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驱动异位自动修复污染土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467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5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驱动异位自动修复污染土壤装置,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相连,并为蓄电池提供电能,两个电解电极分别与蓄电池的正负极相连,第一多孔板水平固定于电解渗滤箱内,且第一多孔板将电解渗滤箱的内腔分隔成上腔体与下腔体,两个电解电极竖直伸于上腔体内,橡胶管的一端与电解渗滤箱中的下腔体相连通,另一端与PVC滤筒相连通,水泵的进液端与PVC滤筒相连通,出液端与PVC管的进液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太阳能发电,清洁环保,通过光感自动控制处理淋洗液的重回收利用,减少了人工处理时间,提高了土壤修复的效率。

A device of solar energy driven heterotopic automatic remediation of polluted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驱动异位自动修复污染土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驱动异位自动修复污染土壤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修复技术作为一种现代环境污染治理技术,而土壤修复装置作为土壤修复技术的核心控制主体,已成为现代工程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尽管当今土壤修复装置在国内达到了一定数量的普及和使用,但涉及土壤修复后处理以及自动化程度仍不成熟,处于发展阶段。以往涉及到的土壤装置有电动修复装置与土壤淋洗装置。土壤电动修复是指将合适的阳极和阴极垂直地放置在地下并且施加低功率直流电场以去除土壤中的无机或有机污染物,对被污染的土壤进行现场修复的一种技术。其电动修复装置适用于原位土壤的修复与污染物回收处理,但这种装置受限于污染场地以及需由传统非清洁能源来供能来维持装置本身的工作且其中设及的物理、化学过程以及土壤组成的性质确使问题变的很复杂,目前还有许多的基础研究需要开展和完善;土壤淋洗原理是运用试剂与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属作用,形成溶解性的重金属离子或金属络合物,然后用清水把污染物冲至根层外,再利用含有一定配位体的化合物冲淋土壤,使之与重金属离子形成更稳定的络合物;淋洗液可以是水、化学溶剂或其他可能把污染物从土壤中淋洗出的流体。淋洗液的注入可改变土壤与污染物的吸附-脱附特性、氧化还原电位、界面张力、酸碱度及分配、溶解、沉淀状态等,从而增加污染物的溶解度,使其与溶液形成乳液或发生化学反应,促使土壤中污染物去除。土壤质地、污染物类型及赋存状态对土壤淋洗的效果有重要影响。土壤冲洗技术可用于放射性物质、有机物、重金属或其他无机物污染土壤的处理或前处理,砂砾、沙、细沙以及类似土壤中的污染物更容易被淋洗出来,而黏土中的污染物则较难淋洗。土壤淋洗装置既适用于原位修复也适用于异位修复且以柱淋洗或堆积淋洗更为实际和经济,其主要适用于面积小污染重的土壤治理,但此类修复装置易引起二次污染,导致某些营养元素的淋失和沉淀,破坏了土壤微团聚体结构,同时容易导致地下水污染。此外,装置的工作与人为回收处理的紧密相扣,其导致工程与装置本身成本加大、净化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从而使土壤修复装置的工作效率降低、装置使用率减少、没有达到很好的治理效果。为了更好地提高装置的环保性能、增加装置的工作效率与加强装置的净化率,将自动化技术与土壤修复技术相结合及考虑渗滤液回用已成为当今人们土壤修复更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太阳能驱动异位自动修复污染土壤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太阳能驱动异位自动修复污染土壤装置,包括太阳能板、蓄电池、电解电极、电解渗滤箱、第一多孔板、橡胶管、PVC滤筒、水泵、PVC管、电源电路和不透光黑箱,所述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相连,并为蓄电池提供电能,两个电解电极分别与蓄电池的正负极相连,第一多孔板水平固定于电解渗滤箱内,且第一多孔板将电解渗滤箱的内腔分隔成上腔体与下腔体,两个电解电极竖直伸于上腔体内,橡胶管的一端与电解渗滤箱中的下腔体相连通,另一端与PVC滤筒相连通,水泵的进液端与PVC滤筒相连通,出液端与PVC管的进液口相连通,PVC管的出液口置于电解渗滤箱的上方,不透光黑箱置于电解渗滤箱的外侧;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离子检测灯、光敏电阻传感器、电流表、保护电阻以及开关,所述离子检测灯与光敏电阻传感器均设于不透光黑箱内,离子检测灯与光敏电阻传感器相并联,水泵、保护电阻、蓄电池以及离子检测灯之间相串联,开关与光敏电阻传感器串联连接,光敏电阻传感器的正负极两端并联电流表。进一步地,所述PVC滤筒内固定有第二多孔板,第二多孔板水平设置并将PVC滤筒的内腔分隔成上第一腔体和下第二腔体,在上第一腔体内设置填料。进一步地,所述填料由石英砂和生物炭混合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多孔板为覆有玻璃纤维滤膜的多孔隔板。进一步地,所述光敏电阻传感器的工作电压3.3V-5V。进一步地,所述水泵采用12V直流微型潜水泵,水泵的额定功率为60W,直流输入12VDC/3A。进一步地,所述电解电极为铁-石墨电极。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太阳能发电,清洁环保,其次通过光感自动控制处理淋洗液的重回收利用,减少了人工处理时间,提高了土壤修复的效率。