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网组合式万能操作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362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网组合式万能操作棒,包括二分之一接杆和若干个操作孔部件,操作孔部件的一端定义为接杆端,操作孔部件通过接杆端与二分之一接杆连接;操作孔部件的另一端定义为操作孔端,操作孔端与开关柜的操作孔对应,操作孔部件通过操作孔端与开关柜的操作孔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当需要停电检修或者抢修复电的时候,工作人员寻找电力设备对应的操作孔部件,将上述的操作孔部件卡接在二分之一接杆上,进行操作。若需要对多个电力设备进行操作,只需要直接更换不同的操作孔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更换不同的操作孔部件,实现对所有分接箱、开关柜等电力设备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抢修复电时间,也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A combined universal operating rod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网组合式万能操作棒
本专利技术涉及操作棒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配网组合式万能操作棒。
技术介绍
操作棒是一种用于各种电缆分接箱、户外开关箱以及开关柜,进行分断/合闭开关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一方面,由于电缆分接箱、户外开关箱以及开关柜的型号、厂家各不相同,操作棒的种类繁多。另一方面,由于维护不到位或者历史遗留问题,部分设备缺失操作棒。导致了停电检修或者抢修复电的时候,工作人员找不到操作棒进行分断/合闭开关。工作人员因此不得不在附近寻找相同型号的设备的操作棒,再返回目标地点进行操作。上述现象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延长了抢修复电时间,影响了供电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配网组合式万能操作棒。本专利技术通过更换不同的操作孔部件,实现对所有分接箱、开关柜等电力设备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抢修复电时间,也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配网组合式万能操作棒,包括二分之一接杆和若干个操作孔部件,其中,所述的操作孔部件的一端定义为接杆端,操作孔部件通过接杆端与二分之一接杆连接;所述的操作孔部件的另一端定义为操作孔端,所述的操作孔端与开关柜的操作孔对应,操作孔部件通过操作孔端与开关柜的操作孔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当需要停电检修或者抢修复电的时候,工作人员寻找电力设备对应的操作孔部件,将上述的操作孔部件卡接在二分之一接杆上,进行操作。若需要对多个电力设备进行操作,只需要直接更换不同的操作孔部件。本专利技术通过更换不同的操作孔部件,实现对所有分接箱、开关柜等电力设备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抢修复电时间,也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二分之一接杆包括滑杆和手持棒,所述的手持棒开设有通孔,所述的滑杆穿过手持棒的通孔,滑杆与手持棒组成十字结构。本优选方案中,十字结构的好处是工作人员可以选择通过手持棒或者滑杆将操作孔部件旋转,完成操作。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滑杆的径向横截面是圆形。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滑杆的两端进行倒角处理。本优选方案中,倒角是为了去除滑杆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毛刺,同时也更便于滑杆穿过手持棒的通孔。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滑杆开设有若干条第一卡槽,依次沿滑杆的轴向分布;所述的手持棒设置有第一锁销,所述的第一锁销和第一卡槽通过卡扣连接限定滑杆在手持棒中的位置。本优选方案中,第一锁销和第一卡槽使得整个十字结构更加牢固,滑杆在手持棒的通孔中不会随意滑动。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手持棒包括手持部和金属棒,所述的金属棒和手持部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的通孔开设在靠近手持部的金属棒的一端上,所述的金属棒上设置有第一锁销。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手持棒还包括螺纹圈,所述的螺纹圈设置在金属棒与手持部之间。本优选方案中,螺纹圈的作用在于防止手持部和金属棒在旋转连接过程中,由于旋转过度,,导致双方可能发生形变。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手持部和/或滑杆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条防滑条和/或防滑槽。本优选方案中,防滑条/防滑槽用于提高摩擦力,防止脱手的情况发生。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金属棒在远离手持部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二锁销,所述的接杆端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的第二锁销与第二卡槽配合固定操作孔部件与二分之一接杆之间的连接关系。