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及石墨接地带连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7405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及石墨接地带连接方法。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片以及接线夹。其中,接线夹与连接片连接。接线夹又包括依次间隔层叠设置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用于容纳石墨接地带的石墨线。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第二间隙用于容纳石墨接地带的金属线。上述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使得两个石墨接地带的石墨线与石墨线直接连接,金属线与金属线直接连接,保证了两个石墨接地带中间连接部分导电性能不低于石墨接地带本体的导电性能,提高了石墨接地带连接而成的屏蔽墙的电磁屏蔽性能。

The connection device of graphite grounding strip and the connection method of graphite grounding str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及石墨接地带连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及石墨接地带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在输电线路塔的接地网与高压燃气管道相互接近的地区,为了保障高压燃气管道的安全,需要在输电线路塔的接地网中构造电磁隧道以及电磁屏蔽墙,以将接地网与高压燃气管道相隔离。针对电磁屏蔽墙所应用的柔性石墨复合接地带,须在其中掺入一定量高导电或高导磁的金属丝,以实现在接地网中将电磁能量束缚在限定的区域内。然而目前这样的复合接地带在中间或终端连接时仍采用传统的线槽搭连压紧的方式连接。对于掺有金属丝的石墨接地带采用此传统方式连接,会使得连接部分的金属丝之间夹有石墨材料,容易导致石墨接地带构成的电磁屏蔽墙部分甚至是大部分电磁屏蔽的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避免复合石墨接地带构成的电磁屏蔽墙的电磁屏蔽功能失效问题,提供一种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及石墨接地带连接方法。一种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片;以及,接线夹,与所述连接片连接,所述接线夹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用于容纳石墨接地带的石墨线,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用于容纳所述石墨接地带的金属线。上述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通过在接线夹上开设相分隔的第一间隙以及第二间隙,从而能通过将石墨接地带的石墨线设置于第一间隙内,并将石墨接地带的金属线设置于第二间隙内,使得两个石墨接地带的石墨线与石墨线直接连接,金属线与金属线直接连接,进而避免传统压接方式中,将导电性能不同的石墨线与金属线混合连接而导致的屏蔽墙失效问题,保证了两个石墨接地带中间连接部分导电性能不低于石墨接地带本体的导电性能,提高了石墨接地带连接而成的屏蔽墙的电磁屏蔽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还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套设在所述接线夹外,并且所述连接套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形成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用于容纳所述石墨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夹为至少两个,每个所述接线夹均与所述连接片连接,每个所述接线夹外均套设有所述连接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接线夹的接线方向相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夹的接线方向与所述连接片平行或近似平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三连接部均设有防滑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夹为一体弯折成型的金属件。一种石墨接地带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上所述的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将待连接的两个石墨接地带的端部分别剥开,并使所述石墨接地带的石墨线与所述金属线相分离;将所述两个石墨接地带的所述石墨线均插入所述接线夹的第一间隙内,挤压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夹紧所述石墨线;将所述两个石墨接地带的所述金属线均插入所述接线夹的第二间隙内,挤压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使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夹紧所述金属线。上述石墨接地带连接方法通过将石墨接地带的石墨线设置于第一间隙内,并将石墨接地带的金属线设置于第二间隙内,使得两个石墨接地带的石墨线与石墨线直接连接,金属线与金属线直接连接,进而避免传统压接方式中,将导电性能不同的石墨线与金属线混合连接而导致的屏蔽墙失效问题,保证了两个石墨接地带中间连接部分导电性能不低于石墨接地带本体的导电性能,提高了石墨接地带连接而成的屏蔽墙的电磁屏蔽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石墨接地带连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接线夹外套设连接套,使所述连接套与所述接线夹的第三连接部之间形成第三间隙;将所述第一间隙内的石墨线伸出并反向弯折后插入所述第三间隙内,挤压所述连接套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使所述连接套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夹紧所述石墨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石墨接地带连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两个石墨接地带的所述石墨线均插入所述接线夹的第一间隙内时,使所述两个石墨接地带的所述石墨线相互交替搭接。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的接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石墨接地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所示的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的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所示的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的俯视图;图6为图1中所示的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的左视图;图7为一实施例的用于制作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的金属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另实施例的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第一接线夹;111、第一连接部;112、第二连接部;113、第三连接部;114、第一间隙;115、第二间隙;116、第三间隙;12、第二接线夹;13、第三接线夹;20、连接片;21、金属片;22、防护膜;23、刻纹;30、连接套;40、石墨接地带;41、石墨线;42、金属线;50、扩展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参见图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用于连接两个石墨接地带40,以使俩个石墨接地带40形成屏蔽墙。具体地,一实施例的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片20以及接线夹。其中,接线夹与连接片20连接。接线夹又包括依次间隔层叠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11、第二连接部112以及第三连接部113。第一连接部111与第二连接部112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114,第一间隙114用于容纳石墨接地带40的石墨线41。第二连接部112以及第三连接部113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115,第二间隙115用于容纳石墨接地带40的金属线42。具体地,如图3所示,石墨接地带40包括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片;以及,/n接线夹,与所述连接片连接,所述接线夹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用于容纳石墨接地带的石墨线,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用于容纳所述石墨接地带的金属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片;以及,
接线夹,与所述连接片连接,所述接线夹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用于容纳石墨接地带的石墨线,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用于容纳所述石墨接地带的金属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还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套设在所述接线夹外,并且所述连接套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形成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用于容纳所述石墨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夹为至少两个,每个所述接线夹均与所述连接片连接,每个所述接线夹外均套设有所述连接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接线夹的接线方向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夹的接线方向与所述连接片平行或近似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接地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三连接部均设有防滑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