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变薄膜宽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232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变薄膜宽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切膜系统(A1);所述第一切膜系统(A1)包括左右旋丝杠(4),所述左右旋丝杠(4)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还包括伺服电机(10),所述伺服电机(10)和所述左右旋丝杠(4)的一端连接,并能带动所述左右旋丝杠(4)转动;还包括左旋丝母(6A);还包括右旋丝母(6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变膜收卷宽度的过程中,极少出现撕边现象,保证了薄膜的生产质量;整个改变薄膜收卷宽度过程由控制器完成,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A device for changing film wid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变薄膜宽度装置
本技术涉及薄膜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变薄膜宽度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薄膜生产过程中,原料颗粒经过吹膜机形成膜筒,再经过冷却后,压扁成薄膜片进行收卷。收卷前,薄膜经过两侧的切刀切边后,进行定宽度收卷。当改变薄膜的收卷宽度时,切刀的横向移动经常会造成薄膜出现撕边的现象,造成浪费;并且还需要人工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变薄膜宽度装置,包括第一切膜系统;所述第一切膜系统包括左右旋丝杠,所述左右旋丝杠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还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左右旋丝杠的一端连接,并能带动所述左右旋丝杠转动;还包括左旋丝母,所述左旋丝母和所述左右旋丝杠的左旋丝杠适配;还包括右旋丝母,所述右旋丝母和所述左右旋丝杠的右旋丝杠适配;还包括光轴,所述光轴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连接板及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还包括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和所述光轴适配;还包括两块第三连接板,其中一块所述第三连接板分别和所述左旋丝母及所述直线轴承连接,另一块所述第三连接板分别和所述右旋丝母及所述直线轴承连接;还包括两个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和所述第三连接板铰接;还包括两个切刀,所述切刀和所述第三连接板铰接;所述气缸的气缸杆和所述切刀铰接;还包括第二切膜系统,所述第二切膜系统为所述第一切膜系统的复制;所述第二切膜系统和所述第一切膜系统布置于薄膜的同侧或不同侧;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气缸的伸缩和所述伺服电机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二切膜系统和所述第一切膜系统布置于薄膜的不同侧。优选的,所述第一切膜系统包括两根光轴;所述两根光轴的轴线和所述左右旋丝杠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两根光轴分别位于所述左右旋丝杠两侧。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材料均为铝合金,并且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两套切膜系统,需要改变薄膜收卷宽度时,空闲的一套切膜系统的切刀先移动至预设的宽度,气缸杆伸出,切刀接触薄膜,开始进行切边,同时工作的一套切膜系统的气缸杆回缩,切刀离开薄膜,完成膜收卷宽度的改变。改变膜收卷宽度的过程中,极少出现撕边现象,保证了薄膜的生产质量;整个改变薄膜收卷宽度过程由控制器完成,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连接板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光轴3、左右旋丝杠4、直线轴承5、左旋丝母6A、右旋丝母6B、第三连接板7、气缸8、切刀9、伺服电机10、薄膜100、第一切膜系统A1、第二切膜系统A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1参照附图1~4,一种改变薄膜宽度装置,包括第一切膜系统A1;所述第一切膜系统A1包括左右旋丝杠4,所述左右旋丝杠4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还包括伺服电机10,所述伺服电机10和所述左右旋丝杠4的一端连接,并能带动所述左右旋丝杠4转动;还包括左旋丝母6A,所述左旋丝母6A和所述