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煜坤专利>正文

一种医院儿科方便陪护的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950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院儿科方便陪护的护理床。包括床腿、辅助撑板、座板、床板、床垫、挡板、吊杆,所述床腿有四根,分别置于四个顶角处,辅助撑板设置于四个床腿中部之间,所述座板有两个,分别通过固定在辅助撑板上的轨道活动设置于辅助撑板的前后两端之上,所述床腿顶部设置有床板,床板四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包括前挡板、后挡板、左固定挡板、左活动挡板、右固定挡板、右活动挡板,左活动挡板底部通过合页铰接于床板前端左侧上,所述右活动挡板底部通过合页铰接于床板后端右侧上,所述床板前后两端上设有滑轨,滑轨内设有吊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功能多样,方便陪护,便于推广使用。

A convenient nursing bed for pediatrics in hospit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院儿科方便陪护的护理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医院儿科方便陪护的护理床。
技术介绍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水平。世界各国的儿科范围年龄各有不同,在中国从出生断脐到14周岁末为儿科范围。儿科护理床多用于进行婴、幼儿的疾病治疗或者日常护理,在各大医院中都比较常见,基本上每个新生儿在出生之后都会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儿科床大多只能用于为婴、幼儿躺提供一个睡觉或者治疗的场所,功能比较单一,但婴幼儿都要家长进行陪护,但现在医院都是人满为患,没有多余的空间提供家长陪护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医院儿科方便陪护的护理床。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院儿科方便陪护的护理床,包括床腿1、辅助撑板2、座板3、床板4、床垫5、挡板6、吊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腿1有四根,分别置于四个顶角处,所述辅助撑板2设置于四个床腿1之间,所述座板3有两个,分别通过固定在辅助撑板2上的轨道8活动设置于辅助撑板2的前后两端之上,所述床腿1顶部设置有床板4,床板4四周设有挡板6,所述挡板6包括前挡板61、后挡板62、左固定挡板63、左活动挡板64、右固定挡板65、右活动挡板66,所述左活动挡板64底部通过合页9铰接于床板4前端左侧上,所述右活动挡板66底部通过合页9铰接于床板4后端右侧上,所述床板4前后两端上设有滑轨10,所述滑轨10内设有吊杆7。所述座板3底部设置有“U”型支腿11,所述辅助撑板2前侧的座板3底部的支腿11的自由端通过连接板及插销铰接在座板3底部右侧,所述辅助撑板2后侧的座板3底部的支腿11的自由端通过连接板及插销铰接在座板3底部左侧。所述床板4底部前后侧分别设有两个“U”型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两个相平行的自由杆位于横向固定在床板底部的卡轨13中,且前侧的支撑杆12的开口方向朝向右侧,后侧的支撑杆12开口方向朝向左侧。所述挡板6为透明结构。所述左活动挡板64后侧设有“L”型卡槽14,所述左固定挡板63前侧通过转轴铰接有挡条15,所述挡条15可卡于卡槽14中。所述座板3设置支腿11的一侧设有拉环16。所述支腿11两端向相反方向翘起。且支腿11底部设有橡胶防滑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置的座板可在需要坐的时候将座板拉出供陪护人员坐,而设置的可转动的左右活动挡板,可使人趴在其上睡觉休息;通过滑轨前后设置的可移动的吊杆可对儿童全方位进行打点滴。