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用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给药装置
,具体为一种中药用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在中药给药时需要使用给药装置,药物有几种给药途径,口服、静脉注射(静注)、肌肉注射(肌注)、皮下注射(皮下),药物还可舌下含化(舌下)、直肠灌注(直肠给药)、滴眼、鼻腔喷雾、口腔喷雾(吸入剂),也可皮肤局部(表面)或全身(经皮)用药。现今市场上的此类给药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1、传统的此类给药装置在使用时一般没有设置微调功能,从而严重的影响了给药装置使用时的便利程度;2、传统的此类给药装置在使用时一般无法实现照明功能,从而大大的影响了给药装置的使用范围;3、传统的此类给药装置在使用时一般很容易导致给药装置在使用时发生交叉感染现象,从而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用给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给药装置在给药时的没有设置微调功能与照明功能,而且很容易导致给药装置在使用时发生交叉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用给药装置,包括装置底部(1)、进液管道(2)、装置壳体(3)、刻度线(8)和调节螺栓(1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3)的底部固定有装置底部(1),装置底部(1)两端的外侧壁上设有调节螺栓(15),且调节螺栓(15)的一端贯穿装置底部(1)并铰接有弧形内螺套(16),所述装置底部(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活塞杆(14),活塞杆(14)的一端铰接有推拉螺柄(10),且推拉螺柄(10)的一端延伸至装置底部(1)的外部,所述装置壳体(3)远离装置底部(1)的一端安装有装置顶部(4),且装置顶部(4)内部的中心位置处通过排液通槽(12)与装置底部(1)的内部相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用给药装置,包括装置底部(1)、进液管道(2)、装置壳体(3)、刻度线(8)和调节螺栓(1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3)的底部固定有装置底部(1),装置底部(1)两端的外侧壁上设有调节螺栓(15),且调节螺栓(15)的一端贯穿装置底部(1)并铰接有弧形内螺套(16),所述装置底部(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活塞杆(14),活塞杆(14)的一端铰接有推拉螺柄(10),且推拉螺柄(10)的一端延伸至装置底部(1)的外部,所述装置壳体(3)远离装置底部(1)的一端安装有装置顶部(4),且装置顶部(4)内部的中心位置处通过排液通槽(12)与装置底部(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装置顶部(4)远离装置壳体(3)一侧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环形置槽(17),环形置槽(17)的内部设有环形充电灯带(13),所述环形置槽(17)外侧的装置顶部(4)两端皆设有粘沾沉槽(7),所述粘沾沉槽(7)位置处的装置顶部(4)表面覆盖有透明粘垫(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用给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永丽,胡俊杰,魏彦明,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