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趾黄檀的扦插育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趾黄檀的扦插育苗
,具体而言,涉及交趾黄檀的扦插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交趾黄檀(学名:DalbergiacochinchinensisPierreexLaness)是豆科黄檀属植物,为落叶大乔木(在越南和泰国的有些地区为常绿乔木),高度一般在8-30m,主干直径可达60-120cm,有时有几个主干和分枝。树皮光滑而坚硬,浅黄色至灰褐色,为鳞片状。其苗木培植方法主要有无性扦插培植等,而无性扦插培植最初的穗条并没有根系,且存在伤口,继而使得扦插苗愈伤组织形成慢、生根迟且成活率低,继而使得培植的交趾黄檀存活率低。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交趾黄檀的扦插育苗方法。该方法能够加速插穗愈伤组织形成和生根,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交趾黄檀的扦插育苗方法,包括:在大棚内,对扦插后的交趾黄檀的穗条进行搭拱棚并覆盖薄膜,而后通过在拱棚内喷水和在薄膜上多次剪孔控制拱棚内温度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趾黄檀的扦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大棚内,对扦插后的交趾黄檀的穗条进行搭拱棚并覆盖薄膜,而后通过在拱棚内喷水和在薄膜上多次剪孔控制拱棚内温度和湿度,使得拱棚内的湿度保持在75%以上,且温度小于35℃,待扦插后的穗条抽发2-3次梢且叶片转绿后,去除所述薄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趾黄檀的扦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大棚内,对扦插后的交趾黄檀的穗条进行搭拱棚并覆盖薄膜,而后通过在拱棚内喷水和在薄膜上多次剪孔控制拱棚内温度和湿度,使得拱棚内的湿度保持在75%以上,且温度小于35℃,待扦插后的穗条抽发2-3次梢且叶片转绿后,去除所述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趾黄檀的扦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拱棚内温度和湿度包括:在穗条扦插后,至扦插后的穗条抽发2-3次梢且叶片已转绿的期间,拱棚内的湿度逐渐递减,在薄膜上剪裁形成透气孔的孔径逐渐增大,透气孔的密度由稀到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趾黄檀的扦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拱棚内温度和湿度包括:
(1)在穗条扦插后,至穗条的第一次萌芽长至20cm,且第一次萌芽的真叶未展开期间,控制拱棚内湿度为90%以上,且温度小于35℃,若拱棚内温度高于35℃,则间隔1.8-2.0m剪裁孔径为4-5cm的透气孔;
(2)在穗条的第一次萌芽从20cm长至30cm,且第一次萌芽的真叶由未展开至刚展开的期间,控制拱棚内湿度介于85-90%,且温度小于35℃,若拱棚内温度高于35℃,则间隔0.9-1.0m重新剪裁孔径为4-5cm的透气孔;
(3)在穗条的第一次萌芽从30cm长至35cm,且第一次萌芽的真叶由刚展开至全部展开的期间,控制拱棚内湿度介于80-85%,且温度小于35℃,若拱棚内温度高于35℃,则间隔0.5m重新剪裁孔径为4-5cm的透气孔;
(4)在穗条的第一次萌芽从35cm长至40cm,第一次萌芽的真叶70%-75%转绿,且穗条的第二次萌芽长至5-6cm,且第二次萌芽的真叶未展开期间,控制拱棚内湿度介于75-80%,且温度小于35℃,若拱棚内温度高于35℃,则将上述(3)中的透气孔剪裁为孔径为8-10cm的透气孔;
(5)在穗条的第一次萌芽从40cm长至50cm,第一次萌芽的真叶全部转绿,穗条的第二次萌芽从4-5cm长至8-10cm,第二次萌芽的真叶全部展开,且20%-25%的真叶转绿期间,控制拱棚内湿度介于75-80%,且温度小于35℃,若拱棚内温度高于35℃,则将上述(4)中的透气孔剪裁为孔径为13-15cm的透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趾黄檀的扦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优选地,在穗条扦插前需要对穗条进行预处理;
优选地,预处理包括剪枝和浸泡药物;
优选地,剪枝包括摘除穗条全部叶片,剪去侧枝;
优选地,浸泡药物包括将穗条浸泡在生根粉溶液中60秒-1小时,
优选地,生根粉溶液为浓度为300ppm-1000ppm;
最优选地,浸泡药物包括将穗条的扦插浸泡在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培衍,王维辉,洪舟,张金文,李瑞聪,林永洲,卢敏勇,张荣标,林滨滨,张月娇,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林业科技推广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福建省龙海林下国有林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