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混凝土箱形梁用复合材料电缆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95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混凝土箱形梁用复合材料电缆槽。所述电缆槽为薄壁板状结构,在电缆槽底板上方沿远离防护墙的方向依次竖直设有竖墙C、竖墙B和竖墙A,并在所述电缆槽的顶部设置电缆槽盖板,所述电缆槽盖板通过在竖墙C和竖墙A侧壁顶端相对设置的卡槽固定;在所述竖墙A的外侧设有遮板,包括水平段、圆弧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的端部与竖墙A的上翼缘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段经圆弧段过渡与悬挑翼缘最外侧的竖直面平齐;所述竖墙C底部和所述底板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底板和3道竖墙、遮板均采用连续拉挤成型工艺生产,且在增强纤维之间铺设有多向增强纤维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强度高、自重轻、耐久性好、质量稳定等优点。

A composite cable trough for railway concrete box gir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混凝土箱形梁用复合材料电缆槽
本技术属于铁路桥梁领域,涉及一种安装于铁路混凝土箱形梁防护墙外侧、悬挑翼缘上表面的复合材料电缆槽。
技术介绍
位于铁路混凝土箱形梁的防护墙外侧、悬挑翼缘上表面的电缆槽及其盖板、遮板、栏杆等都是铁路桥梁最重要的附属设施之一,其中电缆槽的作用是为通信和信号线缆提供通道,电缆槽盖板兼作工务人员检修作业的通道,遮板主要作为栏杆或声屏障的载体,兼起装饰作用。电缆槽和遮板承受的恒载为其自重,活载主要为通过电缆槽盖板传递来的人群活载、风活载、临时堆砟和简易施工机具的自重,这些恒载和活载均由混凝土箱形梁的悬挑翼缘承受,因此设计电缆槽时重点考虑其竖墙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活载作用。现有的电缆槽多采用现浇或者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遮板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安装于混凝土箱形梁悬挑翼缘的外侧。一方面,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容易剥离、露筋、甚至断裂,需要定期维修和更换,而且剥离的混凝土一旦被高速行驶列车产生的负风压吸引,将直接威胁行车安全;另一方面,遮板自重较大,现场安装需要大型起吊设备;再者钢筋混凝土结构需要历经绑扎钢筋、支模、浇注混凝土、养生、拆模等工序,施工周期长,质量不容易控制。因此有必要研究新型的轻质高强复合材料电缆槽。中国技术专利ZL201720101555.4公开了一种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复合材料桥面附属设施,其提供了一种用于铁路混凝土箱形梁的复合材料电缆槽,但没有提供其结构组成,且在栏杆立柱处连接件的防水盖主要起防止雨水流入电缆槽底板下的作用,即电缆槽没有与箱形梁固定,在向上的负风压作用下,电缆槽可能会被掀翻。中国专利技术专利ZL201610758964.1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箱梁的遮板,其采用整体真空灌注成型,空腔内填充发泡材料。这种产品尽管质量较轻,但是工艺复杂,需要人工铺设增强纤维,质量难以控制,且工效较低。且技术人从这种产品上取样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不高,最大值约为360MPa。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混凝土箱形梁用复合材料电缆槽。本技术所提供的复合材料电缆槽结构更加轻巧,采用连续拉挤成型工艺生产,质量轻、强度高,质量容易控制,生产效率高,从而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安装简便。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铁路混凝土箱形梁用复合材料电缆槽,所述电缆槽为薄壁板状结构,所述电缆槽底部设有底板,在所述底板上方沿远离防护墙的方向依次竖直设有竖墙C、竖墙B和竖墙A,并在所述竖墙C、竖墙B和竖墙A的顶部设置电缆槽盖板,所述电缆槽盖板通过在竖墙C和竖墙A侧壁顶端相对设置的卡槽固定;在所述竖墙A的外侧设有遮板,所述遮板呈倒“L”型,包括水平段、圆弧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的端部与竖墙A的上翼缘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段经圆弧段过渡与悬挑翼缘最外侧的竖直面平齐;所述竖墙C底部和所述底板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进一步的,分别设置在所述竖墙A和所述竖墙C顶端的卡槽的标高相同;所述竖墙B的顶部呈T形,且所述竖墙B顶面与所述电缆槽盖板底面的标高一致。进一步的,在所述竖墙A与遮板的竖直段之间还设有一个或多个竖直布置的竖向支撑,所述竖向支撑形状为板状、工字形或槽形,所述竖向支撑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竖向支撑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墙A的上翼缘;其中所述竖墙A也呈倒“L”型,所述竖墙A的上翼缘在远离防护墙的方向伸出与所述遮板水平段的端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墙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泄水孔,所述竖墙A、竖墙C和竖墙B分别在紧贴底板且与所述第一泄水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若干个第二泄水孔。进一步的,所述竖墙A外侧的底板设有供安装栏杆底座的开孔,通过安装在栏杆底座上的压板将所述栏杆底座和底板分别固定于所述悬挑翼缘的上表面;所述竖墙A的上翼缘和遮板水平段的连接处设有供安装栏杆立柱的开孔。进一步的,所述竖墙C上设有与所述防护墙连接的螺栓孔。进一步的,所述底板沿靠近防护墙方向设有向下倾斜的斜坡,其斜率与所述悬挑翼缘的上表面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竖墙A、竖墙B、竖墙C、遮板和竖向支撑均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包括沿电缆槽长度方向连续布置的增强纤维和填充于所述增强纤维间隙的基体材料,在增强纤维之间还分别铺设有若干层多向增强纤维毡,另外在所述基体材料中还加入了添加剂;其中所述增强纤维为连续的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或碳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基体材料为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或酚醛树脂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竖墙A、竖墙B和竖墙C作为整体采用连续拉挤成型工艺生产,或在所述底板中间位置断开成两大块,即竖墙A及其下面的部分底板、竖墙B和竖墙C及其下面的部分底板,分别采用连续拉挤成型工艺生产后采用粘接剂和拉铆连接成整体;所述遮板和竖向支撑分别采用连续拉挤成型工艺生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铁路混凝土箱形梁用复合材料电缆槽及其安装方法,在以下几个方面优于现有结构和产品:(1)与现有现浇钢筋混凝土电缆槽和预制钢筋混凝土遮板相比,本技术所述电缆槽采用薄壁板状复合材料结构,可以在工厂以标准化、连续化、批量化生产,且遮板仅起装饰作用,具有强度高、自重轻、耐久性好、现场安装简便快捷、养护维修工作量少等优点,而且不会因产品局部剥离而威胁行车安全。