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压裂液配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25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压裂液配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压裂液配注装置,包括一次混合罐,还包括二次混合罐,所述的一次混合罐和二次混合罐均为封闭式罐体,一次混合罐与二次混合罐通过进混液管连接,一次混合罐下部设置有进水管,一次混合罐的上部设置有进原液管;二次混合罐内下部安装有射流器,射流器的液体入口端与进混液管相连接,射流器喷射端连接有平直螺旋管,所述平直螺旋管出口处的二次混合罐内固定连接有孔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清洁压裂液混合过程中易起泡、易侵入灰尘、搅拌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创新的封闭罐体设计加创新的搅拌方式使压裂液混合遇到的问题迎刃而解,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Clean fracturing fluid inj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洁压裂液配注装置
本技术属于压裂液配注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清洁压裂液配注装置。
技术介绍
压裂是人为地向地层注入压裂液,使地层产生裂缝,改善油在地下的流动环境,实现油井产量增加。通常对注入的压裂液有三方面的要求:第一,要充分混合均匀;第二,尽可能的减少压裂液中的气泡,气泡会对压裂过程产生不良影响;第三,避免压裂液中有其他杂质的混入。现有的压裂液配液装置均为上端敞口式结构,敞口上端使用电机带动搅拌桨进行搅拌压裂液。此种结构有两方面的缺陷:其一:野外作业现场风沙较大,不可避免有沙尘等杂质进入配液装置内,使压裂液杂质超标;其二,敞口式的配液罐在配液过程中,压裂液与空气接触,搅拌桨搅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泡,气泡难以消除;其三,搅拌桨总是存在搅拌薄弱点或搅拌盲区,混合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清洁压裂液配注装置,本技术具备混合更均匀、不起气泡、不进杂质的特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清洁压裂液配注装置,包括一次混合罐,还包括二次混合罐,所述的一次混合罐和二次混合罐均为封闭式罐体,一次混合罐与二次混合罐通过进混液管连接,进混液管上串接有阀和泵;一次混合罐下部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与清洁水罐相连接,进水管上串接有阀和泵,一次混合罐的上部设置有进原液管,进原液管与原液桶相连接,进原液管上串接有阀和泵;所述的二次混合罐内部下部安装有射流器,射流器的液体入口端与进混液管相连接,射流器的喷射端连接有平直螺旋管,所述平直螺旋上方的二次混合罐内固定连接有孔隔板,孔隔板所在平面与平直螺旋管的轴线垂直,二次混合罐上设置有出混液管,出混液管上串接有阀和泵。所述孔隔板数量大于2个,所有孔隔板相互平行;所述二次混合罐内射流器的数量大于2个,射流器在二次混合罐横截面上均匀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为封闭式罐体,既能够避免风沙侵入,又能够避免混合液与空气接触,避免混合过程中起泡,能够很好的满足注入压裂液的要求。2、本技术采用了射流器、平直螺旋管和孔隔板代替了常规的搅拌桨,避免了搅拌桨在搅拌过程中的薄弱区或盲区,本技术的混合效果更好。3、本技术的罐体能够制作更大容积,可通过多个孔隔板加固,更有利于保证压裂液的充分供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一次混合罐,2-二次混合罐,3-原液桶,4-进水管,5-进原液管,6-进混液管,7-出混液管,8-孔隔板,9-平直螺旋管,10-射流器,11-电气控制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结合附图,本实施例包括一次混合罐1,还包括二次混合罐2,所述的一次混合罐1和二次混合罐2均为封闭式罐体,与敞口式罐体相比较,封闭式罐体能够完全的避免风沙侵入,大大降低气候等外界因素对压裂液质量的影响。一次混合罐1与二次混合罐2通过进混液管6连接,进混液管6上串接有阀和泵,压裂液经过一次混合罐1的粗混后,在经过二次混合罐2细混,本技术具有两次混合功能,充分保证压裂液混合更加均匀。