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层叠的存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7608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便于层叠的存料装置,其包括:两平行布置的第一、第二横梁;设置于第一、第二横梁之间的若干纵向梁;设置于第一横梁的前阻拦装置,其包括靠近第一横梁第一端布置的第一横梁第一端阻拦件、靠近第一横梁第二端布置的第一横梁第二端阻拦件,第一横梁第一端阻拦件、第一横梁第二端阻拦件的顶部设置有倒V型件;设置于第二横梁的后阻拦装置,其包括靠近第二横梁第一端布置的第二横梁第一端阻拦件、靠近第二横梁第二端布置的第二横梁第二端阻拦件,第二横梁第一端阻拦件、第二横梁第二端阻拦件的顶部设置有倒V型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层叠布置存料装置,进而节约场地占用。

Storage device easy to st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层叠的存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便于层叠的存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管材企业,需要利用存料装置来存放企业的相关原料或者板材等,在场地较为狭窄的情况下,传统的存料装置无法适应这种需要,如何在相对狭窄的场地存放更多的原料或者板材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层叠的存料装置,其能够层叠布置存料装置,进而节约场地占用。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层叠的存料装置,其包括:两平行布置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设置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之间的若干纵向梁;设置于第一横梁的前阻拦装置,其包括靠近第一横梁第一端布置的至少一组由两根第一端竖向阻拦杆一构成的第一横梁第一端阻拦件、靠近第一横梁第二端布置的至少一组由两根第二端竖向阻拦杆一构成的第一横梁第二端阻拦件,第一横梁第一端阻拦件、第一横梁第二端阻拦件的顶部设置有倒V型件;设置于第二横梁的后阻拦装置,其包括靠近第二横梁第一端布置的至少一组由两根第一端竖向阻拦杆二构成的第二横梁第一端阻拦件、靠近第二横梁第二端布置的至少一组由两根第二端竖向阻拦杆二构成的第二横梁第二端阻拦件,第二横梁第一端阻拦件、第二横梁第二端阻拦件的顶部设置有倒V型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便于层叠的存料装置可以在满足自身框架结构内进行存料的同时,利用顶端布置的倒V型件可以层叠多层存料装置,从而节约场地的同时,增大存料的数量。进一步,前阻拦装置的第一端竖向阻拦杆一之间、第二端竖向阻拦杆一之间设置有前横梁。进一步,后阻拦装置的第一端竖向阻拦杆二之间、第二端竖向阻拦杆二之间设置有后横梁。进一步,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的底部沿着横梁长度方向布置有多个倒V型件。进一步,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纵向梁、第一端竖向阻拦杆一、第二端竖向阻拦杆一、第一端竖向阻拦杆二、第二端竖向阻拦杆二采用实心的方钢或者空心的方形钢管。进一步,存料装置的相邻节点处采用焊接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便于层叠的存料装置主视图。图2为实施例1中便于层叠的存料装置后视图。图3为实施例1中便于层叠的存料装置左视图。图4为实施例1中图1的A-A剖视图。图5为实施例1中便于层叠的存料装置的层叠效果图。图6为实施例2中便于层叠的存料装置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层叠的存料装置(以下简称“存料装置”),该存料装置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该存料装置包括两平行布置的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为方形实心方钢或者空心方形钢管,本实施例中以实心方钢来加以说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需要指出的是,在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的底部设置有倒V型件5,这里的倒V型件5可以作为上下层叠布置的对接结构,而在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之间设置有五根纵向梁10,纵向梁用于支承存放的物料,例如管材或者板材,需要注意的是,可以根据管材或者板材的长度决定相邻纵向梁的间距,设置于第一横梁1的前阻拦装置包括靠近第一横梁第一端S1布置的一组由两根第一端竖向阻拦杆一3构成的第一横梁第一端阻拦件、靠近第一横梁第二端S2布置的一组由两根第二端竖向阻拦杆一4构成的第一横梁第二端阻拦件,第一横梁第一端阻拦件、第一横梁第二端阻拦件的顶部设置有倒V型件5,该倒V型件5在两根第一端竖向阻拦杆一3、两根第二端竖向阻拦杆一4均有布置,从而可以提高层叠安装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置于第二横梁2的后阻拦装置则与前阻拦装置共同构成了该存料装置的两侧围护结构,后阻拦装置包括靠近第二横梁第一端S1′布置的一组由两根第一端竖向阻拦杆二6构成的第二横梁第一端阻拦件、靠近第二横梁第二端S2′布置的一组由两根第二端竖向阻拦杆二7构成的第二横梁第二端阻拦件,第二横梁第一端阻拦件、第二横梁第二端阻拦件的顶部设置有倒V型件5,这里的倒V型件5在两根第一端竖向阻拦杆二6、两根第二端竖向阻拦杆二7均有布置,需要注意的是,前阻拦装置和后阻拦装置的顶部是齐平的,这样保证八个倒V型件安装就位后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从而保证在多层存储装置结构中每一层存料装置安装的水平度。