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68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隔音玻璃,包括玻璃基体和若干谐振器单元,所述玻璃基体具有中空腔,若干所述谐振器单元分散于所述中空腔并与所述玻璃基体形成声子晶体。当此隔音玻璃应用于玻璃装饰时,可以理解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玻璃装饰对低频噪音的隔离效果,满足用户需求。

A sound proof gla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音玻璃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音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隔音玻璃。
技术介绍
近年来,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和工业企业的迅速发展,在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也包括噪音污染。噪音是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舒适度的主要环境污染源。人体正常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在20Hz~500Hz的声音为低频噪音。低频噪音的声波较长,能穿越障碍物,长距离奔袭和穿墙透壁直入人耳,低频噪声对人体不仅造成功能性损害,还可能引起器质性损害和精神损害。低频噪音的主要来源有五大类:电梯、变压器、高楼水泵、中央空调以及交通噪音。玻璃装饰是一种美观新颖的建筑墙体装饰构件,是现代主义高层建筑时代的显著特征。然而,现有的玻璃装饰构件低频噪音的隔音效果并不理想,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隔音玻璃,旨在提高玻璃装饰对低频噪音的隔离效果,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隔音玻璃,包括玻璃基体和若干谐振器单元,所述玻璃基体具有中空腔,若干所述谐振器单元分散于所述中空腔并与所述玻璃基体形成声子晶体。可选地,所述谐振器单元包括散射体和包覆层,所述散射体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所述包覆层,所述包覆层的损耗因子为0.41至0.67。可选地,所述包覆层的组成材料包括苯基硅橡胶-聚氨酯共混胶。可选地,所述苯基硅橡胶-聚氨酯共混胶的制备原料包括苯基硅橡胶生胶和聚氨酯,所述苯基硅橡胶生胶与所述聚氨酯的质量比为(2~3):1。可选地,所述苯基硅橡胶-聚氨酯共混胶的制备过程包括:将苯基硅橡胶生胶、白炭黑和二苯基硅二醇混合,得到混合物;混炼所述混合物,得到混炼胶;将所述混炼胶与聚氨酯混炼,并加入硫化剂,硫化成型后,得到苯基硅橡胶-聚氨酯共混胶。可选地,所述白炭黑为六甲基二硅氮烷改性的气相法白炭黑。可选地,所述包覆层的包覆厚度为2mm至3mm。可选地,所述散射体采用密度为7.84×103kg/m3至8.56×103kg/m3的透光材料。可选地,所述散射体的组成材料包括火石玻璃,所述火石玻璃中铅元素的质量含量不低于92%。可选地,所述玻璃基体包括上玻璃板和下玻璃板,所述上玻璃板和所述下玻璃板之间夹设有密封胶层,所述密封胶层、所述上玻璃板和所述下玻璃板围设区域内安装有间隔条,所述间隔条抵接于所述密封胶层,所述间隔条内设有用于放置干燥剂的容置腔,所述间隔条表面具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气孔。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隔音玻璃,其包括玻璃基体和若干谐振器单元,所述玻璃基体具有中空腔,若干所述谐振器单元分散于所述中空腔并与所述玻璃基体形成声子晶体。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谐振器单元分散于玻璃基体的中空腔,以此形成声子晶体,由于声子晶体为能够产生低频禁带的共振单元结构,低频禁带的共振单元结构能够有效吸收玻璃基体中传播的低频声波并耗散为热能,因此低频声波无法继续传播,达到了对低频声波的隔音效果。当此隔音玻璃应用于玻璃装饰时,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玻璃装饰对低频噪音的隔离效果,满足用户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3所制备隔音玻璃的带隙频率数据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3所制备隔音玻璃的传声损失数据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隔音玻璃200谐振器单元100玻璃基板210散射体101中空腔220包覆层110上玻璃板300密封胶层120下玻璃板400间隔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隔音玻璃,旨在实现对低频噪音的隔离。参见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隔音玻璃1,包括玻璃基体100和若干谐振器单元200,所述玻璃基体100具有中空腔101,若干所述谐振器单元200分散于所述中空腔101并与所述玻璃基体100形成声子晶体。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隔音玻璃,其包括玻璃基体100和若干谐振器单元200,所述玻璃基体100具有中空腔101,若干所述谐振器单元200分散于所述中空腔101并与所述玻璃基体100形成声子晶体。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谐振器单元200分散于玻璃基体100的中空腔101,以此形成声子晶体,由于声子晶体为能够产生低频禁带的共振单元结构,低频禁带的共振单元结构能够有效吸收玻璃基体中传播的低频声波并耗散为热能,因此低频声波无法继续传播,达到了对低频声波的隔音效果。当此隔音玻璃应用于玻璃装饰时,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玻璃装饰对低频噪音的隔离效果,满足用户需求。当然,所述玻璃装饰既可以为玻璃幕墙,又可以为玻璃窗户,还可以为其他玻璃制品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受限于此,以上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谐振器单元与所述玻璃基体形成的声子晶体为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由于具有弹性包覆层的存在,将高密度的散射体安装在玻璃基体上,组成了具有低频的共振单元。当玻璃基体中传播的弹性波频率接近共振单元的共振频率时,共振结构单元将与弹性波发生强烈的耦合作用,使其不能继续向前传播,从而达到了隔音效果。参见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谐振器单元200包括散射体210和包覆层220,所述散射体210的顶面和地面均设有所述包覆层220,包覆层220采用高阻尼材料不仅能够与玻璃基体100和散射体210形成声子晶体,以此实现声子晶体降低低频噪音的作用,而且其自身也能吸收低频噪音,从而进一步降低低频噪音。优选的,所述包覆层220的损耗因子为0.41至0.67。目前,包覆层220的损耗因子一般为0.16至0.28,阻尼效果差,有效阻尼作用的温度范围较窄,阻尼性能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其隔音性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高损耗因子的包覆层,以此进一步提高了隔音玻璃对低频噪音的隔音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包覆层220的组成材料包括苯基硅橡胶-聚氨酯共混胶。苯基硅橡胶-聚氨酯共混胶作为包覆层具有较高的损耗因子(0.41~0.67),有效拓宽了阻尼温域(-25℃~50℃)及玻璃化转变温度(-25~40℃),进一步提高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音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体和若干谐振器单元,所述玻璃基体具有中空腔,若干所述谐振器单元分散于所述中空腔并与所述玻璃基体形成声子晶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体和若干谐振器单元,所述玻璃基体具有中空腔,若干所述谐振器单元分散于所述中空腔并与所述玻璃基体形成声子晶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器单元包括散射体和包覆层,所述散射体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所述包覆层,所述包覆层的损耗因子为0.41至0.6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音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的组成材料包括苯基硅橡胶-聚氨酯共混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音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苯基硅橡胶-聚氨酯共混胶的制备原料包括苯基硅橡胶生胶和聚氨酯,所述苯基硅橡胶生胶与所述聚氨酯的质量比为(2~3):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音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苯基硅橡胶-聚氨酯共混胶的制备过程包括:
将苯基硅橡胶生胶、白炭黑和二苯基硅二醇混合,得到混合物;
混炼所述混合物,得到混炼胶;
将所述混炼胶与聚氨酯混炼,并加入硫化剂,硫化成型后,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菁罗志球罗佳茂旷雅叶辉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奇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