一次混合罐1下部设置有进水管4,进水管4与清洁水罐相连接,进水管4上串接有阀和泵;一次混合罐1的上部设置有进原液管5,进原液管5与原液桶3相连接,进原液管5上串接有阀、泵;清洁水和原液在一次混合罐1内一上一下进液,增加混合的冲击力,使混合在最大冲击力下进行,保证混合效果最好。所述的二次混合罐2内部下部安装有射流器10,射流器10的液体入口端与进混液管6相连接,射流器10喷射端连接有平直螺旋管9,混合液经过射流器10喷射到平直螺旋管9内,混合液在平直螺旋管9内经离心混合,产生了一定的混合效果。所述平直螺旋管9上方的二次混合罐2内固定连接有孔隔板8,孔隔板8能够起到两方面的作用,其一,混合液从平直螺旋管9内旋出后,直接冲击到孔隔板8上,孔隔板8将混合液击散,充分起到混合的目的;其二,孔隔板8能够加固增加二次混合罐2的强度,防止较高的罐体发生圆度变形,与现有的敞口结构相比较,本技术的优势在于,现有的敞口混合罐不能做的比较大,较大的罐体强度和运输都比较困难,而本技术为封闭结构,强度自然较敞口式罐体强度高,罐体结构是卧式有利于运输、加之可以增加孔隔板8的数量进行加固,所以本技术的罐体可以制作更大,容量更大,更有利于保证压裂液的充分供应。孔隔板8所在平面与平直螺旋管9轴线垂直,所述孔隔板8数量大于2个,孔隔板8之间相互平行,孔隔板8数量的增加既能够增加从平直螺旋管9内冲出的混合液的击散效果,又能够进一步增加罐体的强度,二次混合罐2上设置有出混液管7,出混液管7上串接有阀和泵,出混液管7出来的混合液能够到达很好的压裂液注入标准。每一个阀门和每一个泵都可以通过电气控制柜11实现电气控制。所述二次混合罐2内射流器10的数量大于2个,射流器10在二次混合罐2横截面上均匀设置,保证混合过程中没有混合盲点或是薄弱点,保证良好的混合效果。所述孔隔板8数量大于2个,所有孔隔板8相互平行。本技术中二次混合罐2的使用过程是:在混合前将二次混合罐2装满液体,使罐内不存留任何的空气腔,杜绝混合液与空气接触,避免产生气泡,使整个二次混合在封闭环境下进行;启动泵使射流器10工作,混合液经平直螺旋管9喷射到孔隔板8上,经与多层孔隔板8的撞击后实现混合液的混合均匀,此过程中混合液在二次混合罐2内的流动方向是螺旋式由下至上循环型进行。本技术通过射流器10、平直螺旋管9和孔隔板8代替了常规的搅拌桨,避免了搅拌桨在搅拌过程中的薄弱区或盲区,本技术可通过均匀布置的射流器10实现无死角的混合;同时封闭的混合罐既避免了风沙侵入也避免了与空气接触产生气泡,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非常适合在油田注入压裂液作业现场推广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洁压裂液配注装置,包括一次混合罐(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次混合罐(2),所述的一次混合罐(1)和二次混合罐(2)均为封闭式罐体,一次混合罐(1)与二次混合罐(2)通过进混液管(6)连接,进混液管(6)上串接有阀和泵;一次混合罐(1)下部设置有进水管(4),进水管(4)与清洁水罐相连接,进水管(4)上串接有阀和泵,一次混合罐(1)的上部设置有进原液管(5),进原液管(5)与原液桶(3)相连接,进原液管(5)上串接有阀和泵;所述的二次混合罐(2)内下部安装有射流器(10),射流器(10)的液体入口端与进混液管(6)相连接,射流器(10)喷射端连接有平直螺旋管(9),所述平直螺旋管(9)出口处的二次混合罐(2)内固定连接有孔隔板(8),孔隔板(8)与平直螺旋管(9)的轴线垂直,二次混合罐(2)上设置有出混液管(7),出混液管(7)上串接有阀和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压裂液配注装置,包括一次混合罐(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次混合罐(2),所述的一次混合罐(1)和二次混合罐(2)均为封闭式罐体,一次混合罐(1)与二次混合罐(2)通过进混液管(6)连接,进混液管(6)上串接有阀和泵;一次混合罐(1)下部设置有进水管(4),进水管(4)与清洁水罐相连接,进水管(4)上串接有阀和泵,一次混合罐(1)的上部设置有进原液管(5),进原液管(5)与原液桶(3)相连接,进原液管(5)上串接有阀和泵;所述的二次混合罐(2)内下部安装有射流器(10),射流器(10)的液体入口端与进混液管(6)相连接,射流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华吴震宇吴佳鑫吴泓宇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振拓石油科技有限公司大庆汇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