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振山专利>正文

一种儿童用输液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01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用输液车,包括支撑架、输液杆、手臂固定座和座椅,所述支撑架为圆环形结构,且支撑架的下方环绕设立有四根等距的支撑腿;所述输液杆固定于支撑架的上方;所述支撑架的下方等距设有三个卡环;所述座椅呈三角形结构且其三角的顶端处均设有开孔;所述支撑架上的卡环与座椅上的开孔依次对应且均通过拉绳连接;所述手臂固定座安装于支撑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推广性好且同时满足儿童行走和坐立的二种输液方式。

A infusion vehicle for childr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用输液车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用输液车。
技术介绍
生病是每个学步期儿童都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生病输液时往往会束缚儿童的活动。对于一些病情较轻且活泼好动的儿童来讲,这难免会约束到儿童的行动,对其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都十分不利。除此之外对于陪护的医务人员和家长也增添了负担,需要随时看管以防意外的发生。在现有的辅助儿童输液时行动的装置,如儿童输液推车、儿童静液支架以及儿童手背静脉输液固定托,虽然种类繁多,但是考虑到实际应用中却存在结构相对简单的功能性单一,结构复杂功能性强的又不具备广泛的使用性。因此综上所述,有必要提出一种儿童用输液车,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推广性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儿童用输液车,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推广性好且同时满足儿童行走和坐立的二种输液方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用输液车,包括支撑架、输液杆、手臂固定座和座椅,所述支撑架为圆环形结构,且支撑架的下方环绕设立有四根等距的支撑腿;所述输液杆固定于支撑架的上方;所述支撑架的下方等距设有三个卡环;所述座椅呈三角形结构且其三角的顶端处均设有开孔;所述支撑架上的卡环与座椅上的开孔依次对应且均通过拉绳连接;所述手臂固定座安装于支撑架上。作为优化,所述支撑架的内外圈处均设有凹槽;所述手臂固定座通过凹槽卡嵌于支撑架上,且手臂固定座上还设有魔术贴。通过凹槽实现手臂固定座沿支撑架的滑移运动,并采用魔术贴固定儿童注射的小臂。作为优化,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扶手;所述扶手下设有容器袋。家长可以通过扶手对输液车进行推动,容器袋可以起到存放物品的功能。作为优化,由所述支撑腿底端组成的外切圆半径大于支撑架的外径。使得该装置整体的结构更加稳定。作为优化,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均设有轮毂。作为优化,所述相邻的支撑腿之间均设有加强板。强化装置结构上的稳定性。作为优化,所述输液杆的下端为螺纹结构,输液杆的下端与支撑架相接处采用螺纹连接。在无需输液治疗时,可将输液杆卸下。作为优化,所述座椅由纺织材料制作而成。增加舒适程度。作为优化,所述拉绳的两端均设有锁扣,且拉绳为长度可调式结构。通过锁扣可以轻松实现座椅的拆卸,采用可调式结构的拉绳可根据儿童的身高对拉绳的长度进行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据儿童实际需求通过拉绳两端的锁扣增添座椅,以满足儿童行走和坐立两种输液的方式,座椅拆卸方便结构简单可靠;增加了手臂固定座并通过凹槽实现手臂固定座的运动,以满足儿童在输液过程中身体方便转动的需求同时通过魔术贴固定小臂防止意外的发生;优化了整体的结构及各部分的连接关系,提高了该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支撑架1、支撑腿2、输液杆3、扶手4、手臂固定座5、魔术贴6、座椅7、轮毂8、吊绳9、凹槽10、拉绳11、加强板1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一种儿童用输液车,包括支撑架1、输液杆3、手臂固定座5和座椅7,所述支撑架1为圆环形结构,且支撑架1的下方环绕设立有四根等距的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下端均设有轮毂8。