本技术原理简单,易于常规土壤异位修复的工作,适用于大多数污染土壤的修复与净化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太阳能电源器件组成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解渗滤的填料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渗滤液收集过滤与回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淋洗液重复利用的循环原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光感自控单元的控制原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的电源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7,本技术一种太阳能驱动异位自动修复污染土壤装置,包括太阳能板11、蓄电池12、电解电极13、电解渗滤箱21、第一多孔板22、橡胶管23、PVC滤筒24、水泵25、PVC管26、电源电路和不透光黑箱27。太阳能板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蓄电池12的电平输入端连接,控制器将太阳能板储存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输送给蓄电池存储。两个电解电极13分别与蓄电池12的正负极相连,第一多孔板22水平固定于电解渗滤箱21内,且第一多孔板22将电解渗滤箱21的内腔分隔成上腔体211与下腔体212,两个电解电极13竖直伸于上腔体211内,橡胶管23的一端与电解渗滤箱21中的下腔体212相连通,橡胶管23的另一端与PVC滤筒24相连通。水泵25的进液端与PVC滤筒24相连通,水泵25的出液端与PVC管26的进液口相连通,PVC管26的出液口置于电解渗滤箱21的上方,不透光黑箱27置于电解渗滤箱21的外侧。电源电路包括离子检测灯L、光敏电阻传感器Rx、电流表A、保护电阻R以及开关,离子检测灯L与光敏电阻传感器Rx均设于不透光黑箱27内,离子检测灯L与光敏电阻传感器Rx共同组成光感自控单元。离子检测灯L与光敏电阻传感器Rx相并联,水泵25、保护电阻R、蓄电池12以及离子检测灯L之间相串联,开关与光敏电阻传感器Rx串联连接,光敏电阻传感器Rx的正负极两端并联电流表A。在PVC滤筒24内固定有第二多孔板,第二多孔板水平设置并将PVC滤筒24的内腔分隔成上第一腔体和下第二腔体,在上第一腔体内设置填料。填料由石英砂和生物炭按照重量比1:2混合而成。第一多孔板22为覆有玻璃纤维滤膜的多孔隔板。光敏电阻传感器Rx采用翼盟光敏电阻传感器,其相关参数:1、工作电压3.3V-5V;2、小板PCB尺寸:3.2cm×1.4cm。离子检测灯的型号为家贝A34。水泵25采用12V直流微型潜水泵,其相关参数:扬程,5米;额定功率:60W;直流输入:12VDC/3A。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驱动异位自动修复污染土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板(11)、蓄电池(12)、电解电极(13)、电解渗滤箱(21)、第一多孔板(22)、橡胶管(23)、PVC滤筒(24)、水泵(25)、PVC管(26)、电源电路和不透光黑箱(27),所述太阳能板(11)与蓄电池(12)相连,并为蓄电池(12)提供电能,两个电解电极(13)分别与蓄电池(12)的正负极相连,第一多孔板(22)水平固定于电解渗滤箱(21)内,且第一多孔板(22)将电解渗滤箱(21)的内腔分隔成上腔体(211)与下腔体(212),两个电解电极(13)竖直伸于上腔体(211)内,橡胶管(23)的一端与电解渗滤箱(21)中的下腔体(212)相连通,另一端与PVC滤筒(24)相连通,水泵(25)的进液端与PVC滤筒(24)相连通,出液端与PVC管(26)的进液口相连通,PVC管(26)的出液口置于电解渗滤箱(21)的上方,不透光黑箱(27)置于电解渗滤箱(21)的外侧;/n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离子检测灯(L)、光敏电阻传感器(Rx)、电流表(A)、保护电阻(R)以及开关,所述离子检测灯(L)与光敏电阻传感器(Rx)均设于不透光黑箱(27)内,离子检测灯(L)与光敏电阻传感器(Rx)相并联,水泵(25)、保护电阻(R)、蓄电池(12)以及离子检测灯(L)之间相串联,开关与光敏电阻传感器(Rx)串联连接,光敏电阻传感器(Rx)的正负极两端并联电流表(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驱动异位自动修复污染土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板(11)、蓄电池(12)、电解电极(13)、电解渗滤箱(21)、第一多孔板(22)、橡胶管(23)、PVC滤筒(24)、水泵(25)、PVC管(26)、电源电路和不透光黑箱(27),所述太阳能板(11)与蓄电池(12)相连,并为蓄电池(12)提供电能,两个电解电极(13)分别与蓄电池(12)的正负极相连,第一多孔板(22)水平固定于电解渗滤箱(21)内,且第一多孔板(22)将电解渗滤箱(21)的内腔分隔成上腔体(211)与下腔体(212),两个电解电极(13)竖直伸于上腔体(211)内,橡胶管(23)的一端与电解渗滤箱(21)中的下腔体(212)相连通,另一端与PVC滤筒(24)相连通,水泵(25)的进液端与PVC滤筒(24)相连通,出液端与PVC管(26)的进液口相连通,PVC管(26)的出液口置于电解渗滤箱(21)的上方,不透光黑箱(27)置于电解渗滤箱(21)的外侧;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离子检测灯(L)、光敏电阻传感器(Rx)、电流表(A)、保护电阻(R)以及开关,所述离子检测灯(L)与光敏电阻传感器(Rx)均设于不透光黑箱(27)内,离子检测灯(L)与光敏电阻传感器(Rx)相并联,水泵(25)、保护电阻(R)、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瀚鑫徐德福严磊苏凡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