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攀援支架及其在野大豆栽培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攀援支架及其在野大豆栽培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野大豆是栽培大豆的近缘种,一年生草本攀援植物,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是我国1984年公布的第一批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之一。野大豆种子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异黄酮、皂苷等生物活性成分,并且其茎叶营养成分均衡粗纤维含量低适口性好且食用转化率高,因此在食用、药用、饲用、化工提取等工农业领域应用广泛。野大豆虽然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但因其攀援生长的特性,在同杂草混生攀援的情况下,野大豆和杂草相互遮蔽,影响通风和光能利用率低,制约了野大豆生长,限制了野大豆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攀援支架及其在野大豆栽培中的应用,该攀援支架能够为野大豆生长提供稳定的攀援支撑,进而能够促进野大豆生长,提高野大豆产量。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攀援支架,所述攀援支架包括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混凝土钢结构单元、第一攀援线(5)和第二攀援线(6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攀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攀援支架包括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混凝土钢结构单元、第一攀援线(5)和第二攀援线(6);每个混凝土钢结构单元包括混凝土块(1)、第一钢管(2)、第二钢管(3)、第三钢管(4)和第四钢管(7);/n所述混凝土块埋入土中,每个混凝土块中间插入有垂直于地面的第一钢管;/n所述第一钢管的地面以上的高度为2.5~3m;/n所述第一钢管距地面18~22cm处连接有平行于地面的第二钢管,连接点为第二钢管的中点;/n所述第一钢管顶端连接有平行于地面的第三钢管,连接点为第三钢管的中点;/n所述第二钢管或第三钢管的长度为60cm;/n每两个相邻的第二钢管的每一侧的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攀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攀援支架包括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混凝土钢结构单元、第一攀援线(5)和第二攀援线(6);每个混凝土钢结构单元包括混凝土块(1)、第一钢管(2)、第二钢管(3)、第三钢管(4)和第四钢管(7);
所述混凝土块埋入土中,每个混凝土块中间插入有垂直于地面的第一钢管;
所述第一钢管的地面以上的高度为2.5~3m;
所述第一钢管距地面18~22cm处连接有平行于地面的第二钢管,连接点为第二钢管的中点;
所述第一钢管顶端连接有平行于地面的第三钢管,连接点为第三钢管的中点;
所述第二钢管或第三钢管的长度为60cm;
每两个相邻的第二钢管的每一侧的端点处连接有第一攀援线;
每两个相邻的第三钢管的每一侧的端点处连接有第二攀援线;
所述第四钢管一端埋入地下,另一端连接于第一钢管的中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块的形状为正方体形,长*宽为50~7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管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为50~70c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宗昌,张成省,李义强,荆常亮,孟晨,马斯琪,郑艳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