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连续腐食性昆虫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762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连续腐食性昆虫养殖装置,包括一个两端无底的立体养殖容器和设置在所述的立体养殖容器的顶部的容器盖,所述的立体养殖容器的内壁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出虫板和出虫口,所述的出虫板上设置有比成熟腐食性昆虫幼虫略小的通孔,所述的出虫板的一端设置在立体养殖容器的下部,另一端设置在立体养殖容器的顶部的出虫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一边投料,一边出虫粪,自动出虫,实现了腐食性昆虫连续化养殖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养殖效率。

Three dimensional continuous rotten insect br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连续腐食性昆虫养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腐食性昆虫养殖出粪装置,属于昆虫养殖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腐食性昆虫是一种全世界广泛分布的资源昆虫,幼虫在自然界以动物粪便、腐烂的有机物,如腐肉、腐烂的水果、蔬菜和植物性垃圾为食,能够被用于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原产于美洲,目前为全世界广泛分布(南北纬40度之间)。近些年传入我国,目前已广布之贵州,广西,广东,上海,云南,台湾,湖南、湖北等地。在腐食性昆虫养殖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1)养殖结束,需要将剩余的粪便清理出养殖盒,现有生产中一般采用的是停止养殖,将粪便通过挖掘机或人工清理出养殖盒;或者通过筛分腐食性昆虫幼虫的同时将粪便分离出来,操作复杂,人工成本高,不能实现自动化生产;(2)腐食性昆虫幼虫投虫时虫体小,生长过程需要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大,导致不同在同一个容器内连续养殖,需要频繁的更换养殖容器,设备投资大,且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腐食性昆虫养殖出粪装置,解决了现有黑水虻养殖装置出粪不方便,不能实现连续养殖以及结构复杂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体连续腐食性昆虫养殖装置,包括一个两端无底的立体养殖容器和设置在所述的立体养殖容器的顶部的容器盖,所述的立体养殖容器的内壁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出虫板和出虫口,所述的出虫板上设置有比成熟腐食性昆虫幼虫略小的通孔,所述的出虫板的一端设置在立体养殖容器的下部,另一端设置在立体养殖容器的顶部的出虫口连通。优选地:所述的出虫板沿立体养殖容器的内壁螺旋上升。优选地:所述的立体养殖容器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收集槽,所述的立体养殖容器的顶部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跌落板,所述的跌落板与出虫口对应设置。优选地:所述的立体养殖容器的上部外壁设置有收集槽。优选地:所述的出虫板靠外的一侧设置有挡板。优选地:所述的立体连续腐食性昆虫养殖装置还包括内盖,所述的内盖上面设置有与出虫板对应的开孔,所述的内盖的下面设置有收集槽,所述的收集槽通过连接板与出虫板连接,所述的内盖通过连接装置与容器盖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内盖可以随出虫板转动,且可以上下移动。优选地: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圆板、连接柱、拉绳和线轮,所述的圆板与连接柱安装在一起,所述的连接柱穿过内盖,所述的拉绳一端与连接柱固定在一起,另一端穿过容器盖与线轮固定在一起,所述的线轮通过线轮架安装在容器盖上。优选地:所述的立体养殖容器和容器盖上设置有保温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立体养殖容器,从立体养殖容器的顶部投入饲料,从立体养殖容器的底部出虫粪,连续投饲料,连续出虫粪,腐食性昆虫幼虫从顶部投入,长大的腐食性昆虫幼虫沿出虫板向上爬,当符合出虫大小的腐食性昆虫幼虫从出虫口爬出,不符合出虫大小的腐食性昆虫幼虫从通孔掉落到容器内,继续养殖,达到自动出虫的目的。本技术可以一边投料,一边出虫粪,自动出虫,实现了腐食性昆虫连续化养殖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养殖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养殖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内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立体养殖容器,2为出虫板,3为收集槽,4为容器盖,5为出虫口,6为通孔,7为挡板,8为跌落板,9为线轮架,10为线轮,11为拉绳,12为开孔,13为内盖,14为圆板,15为连接柱,16为连接板,17为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一种立体连续腐食性昆虫养殖装置,包括一个两端无底的立体养殖容器1和设置在所述的立体养殖容器1的顶部的容器盖4,所述的立体养殖容器1的内壁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出虫板2和出虫口5,所述的出虫板2上设置有比成熟腐食性昆虫幼虫略小的通孔6,所述的出虫板2的一端设置在立体养殖容器1的下部,另一端设置在立体养殖容器1的顶部的出虫口5连通。