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对象数据交换协议DLT698.45实现图像实时传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74903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向对象数据交换协议DLT698.45实现图像实时传输的方法,先将触发性事件上报主站,触发性事件发生位置实时抓拍图像数据并存储,然后,图像数据按照时间序列进行命名,然后,封装图像数据包并将封装后的图像数据包传送至集中器,最后,集中器依据DLT698.45协议格式读取图像数据包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时、清晰、完整地实现监控网点的图像数据传输,且降低了传输数据量,保证了整个数据传输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A real-time image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d on object-oriented data exchange protocol dlt698.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对象数据交换协议DLT698.45实现图像实时传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监测数据的传输
,尤其涉及一种面向对象数据交换协议DLT698.45实现图像实时传输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中对于异常事件的监控涉及方方面面,现在多采用实时监控或触发式监控方式。其中,触发式监控即设置触发时间门槛,一旦发生触发事件,网点监控设备进行数据抓取和传输。由于我国配电网络具有节点多、分支线多、元件多的特点,因此,想要精确及时并完成地实现对每个台区内各个设备网点的监控,存在极大难度,而其中,对于抓拍图像数据的现有传输方式更是由于网点信息不清晰、数据传输量大,而存在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向对象数据交换协议DLT698.45实现图像实时传输的方法,能够实时、清晰、完整地实现监控网点的图像数据传输,且降低了传输数据量,保证了整个数据传输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面向对象数据交换协议DLT698.45实现图像实时传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触发性事件上报主站,触发性事件发生位置实时抓拍图像数据并存储;B、图像数据按照时间序列进行命名;C、封装图像数据包并将封装后的图像数据包传送至集中器;封装的图像数据包中包括图像数据对应抓拍设备的位置、图像数据大小、抓拍时间序列信息,图像数据对应抓拍设备的位置和抓拍时间序列信息一一对应关联;D、集中器依据DLT698.45协议格式读取图像数据包信息;具体为:集中器按照图像数据大小,并依据DLT698.45协议格式定义每次文件偏移位置以及读取文件长度信息,文件长度信息即图像数据大小。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抓拍的图像数据大小为40k。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传输数据的报文格式分别为:帧起始符代码为68H,长度域代码为L,控制域代码为C,地址域代码为A,帧头校验代码为HCS,应用层数据域代码为DATA,帧校验代码为FCS,结束字符代码为16H。进一步地,当触发性时间上报时,数据域前六个字节为时间;进一步地,传输数据过程中,应答类报文和主站下发类报文数据域不带时间标签所述应用层数据域。进一步地,所述触发性事件包括开关门锁、录制视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图像数据按照时间序列进行命名,在传输的图像数据包中携带图像数据大小、时间序列和位置信息,并将图像数据对应抓拍设备的位置和抓拍时间序列信息一一对应关联,实现了抓拍数据与具体信息的打包关联,保证了传输数据的完整性,便于主站工作人员迅速确定事件发生位置及发生时间,进而提高对电网异常时间的处理时效性;同时,通过将抓拍的图像数据大小控制为40k,在保证图像清晰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传输数据大小,降低与信道的占用率,进而提高数据传输量和保障数据传输过程的稳定性、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向对象数据交换协议DLT698.45实现图像实时传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触发性事件上报主站,触发性事件发生位置实时抓拍图像数据并存储;B、图像数据按照时间序列进行命名;C、封装图像数据包并将封装后的图像数据包传送至集中器;封装的图像数据包中包括图像数据对应抓拍设备的位置、图像数据大小、抓拍时间序列信息,图像数据对应抓拍设备的位置和抓拍时间序列信息一一对应关联;D、集中器依据DLT698.45协议格式读取图像数据包信息;具体为:集中器按照图像数据大小,并依据DLT698.45协议格式定义每次文件偏移位置以及读取文件长度信息,文件长度信息即图像数据大小。依据DLT698.45协议格式读取图像数据包信息,由于DLT698.45协议格式遵循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A、触发性事件上报主站,触发性事件发生位置实时抓拍图像数据并存储。当没有触发事件发生时,设备处于休眠状态,保障了设备的低功耗运行,当开关门锁、录制视频等触发性时间发生时,事件所在位置的设备实时进行图像数据抓取,时效性强。同时,将抓拍的图像数据大小控制为40k,在保证图像传输清晰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信道压力,进而提高传输数据量。B、图像数据按照时间序列进行命名。C、封装图像数据包并将封装后的图像数据包传送至集中器。封装的图像数据包中包括图像数据对应抓拍设备的位置、图像数据大小、抓拍时间序列信息,图像数据对应抓拍设备的位置和抓拍时间序列信息一一对应关联,保证了传输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便于及时找到异常事故点和进行后续处理事项。传输数据的报文格式包括:帧起始符;代码:68H;长度域;代码:L;控制域;代码:C;地址域;代码:A;帧头校验;代码:HCS;应用层数据域;代码:DATA;帧校验;代码:FCS;结束字符;代码:16H。D、集中器依据DLT698.45协议格式读取图像数据包信息;具体为:集中器依据DLT698.45协议格式定义每次文件偏移位置以及读取文件长度信息,文件长度信息即图像数据大小。当开关门锁、录制视频等触发性时间上报时,数据域前六个字节为时间;传输数据过程中,应答类报文和主站下发类报文数据域不带时间标签所述应用层数据域。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图像数据按照时间序列进行命名,在传输的图像数据包中携带图像数据大小、时间序列和位置信息,并将图像数据对应抓拍设备的位置和抓拍时间序列信息一一对应关联,实现了抓拍数据与具体信息的打包关联,保证了传输数据的完整性,便于主站工作人员迅速确定事件发生位置及发生时间,进而提高对电网异常时间的处理时效性。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抓拍的图像数据大小控制为40k,在保证图像清晰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传输数据大小,降低与信道的占用率,进而提高数据传输量和保障数据传输过程的稳定性、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面向对象数据交换协议DLT698.45实现图像实时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触发性事件上报主站,触发性事件发生位置实时抓拍图像数据并存储;/nB、图像数据按照时间序列进行命名;/nC、封装图像数据包并将封装后的图像数据包传送至集中器;/n封装的图像数据包中包括图像数据对应抓拍设备的位置、图像数据大小、抓拍时间序列信息,图像数据对应抓拍设备的位置和抓拍时间序列信息一一对应关联;/nD、集中器依据DLT698.45协议格式读取图像数据包信息;具体为:集中器按照图像数据大小,并依据DLT698.45协议格式定义每次文件偏移位置以及读取文件长度信息,文件长度信息即图像数据大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对象数据交换协议DLT698.45实现图像实时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触发性事件上报主站,触发性事件发生位置实时抓拍图像数据并存储;
B、图像数据按照时间序列进行命名;
C、封装图像数据包并将封装后的图像数据包传送至集中器;
封装的图像数据包中包括图像数据对应抓拍设备的位置、图像数据大小、抓拍时间序列信息,图像数据对应抓拍设备的位置和抓拍时间序列信息一一对应关联;
D、集中器依据DLT698.45协议格式读取图像数据包信息;具体为:集中器按照图像数据大小,并依据DLT698.45协议格式定义每次文件偏移位置以及读取文件长度信息,文件长度信息即图像数据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对象数据交换协议DLT698.45实现图像实时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抓拍的图像数据大小为40k。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书耕林晓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智电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