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吸湿速干棉织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6564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印染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备吸湿速干棉织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乙二醛、硅烷偶联剂、渗透剂、碳酸氢钠、氯化镁和水进行混合以获得第一整理液,将棉织物浸轧所述第一整理液,打卷,在60‑80℃下堆置5‑48小时,然后进行水洗、烘干;(2)将亲水柔软剂和水混合以获得第二整理液,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得到的棉织物浸轧所述第二整理液,然后进行干燥和焙烘。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整理后得到的棉织物具有较好的吸湿速干性能以及亲水性。

A method of preparing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quick drying cotton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吸湿速干棉织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印染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吸湿速干棉织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对健身、塑形的追求越来越高,从事户外活动的运动者越来越多,运动爱好者们倾向于天然纤维衣物,尤其是纯棉织物,柔软舒适、天然环保、护理简单、持久耐用,备受青睐。然而,当人体排汗量较大时,棉纤维会因吸湿而膨胀,纤维截面增大40-50%,织物变得紧密、气孔阻塞,妨碍皮肤与服装间的微气候与外界环境间的热交换与湿交换,且棉纤维吸水和保水率大,汗液、汗汽很难迅速排出体外,从而产生闷热感。在已有技术中,对棉织物采用传统的轧—烘—焙树脂整理工艺,降低织物的表面能,使织物的吸水性降低,减轻纤维吸湿膨胀的程度,并选择特定的渗透剂和吸湿排汗整理剂,达到吸湿速干的目的,从而提高服装穿着的舒适性。然而,已有的棉织物吸湿速干整理技术通常是使棉织物形成疏水外表面,这样必然会降低棉织物的亲水性,从而影响了棉织物服装的穿着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制备吸湿速干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吸湿速干棉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将乙二醛、硅烷偶联剂、渗透剂、碳酸氢钠、氯化镁和水进行混合以获得第一整理液,将棉织物浸轧所述第一整理液,打卷,在60-80℃下堆置5-48小时,然后进行水洗、烘干;/n(2)将亲水柔软剂和水混合以获得第二整理液,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得到的棉织物浸轧所述第二整理液,然后进行干燥和焙烘;/n其中,在所述第一整理液中,所述乙二醛的浓度为30-100g/L,所述硅烷偶联剂的浓度为3-20g/L,所述渗透剂的浓度为10-40g/L,所述碳酸氢钠的浓度为5-20g/L,所述氯化镁的浓度为5-20g/L;/n在所述第二整理液中,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吸湿速干棉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乙二醛、硅烷偶联剂、渗透剂、碳酸氢钠、氯化镁和水进行混合以获得第一整理液,将棉织物浸轧所述第一整理液,打卷,在60-80℃下堆置5-48小时,然后进行水洗、烘干;
(2)将亲水柔软剂和水混合以获得第二整理液,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得到的棉织物浸轧所述第二整理液,然后进行干燥和焙烘;
其中,在所述第一整理液中,所述乙二醛的浓度为30-100g/L,所述硅烷偶联剂的浓度为3-20g/L,所述渗透剂的浓度为10-40g/L,所述碳酸氢钠的浓度为5-20g/L,所述氯化镁的浓度为5-20g/L;
在所述第二整理液中,所述亲水柔软剂的浓度为30-80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整理液中,所述乙二醛的浓度为50-80g/L,所述硅烷偶联剂的浓度为5-10g/L,所述渗透剂的浓度为20-30g/L,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运利韩宗保徐卫林黄宏博张稳胡金榜郭恒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