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埋式垃圾箱
本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地埋式垃圾箱。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环境卫生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垃圾箱不仅占用地面空间,而且易产生味道,对周围环境存在二次污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200820000902.5以及专利号为201520345771.4的技术专利分别公开了一种液压升降式地埋垃圾箱,其均包含与地面凹坑配合的承载框架或固定框架,设置在承载框架或固定框架内的容置箱或投放箱和推动承载框架或固定框架升降运动的液压升降装置或升降动力装置,上述文献虽然实现了垃圾箱的地埋式运作方式,但所使用的容置箱或投放箱均为现有放置在地面上的常见的小型垃圾桶,在使用时不仅投放的垃圾有限,而且无法实现污水分离,同时,在垃圾装满后还需要人为手动将垃圾倾倒至垃圾车,如此易导致垃圾及污水流至地面,使垃圾箱周围环境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基于上述问题分析,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地埋式垃圾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埋式垃圾箱,解决现有地埋式垃圾投放箱存在使用容积有限、无法实现污水分离及需人为手动倾倒垃圾至垃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埋式垃圾箱,包括与地面沉井(5)配合的承载框架(1),设置于承载框架(1)内的垃圾存放箱(2)及设置于承载框架(1)底部的至少一组液压升降装置(3),所述承载框架(1)的上端设有可盖合于沉井(5)开口处的顶盖(11),该顶盖(11)上设有垃圾投放口(111),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存放箱(2)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垃圾投放口(111)对应的垃圾入口(26),所述垃圾存放箱(2)的外周设有起吊架(21),且所述垃圾存放箱(2)的内部设置滤网(27),该滤网(27)将垃圾存放箱(2)的内腔分为上层的垃圾存储层和下层的污水过滤层,于所述污水过滤层对应的垃圾存放箱(2)上设置排污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式垃圾箱,包括与地面沉井(5)配合的承载框架(1),设置于承载框架(1)内的垃圾存放箱(2)及设置于承载框架(1)底部的至少一组液压升降装置(3),所述承载框架(1)的上端设有可盖合于沉井(5)开口处的顶盖(11),该顶盖(11)上设有垃圾投放口(111),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存放箱(2)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垃圾投放口(111)对应的垃圾入口(26),所述垃圾存放箱(2)的外周设有起吊架(21),且所述垃圾存放箱(2)的内部设置滤网(27),该滤网(27)将垃圾存放箱(2)的内腔分为上层的垃圾存储层和下层的污水过滤层,于所述污水过滤层对应的垃圾存放箱(2)上设置排污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存放箱(2)的内腔设有电池回收仓(23),该电池回收仓(23)内设有可提升的网兜(23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存放箱(2)内设有隔板(28),该隔板(28)将垃圾存放箱(2)的内腔分为多个存储区,于多个所述存储区对应的垃圾存放箱(2)的侧壁上设有可开合的门体(24)。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地埋式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存放箱(2)的后端侧壁上设有锁扣件A,与所述垃圾存放箱(2)后端侧壁相对的所述承载框架(1)的侧壁上设有锁扣件B,垃圾存放箱(2)位于承载框架(1)内时,所述锁扣件A可与所述承载框架(1)的侧壁接触进而实现对垃圾存放箱(2)在承载框架(1)内位置的限定,旋转锁扣件B可将锁扣件A和锁扣件B锁合。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地埋式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架(1)的前端设有入口,且其底部设有行走轨道(13),所述垃圾存放箱(2)的底部设有与该行走轨道(13)对应的行走轮(22),所述承载框架(1)的入口的两侧设有搭接桥板(15),该搭接桥板(15)通过转轴(151)可翻转的固定于入口两侧的底端,且竖直抵靠于承载框架(1)的前端;和/或,所述承载框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对上升至地面的承载框架(1)进行锁定的起升锁定装置(16),该起升锁定装置(16)包含支撑件和锁定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铰接在承载框架(1)侧面的底部,另一端可竖直抵靠于承载框架(1)的侧面,所述锁定件设置在承载框架(1)侧面的下端,该锁定件可将处于水平位置的支撑件进行锁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埋式垃圾箱,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代川,
申请(专利权)人:奎屯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奎屯市教师进修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