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手术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971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膝关节手术用支架,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顶部的升降机构,在升降机构的顶部设有搁置腿部的枕部;所述升降机构至少包括四个连接件和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轴心线与底座的竖直中心线重合,所述连接件两两对称地分别设于升降杆的两侧,相邻的连接件之间转动连接,位于上方的连接件的顶部分别与枕部的底面转动连接,位于下方的连接件的底部分别与底座的顶面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架在使用时更加稳定,尤其是能够适用不同患者,根据腿部屈膝后的高度而调整支架的高度,支架高度的调整十分方便。

Bracket for knee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膝关节手术用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膝关节手术用支架。
技术介绍
半月板是存在于关节的骨之间的特殊组织。例如,在膝盖中,半月板是位于胫骨和股骨之间的关节周边方面处的纤维软骨的C形块。该组织在关节健康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增加关节稳定性、提供减震并向关节递送润滑和营养。因此,半月板损伤可导致衰弱性疾病如退行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特别是撕裂是相对常见的损伤。此类损伤可能是由于突然扭转型的损伤,例如在工作相关活动中、在运动赛事过程中或在许多其它情况和/或活动的任一项中发生摔倒或用力过度。此外,撕裂可随着年龄逐渐发展。在任一种情况下,撕裂可发生在半月板的外部厚部分或内部薄部分中。虽然一些撕裂可仅涉及半月板的一小部分,但其它撕裂几乎影响整个半月板。目前,治疗方案常见有半月板修复手术,手术时,需要患者屈膝,通常是由两位助手来维持患者的腿部弯曲,费事费力,效果还不好。也有医师自己设计了膝关节支架,但结构不好,稳定效果差、不同患者的适用性差,严重者还影响小腿部血液流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膝关节手术用支架,易于调节,可以适用不同患者。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膝关节手术用支架,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顶部的升降机构,在升降机构的顶部设有搁置腿部的枕部;所述升降机构至少包括四个连接件和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轴心线与底座的竖直中心线重合,所述连接件两两对称地分别设于升降杆的两侧,相邻的连接件之间转动连接,位于上方的连接件的顶部分别与枕部的底面转动连接,位于下方的连接件的底部分别与底座的顶面转动连接。所述底座内部中空,至少有一个方向透空,所述升降杆的末端竖直向下伸至底座内部。所述升降杆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央竖直设有螺孔,升降杆与螺孔螺纹配合。所述升降杆的底部设有转动把手。所述升降杆的顶部与枕部的底面转动配合,升降杆以自身轴心线为轴相对于枕部转动。所述枕部的底面设有上固定板,上固定板固定在枕部底面,位于上方的连接件分别与上固定板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杆的顶部与上固定板通过横置固定在上固定板底面的轴承连接,通过轴承与上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央还设有下固定板,下固定板固定在底座顶面,所述下固定板的中央设有供升降杆穿过的通孔。连接件与连接件、连接件与上固定板、连接件与下固定板之间均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底座为四棱台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支架在使用时更加稳定,尤其是能够适用不同患者,根据腿部屈膝后的高度而调整支架的高度,支架高度的调整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位于上方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位于下方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上固定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下固定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底座1和设于底座1顶部的升降机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支架整体的稳定性,所述底座1为四棱台状。在升降机构的顶部设有搁置腿部的枕部2。所述升降机构至少包括四个连接件3和升降杆4,所述升降杆4的轴心线与底座1的竖直中心线重合,连接件3则两两对称地分别设于升降杆4的两侧。相邻的连接件3之间转动连接,位于上方的连接件3的顶部分别与枕部2的底面转动连接,位于下方的连接件3的底部分别与底座1的顶面转动连接。如图2所示,四个连接件3组成一个类似菱形的结构,可以平稳地变形,支撑枕部2,并带动枕部2升降。