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彩会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临床医学检验的废样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45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5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临床医学检验的废样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罐体和开关,通过在多孔管顶端与连接头底端设置转动装置,经过手部抓附护手装置,手指置于指槽的海绵层处,而防滑凸块和泡棉垫有效增加摩擦力与保护效果,提供转动力使得主动轮在第一轴承和第一转动轴作用下转动,而皮带内壁顶底两端设置有从动轮和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进行转动,在第二轴承作用下带动第二转动轴在L型支撑板后端处转动,而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且第一锥齿轮设置在第二转动轴后端,即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带动中空杆底端处的多孔管进行旋转出水,达到了可对清洗的喷水处进行旋转以提高全面性有效防止该处理装置冲洗洁净度不足的效果。

A waste sample treatment device used in clinical medical exam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临床医学检验的废样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废物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临床医学检验的废样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医疗垃圾是指接触过病人血液、肉体等,而由医院生产出的污染性垃圾,如使用过的棉球、沙布、胶布、废水、一次性医疗器具、术后的废弃品和过期的药品等等,医疗废物与一般生活垃圾的主要区别在于医疗废物带有大量致病微生物和具有较强的腐殖性,比一般生活垃圾更易于传染人体和污染环境,焚烧法时医疗废物最基本、最有效的处理方法,焚烧技术在生活垃圾的处理中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医疗废物经过高温焚烧,基本已经消除了废物的传染性及臭味,可以实现无害化和减量化,而且医疗废物经过高温焚烧,可以实现无害化和减量化,而且医疗废物较生活垃圾具有较高的热值,适宜于焚烧,而现有医疗废物与医学检验的废样在处理装置处焚烧完成后,还需要对该处理装置进行清洗,但由于清洗的喷水处位置固定局限可能导致该处理装置冲洗洁净度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应用于临床医学检验的废样处理装置,解决了由于清洗的喷水处位置固定局限可能导致该处理装置冲洗洁净度不足的问题,达到可对清洗的喷水处进行旋转以提高全面性有效防止该处理装置冲洗洁净度不足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临床医学检验的废样处理装置,包括罐体、开关、电源线、支脚、可视窗、连接头、通入管、水泵、抽取管、置入口、置入盖、活动杆、抓附杆、翻动杆、多孔管、残渣出口、残渣盖和转动装置,所述罐体前端左部与开关螺栓连接,所述电源线设置于开关右端上部,所述支脚与罐体底端外围焊接,所述可视窗与罐体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装置与罐体前端左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底端与转动装置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防水胶与通入管外表面下部粘接,所述通入管与水泵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抽取管底端与水泵顶端前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置入口设置于罐体顶端前部,所述置入盖底端与置入口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同时贯穿罐体前后两端下部,并且罐体与活动杆活动连接,所述抓附杆与活动杆前后两端焊接,所述翻动杆与活动杆底端焊接,所述多孔管内壁上端与转动装置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残渣出口设置于罐体底端中部,所述残渣出口与残渣盖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装置由支撑板、固定板、第一轴承、第一转动轴、主动轮、护手装置、皮带、从动轮、第二转动轴、第二轴承、L型支撑板、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中空杆、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组成,所述支撑板后端下部与固定板焊接,所述第一轴承嵌入支撑板前后两端下部,所述第一转动轴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动轮和第一轴承,并且主动轮与第一转动轴焊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第一轴承插接,所述护手装置后端与主动轮前端焊接,所述皮带内壁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从动轮和主动轮,并且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前端与从动轮焊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同时贯穿L型支撑板与第二轴承前端两端,并且第二轴承与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