出虫板2沿立体养殖容器1的内壁螺旋上升,立体养殖容器1的上部外壁设置有收集槽3,出虫板2靠外的一侧设置有挡板7。本技术的运行过程:立体养殖容器1放置在地面上或底板上,然后往容器内装入以动物粪便、腐烂的有机物等饲料,然后投入黑水虻幼虫,盖上容器盖4,养殖黑水虻幼虫。黑水虻幼虫随着养殖时间增长,黑水虻幼虫长大,而且养殖过程中,容器内温度升高,黑水虻幼虫沿出虫板2往上爬,没有成熟的黑水虻幼虫体积小,从通孔6掉入容器内继续生长,成熟的黑水虻幼虫沿出虫板2爬到出虫口5,进入收集槽3,完成养殖。在养殖过程中一边投入新的饲料和黑水虻幼虫进行持续养殖,另一方面当容器底部的虫粪增加到一定厚度,将养殖容器提高,使虫粪从容器底部排出,达到持续出粪,连续养殖的目的。实施例2如图2和3所示,一种立体连续腐食性昆虫养殖装置,包括一个两端无底的立体养殖容器1和设置在所述的立体养殖容器1的顶部的容器盖4,所述的立体养殖容器1的内壁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出虫板2和出虫口5,所述的出虫板2上设置有比成熟腐食性昆虫幼虫略小的通孔6,所述的出虫板2的一端设置在立体养殖容器1的下部,另一端设置在立体养殖容器1的顶部的出虫口5连通。出虫板2沿立体养殖容器1的内壁螺旋上升。所述的立体养殖容器1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收集槽3,所述的立体养殖容器1的顶部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跌落板8,所述的跌落板8与出虫口5对应设置。出虫板2靠外的一侧设置有挡板7。本实施例的养殖过程与实施例1一样,只是出虫方式不同,成熟黑水虻幼虫爬到出虫口5,沿跌落板8掉到设置在容器底部的收集槽3内。采用收集槽3放置在底部,更有利于成熟黑水虻幼虫的收集搬运。实施例3如图4和5所示,一种立体连续腐食性昆虫养殖装置,包括一个两端无底的立体养殖容器1和设置在所述的立体养殖容器1的顶部的容器盖4,所述的立体养殖容器1的内壁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出虫板2,所述的出虫板2上设置有比成熟腐食性昆虫幼虫略小的通孔,所述的出虫板2的一端设置在立体养殖容器1的下部,另一端设置在立体养殖容器1的顶部。出虫板2沿立体养殖容器1的内壁螺旋上升。针对一些立体养殖容器比较高的立体连续腐食性昆虫养殖装置,采用连续投料,连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连续腐食性昆虫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两端无底的立体养殖容器和设置在所述的立体养殖容器的顶部的容器盖,所述的立体养殖容器的内壁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出虫板和出虫口,所述的出虫板上设置有比成熟腐食性昆虫幼虫略小的通孔,所述的出虫板的一端设置在立体养殖容器的下部,另一端设置在立体养殖容器的顶部的出虫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连续腐食性昆虫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两端无底的立体养殖容器和设置在所述的立体养殖容器的顶部的容器盖,所述的立体养殖容器的内壁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出虫板和出虫口,所述的出虫板上设置有比成熟腐食性昆虫幼虫略小的通孔,所述的出虫板的一端设置在立体养殖容器的下部,另一端设置在立体养殖容器的顶部的出虫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立体连续腐食性昆虫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虫板沿立体养殖容器内壁螺旋上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立体连续腐食性昆虫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养殖容器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收集槽,所述的立体养殖容器的顶部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跌落板,所述的跌落板与出虫口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立体连续腐食性昆虫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养殖容器的上部外壁设置有收集槽。


5.根据权利要求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笨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