构,支撑架(564)安装在凸板(561)上,丝杠...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