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活性炭负载纳米氧化锌臭氧氧化催化剂生产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233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搅拌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基于活性炭负载纳米氧化锌臭氧氧化催化剂生产搅拌装置,包括支撑脚、入料口、罐体和出料口,所述罐体的下端中间位置固定开设出料口,所述罐体的右侧靠上位置固定开设入料口,所述罐体正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一号联轴器,所述一号联轴器的上端固定连接一号电机,通过设置搅拌棒、丝杆、二号电机和不同大小的搅拌叶,从而实现搅拌杆的上下移动,充分的搅拌混合原料,同时对底部的原料进行混合,利用不同长度大小的搅拌叶对偏离搅拌杆远近的原料实现充分高效混合,提升了该基于活性炭负载纳米氧化锌臭氧氧化催化剂生产搅拌装置的高效性。

Agitation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nanometer ZnO ozonation catalyst based on activated carb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活性炭负载纳米氧化锌臭氧氧化催化剂生产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搅拌
,具体为基于活性炭负载纳米氧化锌臭氧氧化催化剂生产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搅拌装置,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所需要混合的原材料也是很多种类型的,所涉及到的领域也是很广泛,尤其是在化工生产中。一般的基于活性炭负载纳米氧化锌臭氧氧化催化剂生产搅拌装置,在混合搅拌时无法上下进行搅拌,同时搅拌叶对偏离搅拌杆远近的原料无法实现充分高效混合,对于搅拌杆正下端水平区域的原料无法实行搅拌,造成搅拌的盲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基于活性炭负载纳米氧化锌臭氧氧化催化剂生产搅拌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基于活性炭负载纳米氧化锌臭氧氧化催化剂生产搅拌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乏,例如现有的一般的基于活性炭负载纳米氧化锌臭氧氧化催化剂生产搅拌装置,在混合搅拌时无法上下进行搅拌,同时搅拌叶对偏离搅拌杆远近的原料无法实现充分高效混合,对于搅拌杆正下端水平区域的原料无法实行搅拌,造成搅拌的盲区。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活性炭负载纳米氧化锌臭氧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活性炭负载纳米氧化锌臭氧氧化催化剂生产搅拌装置,包括支撑脚(1)、入料口(3)、罐体(17)和出料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7)的下端中间位置固定开设出料口(2),所述罐体(17)的右侧靠上位置固定开设入料口(3),所述罐体(17)正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搅拌杆(4),所述搅拌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一号联轴器(5),所述一号联轴器(5)的上端固定连接一号电机(6),所述一号电机(6)的左右有两侧均设置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的左端固定连接固定块(18),所述固定块(18)的左端固定连接支撑悬梁(8),所述支撑悬梁(8)的左端固定连接滑块(9),所述滑块(9)的贯穿活动连接丝...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活性炭负载纳米氧化锌臭氧氧化催化剂生产搅拌装置,包括支撑脚(1)、入料口(3)、罐体(17)和出料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7)的下端中间位置固定开设出料口(2),所述罐体(17)的右侧靠上位置固定开设入料口(3),所述罐体(17)正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搅拌杆(4),所述搅拌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一号联轴器(5),所述一号联轴器(5)的上端固定连接一号电机(6),所述一号电机(6)的左右有两侧均设置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的左端固定连接固定块(18),所述固定块(18)的左端固定连接支撑悬梁(8),所述支撑悬梁(8)的左端固定连接滑块(9),所述滑块(9)的贯穿活动连接丝杠(10),所述丝杠(10)的下端固定连接二号联轴器(11),所述二号联轴器(11)的下端固定连接二号电机(12),所述搅拌杆(4)的中间左侧固定连接第一搅拌叶(13),所述第一搅拌叶(13)的下端固定设置第二搅拌叶(14),所述第二搅拌叶(14)的下端固定设置第三搅拌叶(15),所述搅拌杆(4)的正下端固定连接搅拌棒(16)。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琴波姚俊朝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拇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