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巾翻转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83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湿巾翻转盖,其包括上翻转盖和下抽盖,下抽盖上设有一抽拉口,上翻转盖包括固定盖、翻转盖及连接弹力筋,连接弹力筋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盖及翻转盖;固定盖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凸起的插条,固定盖通过插条连接于下抽盖上;翻转盖的前端设有向内凹陷的上卡条,通过上卡条与下抽盖弹性卡接闭合;连接弹力筋的上表面设有一凸出于连接弹力筋上表面的凸条,凸条在翻转盖翻转至一角度后抵接于固定盖的开槽的上边缘;当施加力于翻转盖上至一角度时,翻转盖在连接弹力筋的带动下沿着连接弹力筋与固定盖的连接边向上自动翻转;且在角度内解除施加力时,在连接弹力筋的带动下翻转盖自动向下翻转并与下抽盖闭合。

A wet towel turnover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巾翻转盖
本技术涉及湿巾盒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湿巾翻转盖。
技术介绍
湿巾盒的使用方便与否绝大部分取决于湿巾盒上的湿巾翻转盖。而现有的湿巾翻转盖一般都包括一个上翻转盖以及一个下抽盖。上翻转盖普遍是与下抽盖通过注塑或者一个连接杆直接连接在一起。在使用时,需要施力于上翻转盖上将其向上翻展开并施加向下的力按压以便使所述上翻转盖保持全部展开的状态;关闭时,也是需要施力于上翻转盖上将其完全翻转过来并施加压力于上翻转盖上确保其与下抽盖锁紧闭合。因而现有的湿巾翻转盖在使用起来很是不方便,一旦没有注意或者施力没有达到需求时,上翻转盖关闭不及时,湿巾会水分流失、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湿巾翻转盖,其目的在于,上翻转盖被打开而忘记关上时,上翻转盖向下翻动到一角度时会自动关闭,防止湿巾的水分流失和细菌的滋生。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湿巾翻转盖,其包括上翻转盖和与所述上翻转盖连接的下抽盖,所述下抽盖上设有一抽拉口,所述上翻转盖包括固定盖、翻转盖以及连接弹力筋,所述固定盖以及所述翻转盖分别沿对接的边缘向内设有一开槽;所述连接弹力筋设于所述开槽内且所述连接弹力筋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盖以及翻转盖;所述固定盖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凸起的插条,所述固定盖通过所述插条连接于所述下抽盖上;所述翻转盖的前端设有向内凹陷的上卡条,通过所述上卡条与所述下抽盖弹性卡接闭合;所述连接弹力筋的上表面设有一凸出于所述连接弹力筋上表面的凸条,所述凸条在所述翻转盖翻转至一角度后抵接于所述固定盖的开槽的上边缘;当施加力于所述翻转盖上至一角度时,所述翻转盖在所述连接弹力筋的带动下沿着所述连接弹力筋与所述固定盖的连接边向上自动翻转;且在所述角度内解除所述施加力时,在所述连接弹力筋的带动下所述翻转盖自动向下翻转并与所述下抽盖闭合。较佳的是,所述下抽盖上设有一穿透所述下抽盖的抽拉口,在所述抽拉口的外周且位于所述下抽盖的上表面向下形成具有两层台阶外沿的抽拉腔;在第一层所述台阶上设有供所述插条插入的插口,所述插口不贯穿所述下抽盖的下表面;在第二层所述台阶上且位于所述抽拉口处形成有一下卡条,所述下卡条与所述上卡条弹性卡接;沿着所述抽拉口的内壁向上一体注塑有一柔性隔绝体,所述隔绝体的高度超过所述第一层所述台阶的表面。较佳的是,抽拉腔的形状与所述上翻转盖的大小和外形轮廓匹配。较佳的是,所述翻转盖的周边设有向下的翻折边,且所述翻转盖与所述连接弹力筋相连的一边缘的内表面设有向下凸出的档条,当所述上翻转盖和下抽盖闭合时,所述翻折边抵接在所述第一层所述台阶上,所述档条位于所述隔绝体的外侧且所述档条推抵并支撑着所述隔绝体。较佳的是,所述角度为90°。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通过改进上翻转盖的结构,增加连接弹力筋,通过连接弹力筋实现自动闭合的功能,使用方便,可防止湿巾的水分流失和细菌的滋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上翻转盖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上翻转盖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上翻转盖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的湿巾翻转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下抽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参见图4所示,为本申请的湿巾翻转盖。如图4所示,本申请包括上翻转盖1和与所述上翻转盖1连接的下抽盖2,所述下抽盖2上设有一抽拉口21,湿巾纸由抽拉口21处拉出。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翻转盖1包括固定盖11、翻转盖12以及连接弹力筋13。