L型支撑板与第二转动轴活动连接,所述L型支撑板前端与支撑板焊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前端中部与第二转动轴插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后端下部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中空杆同时贯穿第二锥齿轮、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顶底两端中部,并且第二锥齿轮、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均与中空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与罐体前端焊接,所述电源线和水泵均通过开关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护手装置包括转动杆、指槽、海绵层、防滑凸块和泡棉垫,所述转动杆顶端中部设置有指槽,所述指槽通过强力胶与海绵层底端粘接,所述防滑凸块与转动杆右端前部固定连接,所述泡棉垫通过强力胶与转动杆右端后部粘接,所述转动杆后端与主动轮前端焊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设置有两个,并且固定板对称分布在支撑板后下端左右两部。进一步的,所述中空杆内壁最小截面呈圆形状,并且中空杆内壁光滑。进一步的,所述L型支撑板底端面与罐体顶端面相互平行,并且L型支撑板底端面与罐体顶端面均光滑。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凸块设置有三组,并且防滑凸块外表面粗糙。进一步的,所述海绵层厚度为3mm,并且海绵层的密度为33~41kg/m³。进一步的,所述水泵的型号为XQM5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承采用角接触球轴承。(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的由于清洗的喷水处位置固定局限可能导致该处理装置冲洗洁净度不足的问题,通过在多孔管顶端与连接头底端设置转动装置,经过手部抓附护手装置,手指置于指槽的海绵层处,而防滑凸块和泡棉垫有效增加摩擦力与保护效果,之后,再提供转动力使得主动轮在第一轴承和第一转动轴作用下转动,而皮带内壁顶底两端设置有从动轮和主动轮,即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进行转动,在第二轴承作用下带动第二转动轴在L型支撑板后端处转动,而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且第一锥齿轮设置在第二转动轴后端,即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带动中空杆底端处的多孔管进行旋转出水,达到了可对清洗的喷水处进行旋转以提高全面性有效防止该处理装置冲洗洁净度不足的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转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转动装置局部结构A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转动装置局部结构B示意图。图中:罐体-1、开关-2、电源线-3、支脚-4、可视窗-5、转动装置-6、连接头-7、通入管-8、水泵-9、抽取管-10、置入口-11、置入盖-12、活动杆-13、抓附杆-14、翻动杆-15、多孔管-16、残渣出口-17、残渣盖-18、支撑板-61、固定板-62、第一轴承-63、第一转动轴-64、主动轮-65、护手装置-66、皮带-67、从动轮-68、第二转动轴-69、第二轴承-610、L型支撑板-611、第一锥齿轮-612、第二锥齿轮-613、中空杆-614、第三轴承-615、第四轴承-616、转动杆-661、指槽-662、海绵层-663、防滑凸块-664、泡棉垫-66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临床医学检验的废样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开关2、电源线3、支脚4、可视窗5、连接头7、通入管8、水泵9、抽取管10、置入口11、置入盖12、活动杆13、抓附杆14、翻动杆15、多孔管16、残渣出口17、残渣盖18和转动装置6,罐体1前端左部与开关2螺栓连接,电源线3设置于开关2右端上部,支脚4与罐体1底端外围焊接,可视窗5与罐体1前端中部固定连接,转动装置6与罐体1前端左部固定连接,连接头7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临床医学检验的废样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开关(2)、电源线(3)、支脚(4)、可视窗(5)、连接头(7)、通入管(8)、水泵(9)、抽取管(10)、置入口(11)、置入盖(12)、活动杆(13)、抓附杆(14)、翻动杆(15)、多孔管(16)、残渣出口(17)和残渣盖(1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装置(6),所述罐体(1)前端左部与开关(2)螺栓连接,所述电源线(3)设置于开关(2)右端上部,所述支脚(4)与罐体(1)底端外围焊接,所述可视窗(5)与罐体(1)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装置(6)与罐体(1)前端左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7)底端与转动装置(6)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7)防水胶与通入管(8)外表面下部粘接,所述通入管(8)与水泵(9)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抽取管(10)底端与水泵(9)顶端前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置入口(11)设置于罐体(1)顶端前部,所述置入盖(12)底端与置入口(11)