本优选方案中,第二锁销与第二卡槽使得操作孔部件与二分之一接杆组合的结构更加牢固,不容易脱落。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金属棒在远离手持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与金属棒固定连接,且连接块的径向截面图是长方形,操作孔部件的接杆端开设有内部腔体,所述的内部腔体与连接块对应;所述的第二锁销设置在连接块上。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二分之一接杆和操作孔部件都是不锈钢材质。本优选方案中,采用不锈钢材质,硬度高,防腐性强,寿命长,能满足操作棒所需的机械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更换不同的操作孔部件,实现对所有分接箱、开关柜等电力设备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抢修复电时间,也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实施例的滑杆的结构图。图3为实施例的手持棒的结构图。图4为实施例的二分之一接杆的结构图。图5为实施例的操作孔部件的结构图。图6为实施例的滑杆和第一锁销的连接图。图7为实施例的滑杆和第一锁销的连接图。标号说明:1、第一卡槽;2、倒角;3、第一锁销;4、第二锁销;5、通孔;6、连接块;7、防滑槽;8、手持部;9、螺纹圈;10、金属棒;11、操作孔端;12;、接杆端。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一种配网组合式万能操作棒,包括二分之一接杆和若干个操作孔部件,其中,操作孔部件的一端定义为接杆端12,操作孔部件通过接杆端12与二分之一接杆连接;操作孔部件的另一端定义为操作孔端11,操作孔端11与开关柜的操作孔对应,操作孔部件通过操作孔端11与开关柜的操作孔连接。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当需要停电检修或者抢修复电的时候,工作人员寻找电力设备对应的操作孔部件,将上述的操作孔部件卡接在二分之一接杆上,进行操作。若需要对多个电力设备进行操作,只需要直接更换不同的操作孔部件。本实施例通过更换不同的操作孔部件,实现对所有分接箱、开关柜等电力设备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抢修复电时间,也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以下扩展:二分之一接杆包括滑杆和手持棒,手持棒开设有通孔5,滑杆穿过手持棒的通孔5,滑杆与手持棒组成十字结构。本实施例中,十字结构的好处是工作人员可以选择通过手持棒或者滑杆将操作孔部件旋转,完成操作。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以下扩展:滑杆的径向横截面是圆形。在上述实施例及改进实施例中,进行以下扩展:滑杆的两端进行倒角2处理。本实施例中,倒角2是为了去除滑杆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毛刺,同时也更便于滑杆穿过手持棒的通孔5。在上述实施例及改进实施例中,进行以下扩展:滑杆开设有若干条第一卡槽1,依次沿滑杆的轴向分布;手持棒设置有第一锁销3,第一锁销3和第一卡槽1通过卡扣连接限定滑杆在手持棒中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一锁销3和第一卡槽1使得整个十字结构更加牢固,滑杆在手持棒的通孔5中不会随意滑动。如图6所示,当按下第一锁销3时,通孔5中没有阻拦,滑杆可以随意在通孔5滑动。如图7所示,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网组合式万能操作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二分之一接杆和若干个操作孔部件,其中,/n所述的操作孔部件的一端定义为接杆端,操作孔部件通过接杆端与二分之一接杆连接;/n所述的操作孔部件的另一端定义为操作孔端,所述的操作孔端与开关柜的操作孔对应,操作孔部件通过操作孔端与开关柜的操作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网组合式万能操作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二分之一接杆和若干个操作孔部件,其中,
所述的操作孔部件的一端定义为接杆端,操作孔部件通过接杆端与二分之一接杆连接;
所述的操作孔部件的另一端定义为操作孔端,所述的操作孔端与开关柜的操作孔对应,操作孔部件通过操作孔端与开关柜的操作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组合式万能操作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分之一接杆包括滑杆和手持棒,所述的手持棒开设有通孔,所述的滑杆穿过手持棒的通孔,滑杆与手持棒组成十字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网组合式万能操作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的径向横截面是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网组合式万能操作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的两端进行倒角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配网组合式万能操作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开设有若干条第一卡槽,依次沿滑杆的轴向分布;所述的手持棒设置有第一锁销,所述的第一锁销和第一卡槽通过卡扣连接限定滑杆在手持棒中的位置。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会韦圣文楚湘辉尹亚统陈伟策何海鹏王洪宙陈玉华周小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