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264的画面分割器远程控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693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远程图像传输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H.264的画面分割器远程控制设备,包括放置袋,所述放置袋内设置有图像转发设备,所述放置袋上设置有背带,所述放置袋内设置有若干个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安装在放置袋上的稳定带、设置在稳定带上的挂钩,所述图像转发设备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挂钩穿设在限位环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对图像转发设备进行布置的优点。

Remote control equipment of picture divider based on H.26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H.264的画面分割器远程控制设备
本技术涉及远程图像传输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H.264的画面分割器远程控制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远程的图像传输中,一般会使用到COFDM技术,即编码正交频分复用的简称,是目前世界最先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调制技术,其基本原理就是将高速数据流通过串并转换,分配到传输速率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进行传输。现有的,在远程监控设备的图像传输过程中,一般使用图像转发设备对图像进行传输,从而将监控设备获取到的图像传输至画面分割器处,现有的图像转发设备一般都配有三脚架,在使用时将图像转发设备安装在三脚架上,从而实现较为清晰的图像传输。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工作人员在进行图像转发设备的布置时,需要一只手携带三脚架,另一只手携带图像转发设备,然后移动至布置处进行图像转发设备的布置,在交通不便的地方,需要徒步行走较长距离才能够到达布置处,从而导致整个图像转发设备的布置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基于H.264的画面分割器远程控制设备,具有方便对图像转发设备进行布置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H.264的画面分割器远程控制设备,包括放置袋,所述放置袋内设置有图像转发设备,所述放置袋上设置有背带,所述放置袋内设置有若干个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安装在放置袋上的稳定带、设置在稳定带上的挂钩,所述图像转发设备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挂钩穿设在限位环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图像转发设备的布置时,工作人员通过背带和放置袋背负图像转发设备至布置处,从而解放双手,通过背的方式也使得工作人员较为轻松,同时在稳定带、挂钩和限位环的限制下,图像转发设备也不易在工作人员移动中从放置袋内掉落,从而较为方便的对图像转发设备进行布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图像转发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COFDM通信发射单元、设置在壳体上的COFDM通信接收单元和设置在壳体上的供电电源,所述COFDM通信发射单元和COFDM通信接收单元均与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限位环位于壳体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电电源为COFDM通信发射单元和COFDM通信接收单元进行供电,COFDM通信接收单元接收传输过来的图像信号,然后再通过COFDM通信发射单元进行图像的传输,限位环位于壳体上,从而将整个图像转发设备的位置进行较好的限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限位带,所述限位带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壳体上,所述限位带与壳体之间形成定位空间,所述放置袋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穿设有三脚架支脚,所述三脚架支脚穿设在定位空间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壳体发生移动时,限位带随之发生移动,此时由于三脚架支脚的限制,限位带的移动被阻挡,从而使得壳体也难以发生移动,壳体不易在工作人员移动时发生较大幅度的移动,方便工作人员移动至布置处对图像转发设备进行布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贯穿孔内固定连接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的表面光滑设置,所述三脚架支脚的侧壁与所述滑动环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环的设置减小了三脚架支脚与贯穿孔之间的摩擦力,工作人员能够较为方便的将三脚架支脚穿设至贯穿孔内,方便工作人员对图像转发设备进行布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袋上固定连接有遮盖片,所述遮盖片覆盖放置袋的开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盖片覆盖放置袋的开口,从而对放置袋内的图像转发设备进行遮挡,使得图像转发设备不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盖片与放置袋之间设置有吸合件,所述吸合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遮盖片上的吸附块、固定连接在放置袋上的吸附片,所述吸附块和吸附片互相吸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附块和吸附片互相吸合,从而使得遮盖片的位置不易发生移动,工作人员在移动时遮盖片不易离开放置袋的袋口,从而使图像转发设备持续受到保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盖片上固定连接有承接片,所述承接片与遮盖片之间形成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内放置有三脚架承接盘,所述三脚架承接盘上开设有用于与三脚架支脚螺纹连接的固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片与遮盖片之间形成放置三脚架承接盘的放置空间,三脚架承载盘能够较为稳定的位于遮盖片上,同时三脚架承载盘自身的重量又能够对遮盖片的位置进行较好的限定,使遮盖片不易离开放置袋的开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