左右旋丝杠4的左旋丝杠适配;还包括右旋丝母6B,所述右旋丝母6B和所述左右旋丝杠4的右旋丝杠适配;还包括光轴3,所述光轴3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连接板1及所述第二连接板2连接;还包括直线轴承5,所述直线轴承5和所述光轴3适配;还包括两块第三连接板7,其中一块所述第三连接板7分别和所述左旋丝母6A及所述直线轴承5连接,另一块所述第三连接板7分别和所述右旋丝母6B及所述直线轴承5连接;还包括两个气缸8,所述气缸8的缸体和所述第三连接板7铰接;还包括两个切刀9,所述切刀9和所述第三连接板7铰接;所述气缸8的气缸杆和所述切刀9铰接;还包括第二切膜系统A2,所述第二切膜系统A2为所述第一切膜系统A1的复制;所述第二切膜系统A2和所述第一切膜系统A1布置于薄膜100的不同侧;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气缸8的伸缩和所述伺服电机10转动。所述第一切膜系统A1包括两根光轴3;所述两根光轴3的轴线和所述左右旋丝杠4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两根光轴3分别位于所述左右旋丝杠4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1、所述第二连接板2、所述第三连接板7的材料均为铝合金,并且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需要改变薄膜收卷宽度时,控制器控制空闲的第一切膜系统A1的伺服电机10带动左右旋丝杠4转动,将两个切刀9,移动至预设的宽度,控制气缸杆伸出,切刀9的刀刃接触薄膜,开始进行切边,同时工作的第二切膜系统A2的气缸杆回缩,切刀9离开薄膜,完成膜收卷宽度的改变。改变膜收卷宽度的过程中,极少出现撕边现象,保证了薄膜的生产质量;整个改变薄膜收卷宽度过程由控制器完成,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包含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变薄膜宽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切膜系统(A1);所述第一切膜系统(A1)包括左右旋丝杠(4),所述左右旋丝杠(4)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还包括伺服电机(10),所述伺服电机(10)和所述左右旋丝杠(4)的一端连接,并能带动所述左右旋丝杠(4)转动;还包括左旋丝母(6A),所述左旋丝母(6A)和所述左右旋丝杠(4)的左旋丝杠适配;还包括右旋丝母(6B),所述右旋丝母(6B)和所述左右旋丝杠(4)的右旋丝杠适配;还包括光轴(3),所述光轴(3)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连接板(1)及所述第二连接板(2)连接;还包括直线轴承(5),所述直线轴承(5)和所述光轴(3)适配;还包括两块第三连接板(7),其中一块所述第三连接板(7)分别和所述左旋丝母(6A)及所述直线轴承(5)连接,另一块所述第三连接板(7)分别和所述右旋丝母(6B)及所述直线轴承(5)连接;还包括两个气缸(8),所述气缸(8)的缸体和所述第三连接板(7)铰接;还包括两个切刀(9),所述切刀(9)和所述第三连接板(7)铰接;所述气缸(8)的气缸杆和所述切刀(9)铰接;还包括第二切膜系统(A2),所述第二切膜系统(A2)为所述第一切膜系统(A1)的复制;所述第二切膜系统(A2)和所述第一切膜系统(A1)布置于薄膜(100)的同侧或不同侧;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气缸(8)的伸缩和所述伺服电机(10)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变薄膜宽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切膜系统(A1);所述第一切膜系统(A1)包括左右旋丝杠(4),所述左右旋丝杠(4)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还包括伺服电机(10),所述伺服电机(10)和所述左右旋丝杠(4)的一端连接,并能带动所述左右旋丝杠(4)转动;还包括左旋丝母(6A),所述左旋丝母(6A)和所述左右旋丝杠(4)的左旋丝杠适配;还包括右旋丝母(6B),所述右旋丝母(6B)和所述左右旋丝杠(4)的右旋丝杠适配;还包括光轴(3),所述光轴(3)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连接板(1)及所述第二连接板(2)连接;还包括直线轴承(5),所述直线轴承(5)和所述光轴(3)适配;还包括两块第三连接板(7),其中一块所述第三连接板(7)分别和所述左旋丝母(6A)及所述直线轴承(5)连接,另一块所述第三连接板(7)分别和所述右旋丝母(6B)及所述直线轴承(5)连接;还包括两个气缸(8),所述气缸(8)的缸体和所述第三连接板(7)铰接;还包括两个切刀(9),所述切刀(9)和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彭勇孙世友张永全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佳和保护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