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13)同时贯穿罐体(1)前后两端下部,并且罐体(1)与活动杆(13)活动连接,所述抓附杆(14)与活动杆(13)前后两端焊接,所述翻动杆(15)与活动杆(13)底端焊接,所述多孔管(16)内壁上端与转动装置(6)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残渣出口(17)设置于罐体(1)底端中部,所述残渣出口(17)与残渣盖(18)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装置(6)由支撑板(61)、固定板(62)、第一轴承(63)、第一转动轴(64)、主动轮(65)、护手装置(66)、皮带(67)、从动轮(68)、第二转动轴(69)、第二轴承(610)、L型支撑板(611)、第一锥齿轮(612)、第二锥齿轮(613)、中空杆(614)、第三轴承(615)和第四轴承(616)组成,所述支撑板(61)后端下部与固定板(62)焊接,所述第一轴承(63)嵌入支撑板(61)前后两端下部,所述第一转动轴(64)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动轮(65)和第一轴承(63),并且主动轮(65)与第一转动轴(64)焊接,所述第一转动轴(64)与第一轴承(63)插接,所述护手装置(66)后端与主动轮(65)前端焊接,所述皮带(67)内壁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从动轮(68)和主动轮(65),并且主动轮(65)通过皮带(67)与从动轮(68)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69)前端与从动轮(68)焊接,所述第二转动轴(69)同时贯穿L型支撑板(611)与第二轴承(610)前端两端,并且第二轴承(610)与第二转动轴(69)固定连接,所述L型支撑板(611)与第二转动轴(69)活动连接,所述L型支撑板(611)前端与支撑板(61)焊接,所述第一锥齿轮(612)前端中部与第二转动轴(69)插接,所述第一锥齿轮(612)后端下部与第二锥齿轮(613)啮合,所述中空杆(614)同时贯穿第二锥齿轮(613)、第三轴承(615)和第四轴承(616)顶底两端中部,并且第二锥齿轮(613)、第三轴承(615)和第四轴承(616)均与中空杆(61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62)与罐体(1)前端焊接,所述电源线(3)和水泵(9)均通过开关(2)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临床医学检验的废样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开关(2)、电源线(3)、支脚(4)、可视窗(5)、连接头(7)、通入管(8)、水泵(9)、抽取管(10)、置入口(11)、置入盖(12)、活动杆(13)、抓附杆(14)、翻动杆(15)、多孔管(16)、残渣出口(17)和残渣盖(1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装置(6),所述罐体(1)前端左部与开关(2)螺栓连接,所述电源线(3)设置于开关(2)右端上部,所述支脚(4)与罐体(1)底端外围焊接,所述可视窗(5)与罐体(1)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装置(6)与罐体(1)前端左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7)底端与转动装置(6)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7)防水胶与通入管(8)外表面下部粘接,所述通入管(8)与水泵(9)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抽取管(10)底端与水泵(9)顶端前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置入口(11)设置于罐体(1)顶端前部,所述置入盖(12)底端与置入口(11)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13)同时贯穿罐体(1)前后两端下部,并且罐体(1)与活动杆(13)活动连接,所述抓附杆(14)与活动杆(13)前后两端焊接,所述翻动杆(15)与活动杆(13)底端焊接,所述多孔管(16)内壁上端与转动装置(6)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残渣出口(17)设置于罐体(1)底端中部,所述残渣出口(17)与残渣盖(18)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装置(6)由支撑板(61)、固定板(62)、第一轴承(63)、第一转动轴(64)、主动轮(65)、护手装置(66)、皮带(67)、从动轮(68)、第二转动轴(69)、第二轴承(610)、L型支撑板(611)、第一锥齿轮(612)、第二锥齿轮(613)、中空杆(614)、第三轴承(615)和第四轴承(616)组成,所述支撑板(61)后端下部与固定板(62)焊接,所述第一轴承(63)嵌入支撑板(61)前后两端下部,所述第一转动轴(64)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动轮(65)和第一轴承(63),并且主动轮(65)与第一转动轴(64)焊接,所述第一转动轴(64)与第一轴承(63)插接,所述护手装置(66)后端与主动轮(65)前端焊接,所述皮带(67)内壁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从动轮(68)和主动轮(65),并且主动轮(65)通过皮带(67)与从动轮(68)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69)前端与从动轮(68)焊接,所述第二转动轴(69)同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彩会寇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李彩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