盖片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覆盖承接片,所述定位片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远离定位片的一端绑定在三脚架支脚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片覆盖承接片,固定带将定位片固定在三脚架支脚上,从而实现对三脚架承接盘和三脚架支脚的位置固定,使两者不易移动,使工作人员较为方便的移动至布置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三脚架承接盘上开设有供图像转发设备放置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凸起,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图像转发设备的安装时,图像转发设备位于容纳槽内,定位凸起嵌合在定位凹槽内,从而对图像转发设备完成位置的限定,整个安装较为方便快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上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与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放置袋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散热口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风扇将壳体内的热量通过散热口排出,排出的热量通过通风口离开放置袋,从而实现较好的散热。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放置袋对图像转发设备进行承接,通过稳定带、挂钩和限位环对图像转发设备的位置进行限定,工作人员在进行图像转发设备的布置时,可以空出双手进行移动且通过背负的方法使得工作人员较为省力,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图像转发设备进行布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体现图像转发设备与放置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体现壳体与供电电源的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图4为体现COFDM通信发射单元与COFDM通信接收单元的系统框图;图5为体现遮盖片与承接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的A处放大图,体现稳定带与挂钩的连接结构;图7为体现限位带与三脚架支脚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为体现放置空间与三脚架承接盘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体现吸附块与吸附片的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图10为体现容纳槽与定位凸起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1为体现三脚架承接盘与固定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2为体现壳体与定位凹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放置袋;11、背带;12、通风口;13、定位件;131、稳定带;132、挂钩;14、贯穿孔;15、滑动环;2、图像转发设备;21、壳体;211、散热口;212、定位凹槽;22、COFDM通信发射单元;221、MPE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H.264的画面分割器远程控制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放置袋(1),所述放置袋(1)内设置有图像转发设备(2),所述放置袋(1)上设置有背带(11),所述放置袋(1)内设置有若干个定位件(13),所述定位件(13)包括安装在放置袋(1)上的稳定带(131)、设置在稳定带(131)上的挂钩(132),所述图像转发设备(2)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6),所述挂钩(132)穿设在限位环(26)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H.264的画面分割器远程控制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放置袋(1),所述放置袋(1)内设置有图像转发设备(2),所述放置袋(1)上设置有背带(11),所述放置袋(1)内设置有若干个定位件(13),所述定位件(13)包括安装在放置袋(1)上的稳定带(131)、设置在稳定带(131)上的挂钩(132),所述图像转发设备(2)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6),所述挂钩(132)穿设在限位环(2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H.264的画面分割器远程控制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图像转发设备(2)包括壳体(21)、设置在壳体(21)上的COFDM通信发射单元(22)、设置在壳体(21)上的COFDM通信接收单元(23)和设置在壳体(21)上的供电电源(24),所述COFDM通信发射单元(22)和COFDM通信接收单元(23)均与供电电源(24)电连接,所述限位环(26)位于壳体(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H.264的画面分割器远程控制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壳体(21)上设置有限位带(27),所述限位带(27)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壳体(21)上,所述限位带(27)与壳体(21)之间形成定位空间(28),所述放置袋(1)上开设有贯穿孔(14),所述贯穿孔(14)内穿设有三脚架支脚(3),所述三脚架支脚(3)穿设在定位空间(28)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H.264的画面分割器远程控制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贯穿孔(14)内固定连接有滑动环(15),所述滑动环(15)的表面光滑设置,所述三脚架支脚(3)的侧壁与所述滑动环(15)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H.264的画面分割器远程控制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放置袋(1)上固定连接有遮盖片(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芳刘道选周琪吴慧郭海清林滔滔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腾远智拓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