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陪护,可节省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中所示:床腿1;辅助撑板2;座板3;床板4;床垫5;挡板6;前挡板61;后挡板62;左固定挡板63;左活动挡板64;右固定挡板65;右活动挡板66;吊杆7;轨道8;合页9;滑轨10;支腿11;支撑杆12;卡轨13;卡槽14;挡条15;拉环1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及其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种医院儿科方便陪护的护理床,如图1至3,包括床腿1、辅助撑板2、座板3、床板4、床垫5、挡板6、吊杆7,所述床腿1有四根,分别置于四个顶角处,所述辅助撑板2设置于四个床腿1之间,所述座板3有两个,分别通过固定在辅助撑板2上的轨道8活动设置于辅助撑板2的前后两端之上,所述床腿1顶部设置有床板4,床板4四周设有挡板6,所述挡板6包括前挡板61、后挡板62、左固定挡板63、左活动挡板64、右固定挡板65、右活动挡板66,所述左活动挡板64底部通过合页9铰接于床板4前端左侧上,所述右活动挡板66底部通过合页9铰接于床板4后端右侧上,所述床板4前后两端上设有滑轨10,所述滑轨10内设有吊杆7。所述座板3底部设置有“U”型支腿11,所述辅助撑板2前侧的座板3底部的支腿11的自由端通过连接板及插销铰接在座板3底部右侧,所述辅助撑板2后侧的座板3底部的支腿11的自由端通过连接板及插销铰接在座板3底部左侧。所述床板4底部前后侧分别设有两个“U”型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两个相平行的自由杆位于横向固定在床板底部的卡轨13中,且前侧的支撑杆12的开口方向朝向右侧,后侧的支撑杆12开口方向朝向左侧。所述挡板6为透明结构。所述左活动挡板64后侧设有“L”型卡槽14,所述左固定挡板63前侧通过转轴铰接有挡条15,所述挡条15可卡于卡槽14中。所述座板3设置支腿11的一侧设有拉环16。所述支腿11两端向相反方向翘起。且支腿11底部设有橡胶防滑套。本技术的使用原理为:在陪护人员需要休息时,可选择将座板从辅助撑板上拉出,而当需要给病人进食时,可将床板底部的支撑杆抽出,将活动挡板放下,支撑杆将支撑起保持水平状态,当桌子使用,由于一侧的座板和活动挡板分别位于前后侧,如此,当陪护人员坐在座板上的时候可趴在水平放置的活动挡板上睡觉,而设置的可分别从左右两侧抽出的座板及可以放平的左右活动挡板可供两名陪护人员休息,而前后两个可移动的吊杆,可方便选择儿童不同的部位比如脚部或头部手部进行输液。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院儿科方便陪护的护理床,包括床腿(1)、辅助撑板(2)、座板(3)、床板(4)、床垫(5)、挡板(6)、吊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腿(1)有四根,分别置于四个顶角处,所述辅助撑板(2)设置于四个床腿(1)之间,所述座板(3)有两个,分别通过固定在辅助撑板(2)上的轨道(8)活动设置于辅助撑板(2)的前后两端之上,所述床腿(1)顶部设置有床板(4),床板(4)四周设有挡板(6),所述挡板(6)包括前挡板(61)、后挡板(62)、左固定挡板(63)、左活动挡板(64)、右固定挡板(65)、右活动挡板(66),所述左活动挡板(64)底部通过合页(9)铰接于床板(4)前端左侧上,所述右活动挡板(66)底部通过合页(9)铰接于床板(4)后端右侧上,所述床板(4)前后两端上设有滑轨(10),所述滑轨(10)内设有吊杆(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院儿科方便陪护的护理床,包括床腿(1)、辅助撑板(2)、座板(3)、床板(4)、床垫(5)、挡板(6)、吊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腿(1)有四根,分别置于四个顶角处,所述辅助撑板(2)设置于四个床腿(1)之间,所述座板(3)有两个,分别通过固定在辅助撑板(2)上的轨道(8)活动设置于辅助撑板(2)的前后两端之上,所述床腿(1)顶部设置有床板(4),床板(4)四周设有挡板(6),所述挡板(6)包括前挡板(61)、后挡板(62)、左固定挡板(63)、左活动挡板(64)、右固定挡板(65)、右活动挡板(66),所述左活动挡板(64)底部通过合页(9)铰接于床板(4)前端左侧上,所述右活动挡板(66)底部通过合页(9)铰接于床板(4)后端右侧上,所述床板(4)前后两端上设有滑轨(10),所述滑轨(10)内设有吊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儿科方便陪护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3)底部设置有“U”型支腿(11),所述辅助撑板(2)前侧的座板(3)底部的支腿(11)的自由端通过连接板及插销铰接在座板(3)底部右侧,所述辅助撑板(2)后侧的座板(3)底部的支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煜坤王兰刘帆倪梦梵裴媛媛张丽娟王年东
申请(专利权)人:郑煜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