所述固定盖11以及所述翻转盖12分别沿对接的边缘向内设有一开槽;所述连接弹力筋13的两端设于所述开槽内且所述连接弹力筋13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盖11以及翻转盖12。所述固定盖11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凸起的插条111,所述固定盖11通过所述插条111连接于所述下抽盖2上。所述翻转盖12的前端设有向内凹陷的上卡条121,通过所述上卡条121与所述下抽盖2弹性卡接闭合。参见图3所示,所述连接弹力筋13的上表面设有一凸出于所述连接弹力筋13上表面的凸条131,所述凸条131在所述翻转盖12翻转至一角度后抵接于所述固定盖11的开槽11的上边缘。连接弹力筋13,本身具备一定的弹性,当连接弹力筋13拉伸到一定角度后,所示连接弹力筋13会向上沿着翻转的角度自动翻转,直至凸条131卡到开槽11的上边缘;而当连接弹力筋13在未翻转到一定角度时,撤除施加力,连接弹力筋13的快速复位会带动翻转盖12向下用力翻转直至闭合。因而,当施加力于所述翻转盖12上至一角度时,所述翻转盖12在所述连接弹力筋13的带动下沿着所述连接弹力筋13与所述固定盖11的连接边向上自动翻转;且在所述角度内解除所述施加力时,在所述连接弹力筋13的带动下所述翻转盖12自动向下翻转并与所述下抽盖2闭合。所述角度从使用的便利性和连接弹力筋的拉伸强度上来选择最佳的为90°。参见图5所示,所述下抽盖2上设有一穿透所述下抽盖2的抽拉口21,在所述抽拉口21的外周且位于所述下抽盖2的上表面向下形成具有两层台阶外沿的抽拉腔。抽拉腔的形状与所述上翻转盖的大小和外形轮廓匹配。在第一层所述台阶22上设有供所述插条111插入的插口221,所述插口221不贯穿所述下抽盖2的下表面。在第二层所述台阶23上且位于所述抽拉口21处形成有一下卡条231,所述下卡条231与所述上卡条121弹性卡接,可以闭合整个抽拉口。沿着所述抽拉口21的内壁向上一体注塑有一柔性隔绝体3,所述隔绝体3的高度超过所述第一层所述台阶22的表面。当上翻转盖1和下抽盖2闭合时,柔性隔绝体的上端抵接上翻转盖1的下表面,隔绝空气和细菌的进入,防止水分流失。参见图1和图2所示,所述翻转盖12的周边设有向下的翻折边122,且所述翻转盖12与所述连接弹力筋13相连的一边缘的内表面设有向下凸出的档条123,当所述上翻转盖1和下抽盖2闭合时,所述翻折边122抵接在所述第一层所述台阶22上,所述档条123位于所述隔绝体3的外侧且所述档条123推抵并支撑着所述隔绝体3。本技术通过改进上翻转盖的结构,增加连接弹力筋,通过连接弹力筋实现自动闭合的功能,使用方便,可防止湿巾的水分流失和细菌的滋生。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技术所附上的权利要求书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巾翻转盖,其包括上翻转盖和与所述上翻转盖连接的下抽盖,所述下抽盖上设有一抽拉口,其特征在于:/n所述上翻转盖包括固定盖、翻转盖以及连接弹力筋,所述固定盖以及所述翻转盖分别沿对接的边缘向内设有一开槽;所述连接弹力筋设于所述开槽内且所述连接弹力筋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盖以及翻转盖;/n所述固定盖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凸起的插条,所述固定盖通过所述插条连接于所述下抽盖上;/n所述翻转盖的前端设有向内凹陷的上卡条,通过所述上卡条与所述下抽盖弹性卡接闭合;/n所述连接弹力筋的上表面设有一凸出于所述连接弹力筋上表面的凸条,所述凸条在所述翻转盖翻转至一角度后抵接于所述固定盖的开槽的上边缘;当施加力于所述翻转盖上至一角度时,所述翻转盖在所述连接弹力筋的带动下沿着所述连接弹力筋与所述固定盖的连接边向上自动翻转;且在所述角度内解除所述施加力时,在所述连接弹力筋的带动下所述翻转盖自动向下翻转并与所述下抽盖闭合。/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08 CN 20192029598491.一种湿巾翻转盖,其包括上翻转盖和与所述上翻转盖连接的下抽盖,所述下抽盖上设有一抽拉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翻转盖包括固定盖、翻转盖以及连接弹力筋,所述固定盖以及所述翻转盖分别沿对接的边缘向内设有一开槽;所述连接弹力筋设于所述开槽内且所述连接弹力筋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盖以及翻转盖;
所述固定盖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凸起的插条,所述固定盖通过所述插条连接于所述下抽盖上;
所述翻转盖的前端设有向内凹陷的上卡条,通过所述上卡条与所述下抽盖弹性卡接闭合;
所述连接弹力筋的上表面设有一凸出于所述连接弹力筋上表面的凸条,所述凸条在所述翻转盖翻转至一角度后抵接于所述固定盖的开槽的上边缘;当施加力于所述翻转盖上至一角度时,所述翻转盖在所述连接弹力筋的带动下沿着所述连接弹力筋与所述固定盖的连接边向上自动翻转;且在所述角度内解除所述施加力时,在所述连接弹力筋的带动下所述翻转盖自动向下翻转并与所述下抽盖闭合。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久连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