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便于层叠的存料装置可以多层层叠后来存放物料,而层叠后的多层存料装置在增加物料存放数量的同时,减少的场地的占用。而倒V型件可以为上下层存料装置提供稳定的支撑,可以避免出现相对滑移。参见图1,前阻拦装置的第一端竖向阻拦杆一之间、第二端竖向阻拦杆一之间设置有前横梁8,从而提高第一端竖向阻拦杆一之间、第二端竖向阻拦杆一之间的结构稳定性。同理,参见图2,后阻拦装置的第一端竖向阻拦杆二之间、第二端竖向阻拦杆二之间设置有后横梁9。由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的底部沿着横梁长度方向布置有多个倒V型件5,从而可以让每一个便于层叠的存料装置可以相互之间层叠,上下层存储装置中各倒V型件对位后即可层叠就位,需要吊装该存料装置进行层叠作业时,需要吊车或者其他装置进行起吊辅助。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纵向梁10、第一端竖向阻拦杆一3、第二端竖向阻拦杆一4、第一端竖向阻拦杆二6、第二端竖向阻拦杆二7采用实心的方钢或者空心的方形钢管,采用实心的方钢有助于多层存料装置的结构强度,而采用空心的方形钢管,则可以最大限度减轻存料装置的重量。本实施例中,存料装置的相邻节点处采用焊接连接,例如:第一端竖向阻拦杆一、第二端竖向阻拦杆一底部焊接固定于第一横梁;第一端竖向阻拦杆二、第二端竖向阻拦杆二底部焊接固定于第二横梁;第一端竖向阻拦杆一之间的前横梁8焊接固定;第二端竖向阻拦杆一之间的前横梁8焊接固定;第一端竖向阻拦杆二之间的后横梁9焊接固定;第二端竖向阻拦杆二之间的后横梁9焊接固定;纵向梁10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的相邻位置焊接连接;各倒V型件与其安装的相应部件之间焊接连接。参见图5,该图为两个便于层叠的存料装置层叠后的效果图,物料可以存放在每层结构的围护结构中。在场地较为狭窄的情况下,通过层叠布置存料装置,可以有效的节约化用地。本实施例中倒V型件采用焊接方式固定于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倒V型件采用可拆卸方式安装于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参见图6,该图仅仅示出了第一横梁(或第二横梁)的局部,该图中,在第一横梁1(或第二横梁)的底部沿着第一横梁(或第二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内螺纹孔,而在倒V型件5的顶部设置有一个与内螺纹孔配合的圆柱状螺纹杆5a,从而圆柱状螺纹杆而将倒V型件以螺纹结构组装在第一横梁(或第二横梁)上,如此可以及时更换掉锈蚀的倒V型件。在需要承受较多重量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一横梁(或者第二横梁)底部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层叠的存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两平行布置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处于同一水平面上;/n设置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之间的若干纵向梁;/n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的前阻拦装置,其包括靠近第一横梁第一端布置的至少一组由两根第一端竖向阻拦杆一构成的第一横梁第一端阻拦件、靠近第一横梁第二端布置的至少一组由两根第二端竖向阻拦杆一构成的第一横梁第二端阻拦件,第一横梁第一端阻拦件、第一横梁第二端阻拦件的顶部设置有倒V型件;/n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的后阻拦装置,其包括靠近第二横梁第一端布置的至少一组由两根第一端竖向阻拦杆二构成的第二横梁第一端阻拦件、靠近第二横梁第二端布置的至少一组由两根第二端竖向阻拦杆二构成的第二横梁第二端阻拦件,所述第二横梁第一端阻拦件、第二横梁第二端阻拦件的顶部设置有倒V型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层叠的存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两平行布置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设置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之间的若干纵向梁;
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的前阻拦装置,其包括靠近第一横梁第一端布置的至少一组由两根第一端竖向阻拦杆一构成的第一横梁第一端阻拦件、靠近第一横梁第二端布置的至少一组由两根第二端竖向阻拦杆一构成的第一横梁第二端阻拦件,第一横梁第一端阻拦件、第一横梁第二端阻拦件的顶部设置有倒V型件;
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的后阻拦装置,其包括靠近第二横梁第一端布置的至少一组由两根第一端竖向阻拦杆二构成的第二横梁第一端阻拦件、靠近第二横梁第二端布置的至少一组由两根第二端竖向阻拦杆二构成的第二横梁第二端阻拦件,所述第二横梁第一端阻拦件、第二横梁第二端阻拦件的顶部设置有倒V型件。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善樟吴忠棉张杰王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金塑企业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