升降杆4可以选用气缸,但成本较高,且增加了制作成本,不利于推广应用,所以,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内部中空,且至少有一个方向透空,而升降杆4的末端则竖直向下伸至底座1内部,如此,人手可以伸入底座1内部,并控制升降杆4。具体的,在升降杆4表面设有外螺纹,而在底座1的顶部中央竖直则设有螺孔5,升降杆4与螺孔5螺纹配合。那么通过旋转升降杆4,则能够实现升降杆4的升降,进而将枕部2顶起来。为了方便旋转升降杆4,在升降杆4的底部设有转动把手6。升降杆4顶在枕部2的底面,在升降杆4转动的时候,枕部2不可以转动,所以升降杆4的顶部与枕部2的底面转动配合,升降杆4以自身轴心线为轴相对于枕部2转动。为了防止升降杆4在转动时磨损枕部2的底面,同时减少升降杆4转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枕部2的底面设有上固定板7,在上固定板7底面固定设有水平横置的轴承8,上固定板7上设置两个或者四个螺丝孔12,通过螺钉或者螺丝将上固定板7固定在枕部2的底面。升降杆4的顶部与上固定板7底面的轴承8连接,并通过轴承8实现与上固定板7的转动连接。在实际应用时,升降杆4的顶部与轴承8的内圈固定配合,轴承8的外圈则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上固定板7的底面,或者,轴承8选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带菱形座轴承,固定更方便。通过轴承8,升降杆4在转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就大大减小,且不影响枕部2。上固定板7除了防止升降杆4磨损枕部2,还可以方便连接件3与枕部2之间的连接和转动。相应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顶部中央相对于枕部2底面上的上固定板7,对称地设有下固定板9,在下固定板9上同样可以设置两个或者四个螺丝孔12,通过螺钉或者螺丝将下固定板9固定在底座1的顶面。下固定板9同样是方便连接件3与底座1之间的连接和转动,而且在下固定板9的中央设有供升降杆4穿过的通孔10。通孔10的内壁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设有与升降杆4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上方的连接件3分别与上固定板7的两侧转动连接,位于下方的连接件3’则分别与下固定板9的两侧转动连接。连接件3与连接件3’、连接件3与上固定板7、连接件3’与下固定板9之间均通过转轴11连接。如图4所示,连接件3的两侧的顶角处设连接耳13,连接耳13的主体部分为圆形,在连接耳13的中心设轴孔14,轴孔14的轴心线与连接件3的两侧边缘平行,同侧的连接耳13的轴孔14的轴心线重合。如图5所示,连接件3’的两侧边缘的中部设有连接耳13’,连接耳13’的主体部分为圆柱,连接耳13’的长度大于连接耳13的厚度,在连接耳13’的中心设轴孔14’,轴孔14’的轴心线与连接件3’的两侧边缘平行。如图1所示,在连接件3与连接件3’通过转轴11连接时,连接耳13’位于两个连接耳13之间,转轴11贯穿轴孔14和轴孔14’。如图6所示,上固定板7的底面中心设有轴承8,在上固定板7的底面两侧边缘设上连接耳15,上连接耳15的结构与连接耳13’结构相同,在上连接耳15的中心设上轴孔16,上轴孔16的轴心线与上固定板7的两侧边缘平行。如图7所示,下固定板7的两侧顶角处分别设有下连接耳17,下连接耳17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膝关节手术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顶部的升降机构,在升降机构的顶部设有搁置腿部的枕部;所述升降机构至少包括四个连接件和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轴心线与底座的竖直中心线重合,所述连接件两两对称地分别设于升降杆的两侧,相邻的连接件之间转动连接,位于上方的连接件的顶部分别与枕部的底面转动连接,位于下方的连接件的底部分别与底座的顶面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膝关节手术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顶部的升降机构,在升降机构的顶部设有搁置腿部的枕部;所述升降机构至少包括四个连接件和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轴心线与底座的竖直中心线重合,所述连接件两两对称地分别设于升降杆的两侧,相邻的连接件之间转动连接,位于上方的连接件的顶部分别与枕部的底面转动连接,位于下方的连接件的底部分别与底座的顶面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手术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呈内部中空,至少有一个方向透空,所述升降杆的末端竖直向下伸至底座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关节手术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央竖直设有螺孔,升降杆与螺孔螺纹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膝关节手术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的底部设有转动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膝关节手术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勇袁政
申请(专利权)人:沭阳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