所述输液杆3固定于支撑架1的上方且输液杆3的下端为螺纹结构,输液杆3的下端与支撑架1相接处采用螺纹连接。在无需输液治疗时,可将输液杆卸下。所述支撑架1上设有扶手4;所述扶手4下设有容器袋。家长可以通过扶手对输液车进行推动,容器袋可以起到存放物品的功能。所述支撑架1的下方等距设有三个卡环9;所述座椅7呈三角形结构并由纺织材料制作而成且其三角的顶端处均设有开孔;所述支撑架1上的卡环9与座椅7上的开孔依次对应且均通过拉绳11连接;所述拉绳11的两端均设有锁扣,且拉绳11为长度可调式结构。通过锁扣可以轻松实现座椅的拆卸,采用可调式结构的拉绳可根据儿童的身高对拉绳的长度进行调整。所述手臂固定座5安装于支撑架1上。所述支撑架1的内外圈处均设有凹槽10;所述手臂固定座5通过凹槽10卡嵌于支撑架1上,且手臂固定座5上还设有魔术贴6。通过凹槽实现手臂固定座沿支撑架的滑移运动,并采用魔术贴固定儿童注射的小臂。由所述支撑腿2底端组成的外切圆半径大于支撑架1的外径。使得该装置整体的结构更加稳定。所述相邻的支撑腿2之间均设有加强板12。强化装置结构上的稳定性。当无需进行输液治疗时,可将输液杆3卸下,此时该装置可作为儿童保护车进行使用。利用了资源,节约了成本。当儿童相进行行走输液治疗时,首先将座椅7卸下,将儿童所需进行输液的小臂通过魔术贴6固定在手臂固定座5上,由于儿童天性活泼如果将手臂采用固定方式会增强儿童的抵抗情绪,因此通过凹槽10与手臂固定座5的卡嵌连接方式,可实现儿童转身运动的需求,同时通过魔术贴固定小臂,不会发生掉针现象的发生。当儿童感到疲倦时,通过拉绳11的两端的锁扣将座椅7与支撑架1相连接固定,并将儿童置放于座椅7上,此时医护人员和家长通过扶手4进行推动即可。考虑到儿童身高的不一,因此拉绳11采用可调式的,以此通过对拉绳11长短的调整改变座椅7的高低。在扶手4下方设立容器袋,可将随身物品或零食置放其内部方便携带。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技术的具体个案,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一种儿童用输液车且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用输液车,包括圆环形结构的支撑架(1),固定于支撑架(1)的上方输液杆(3),安装于支撑架(1)上手臂固定座(5)和座椅(7),其特征在于:支撑架(1)的下方环绕设立有四根等距的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底端组成的外切圆半径大于支撑架(1)的外径;所述支撑架(1)的下方等距设有三个卡环(9);所述座椅(7)呈三角形结构且其三角的顶端处均设有开孔;所述支撑架(1)上的卡环(9)与座椅(7)上的开孔依次对应且均通过长度可调式结构的拉绳(11)连接;所述支撑架(1)的内外圈处均设有凹槽(10);所述手臂固定座(5)通过凹槽(10)卡嵌于支撑架(1)上,且手臂固定座(5)上还设有魔术贴(6);所述输液杆(3)与支撑架(1)螺纹相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用输液车,包括圆环形结构的支撑架(1),固定于支撑架(1)的上方输液杆(3),安装于支撑架(1)上手臂固定座(5)和座椅(7),其特征在于:支撑架(1)的下方环绕设立有四根等距的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底端组成的外切圆半径大于支撑架(1)的外径;所述支撑架(1)的下方等距设有三个卡环(9);所述座椅(7)呈三角形结构且其三角的顶端处均设有开孔;所述支撑架(1)上的卡环(9)与座椅(7)上的开孔依次对应且均通过长度可调式结构的拉绳(11)连接;所述支撑架(1)的内外圈处均设有凹槽(10);所述手臂固定座(5)通过凹槽(10)卡嵌于支撑架(1)上,且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振山朱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任振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