(2)与整体真空灌注成型后再在空腔内填充发泡材料的产品相比,本技术所述复合材料电缆槽采用连续拉挤成型的薄壁板件结构,且增设多向增强纤维毡,不仅显著提高了产品顺着和垂直于连续增强纤维方向的拉伸和弯曲强度,而且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桥面附属设施的工程造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铁路混凝土箱形梁用复合材料电缆槽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铁路混凝土箱形梁用复合材料电缆槽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铁路混凝土箱形梁用复合材料电缆槽未安装遮板时的立体图。图4为竖墙C与防护墙连接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底板与箱形梁悬挑翼缘连接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所指为电缆槽长度方向。图7~图13依次为根据复合材料电缆槽安装方法现场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为防护墙外侧、悬挑翼缘上表面未安装复合材料电缆槽前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复合材料电缆槽的底板、竖墙A、竖墙B、竖墙C、竖向支撑安装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复合材料电缆槽与混凝土箱形梁之间的连接安装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栏杆立柱安装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遮板安装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栏杆扶手安装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盖板安装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凝土箱形梁,11-悬挑翼缘,12-防护墙,13-第一泄水孔,14第一螺杆,15-第二螺杆,2-底板,21-开孔,22-栏杆底座,23-压板,24-第二螺母,3-竖墙A,31-第二泄水孔,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混凝土箱形梁用复合材料电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槽为薄壁板状结构,所述电缆槽底部设有底板(2),在所述底板上方沿远离防护墙(12)的方向依次竖直设有竖墙C(5)、竖墙B(4)和竖墙A(3),并在所述竖墙C(5)、竖墙B(4)和竖墙A(3)的顶部设置电缆槽盖板(9),所述电缆槽盖板(9)通过在竖墙C(5)和竖墙A(3)侧壁顶端相对设置的卡槽固定;在所述竖墙A(3)的外侧设有遮板(6),所述遮板(6)呈倒“L”型,包括水平段、圆弧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的端部与竖墙A(3)的上翼缘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段经圆弧段过渡与悬挑翼缘(11)最外侧的竖直面平齐;所述竖墙C(5)底部和所述底板(2)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混凝土箱形梁用复合材料电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槽为薄壁板状结构,所述电缆槽底部设有底板(2),在所述底板上方沿远离防护墙(12)的方向依次竖直设有竖墙C(5)、竖墙B(4)和竖墙A(3),并在所述竖墙C(5)、竖墙B(4)和竖墙A(3)的顶部设置电缆槽盖板(9),所述电缆槽盖板(9)通过在竖墙C(5)和竖墙A(3)侧壁顶端相对设置的卡槽固定;在所述竖墙A(3)的外侧设有遮板(6),所述遮板(6)呈倒“L”型,包括水平段、圆弧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的端部与竖墙A(3)的上翼缘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段经圆弧段过渡与悬挑翼缘(11)最外侧的竖直面平齐;所述竖墙C(5)底部和所述底板(2)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混凝土箱形梁用复合材料电缆槽,其特征在于,分别设置在所述竖墙A(3)和所述竖墙C(5)顶端的卡槽的标高相同;所述竖墙B(4)的顶部呈T形,且所述竖墙B(4)顶面与所述电缆槽盖板(9)底面的标高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混凝土箱形梁用复合材料电缆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墙A(3)与遮板(6)的竖直段之间还设有一个或多个竖直布置的竖向支撑(7),所述竖向支撑(7)形状为板状、工字形或槽形,所述竖向支撑(7)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底板(2)上,所述竖向支撑(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墙A(3)的上翼缘;其中所述竖墙A(3)也呈倒“L”型,所述竖墙A(3)的上翼缘在远离防护墙(12)的方向伸出与所述遮板(6)水平段的端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混凝土箱形梁用复合材料电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墙(12)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泄水孔(13),所述竖墙A(3)、竖墙C(5)和竖墙B(4)分别在紧贴底板(2)且与所述第一泄水孔(13)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若干个第二泄水孔(31,41,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混凝土箱形梁用复合材料电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志斌牛斌苏永华班新林马慧君尹京刘吉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