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智能喷灌的输出影响因数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628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象探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用于智能喷灌的输出影响因数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架、控制箱和若干传感器;支撑架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第二竖杆的下端插入第一竖杆的上端内;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均焊接在第二竖杆的上部;第一横杆位于第二横杆的上方;传感器分别固定在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上;第一竖杆上部的内部水平开设有形状相同的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位于第二环形槽的上方;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之间通过竖槽连接;第二竖杆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凸出部;凸出部嵌入第一环形槽内,凸出部与第一环形槽转动连接;凸出部能嵌入竖槽内。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进行多种信息采集。

Output influence factor monitoring device for intelligent sprinkler irrig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智能喷灌的输出影响因数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象探测设备
,特别涉及用于智能喷灌的输出影响因数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绿化主要是以草地为主体并配有众多花卉;这些花卉的浇灌越来越多地采用自动浇灌系统进行。自动浇灌系统通常是采用每天定时(例:早晨或傍晚)对绿化地带进行浇灌。但是遇到下雨时或遇到尽管不下雨但由于空气湿度大不缺水时,继续进行浇灌的话,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如果基于气象条件进行浇灌,能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但是就需要设置监测装置以采集气象数据。常见的气象数据采集装置为自动气象站。自动气象站种能自动进行地面气象观测,存储和发送观测数据。例如公开号为CN20799248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气象站,包括风速风向仪与杆体,风速风向仪位于杆体上方,便携气象站还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的一端与风速风向仪固定连接;连接座,连接座的一端与安装底座另一端连接,安装底座与连接座围绕形成一容置腔,连接座的另一端与杆体连接;电子陀螺仪和控制器,电子陀螺仪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其中,电子陀螺仪固定连接于安装底座,且位于容置腔内。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电子陀螺仪和控制器,可以自动识别风速风向仪的初始方向,并根据该初始方向确定风速风向仪采集到的测试风向。但是上述方案由于杆体结构的限制,安装传感器的空间不足,而且,杆体强度不够,如果强行安装多个传感器会使得杆体头重脚轻,在大风中易折断,或者整个便携气象站在大风中倾翻。以上种种原因都导致了传感器单一,采集的气象数据较少,不能为判断是否会下雨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为此,需要一直能进行多种信息采集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智能喷灌的输出影响因数监测装置。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用于智能喷灌的输出影响因数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架、控制箱和若干传感器;支撑架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第二竖杆的下端插入第一竖杆的上端内;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均焊接在第二竖杆的上部;第一横杆位于第二横杆的上方;传感器分别固定在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上;第一竖杆上部的内部水平开设有形状相同的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位于第二环形槽的上方;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之间开设有竖槽,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之间通过竖槽连通;第二竖杆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凸出部;凸出部嵌入第一环形槽内,凸出部与第一环形槽转动连接;凸出部能嵌入竖槽内。基础方案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通过设置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可以放置更多的传感器,实现了多种气象数据的采集,能够为判断是否会下雨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由于第二竖杆通过凸出部转动连接在第一环形槽内;当遇到大风时,由于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上的传感器多,迎风面大;当风足够大且持续时间长时,大风会吹动第二竖杆转动,当凸出部转动到竖槽处时,第二竖杆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使凸出部掉入到竖槽中,并沿竖槽下滑,使第二竖杆的一部分伸入到第一竖杆内部。在整体上,缩短了支撑架的高度,避免被大风折断。通过设置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之间的距离,以及竖槽的长度,可以设置下落的高度。当凸出部沿竖槽进入到第二环形槽后,凸出部可以在第二环形槽内转动,整体上,第二竖杆也可以将大风的力转变为转动的动力,来消耗部分能量,进一步降低被大风吹断的风险。进一步,传感器包括用于检测空气温度和湿度的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大气压力的大气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光照强度的光照强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风向和风速的风速风向传感器、用于检测露点的露点传感器、用于检测降雨量的降雨量传感器、用于检测蒸发量的蒸发量传感器和用于检测太阳辐射的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传感器的种类多,采集的气象信息丰富。进一步,控制箱内包括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供电模块。通过处理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便于将采集的气象信息发送到管理人员处。进一步,空气湿度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蒸发量传感器固定在第一横杆上;光照强度传感器、露点传感器、降雨量传感器和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固定在第二横杆上。将传感器在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上进行合理分配,能保持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载重的平衡。进一步,竖槽的数量为二,两竖槽正对;凸出部的数量为二,两凸出部正对。设置两个竖槽,第二竖杆无论是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最大转动角度不超过180°,凸出部就能进入竖槽内,与设置一个竖槽一个凸出部相比,需要转动的最大角度更小。进一步,竖槽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水平的纹路。通过设置纹路可以增大凸出部与竖槽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减缓第二竖杆下落的速度,避免因为快速下落对传感器造成冲击。进一步,第二环形槽的底面开设有减震孔,减震孔位于竖槽的正投影下方,减震孔内设置有压缩弹簧和钢球,压缩弹簧下端与减震孔的底面固定连接,压缩弹簧的上端与钢球固定连接。当凸出部从竖槽掉落到第二环形槽内时,先与钢球接触,使得压缩弹簧被压缩,可以在整体上对第二竖杆起到减震的作用。进一步,钢球露出减震孔的高度不超过钢球的半径。当第二竖杆在大风中转动时,凸出部经过钢球处时,需要挤压钢球才能继续转动,可以减缓第二竖杆的转动速度,避免第二竖杆在大风中转动过快。钢球露出减震孔的高度不超过钢球的半径,能保证凸出部挤压钢球时,钢球受力向下运动。进一步,竖槽的数量为四个,均匀分布在第一竖杆内部的周向表面上。与竖槽的数量为二相比,转动的角度更小,耗费的时间更少,有助于第二竖杆在更短的时间内进行缩短。进一步,在水平面内,第一横杆垂直于第二横杆。第一横杆垂直于第二横杆有助于让重心位于第二竖杆轴线上,避免倾倒。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智能喷灌的输出影响因数监测装置实施例一的正视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的局部纵剖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第一环形槽处的局部横剖图;图4为实施例三中竖槽处的纵剖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竖杆1、第二竖杆2、第一横杆3、第二横杆4、控制箱5、第一环形槽6、第二环形槽7、竖槽8、凸出部9、减震孔10、压缩弹簧11、钢球12。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用于智能喷灌的输出影响因数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架、控制箱5和若干传感器。本实施例中若干传感器包括用于检测空气温度和湿度的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大气压力的大气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光照强度的光照强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风向和风速的风速风向传感器、用于检测露点的露点传感器、用于检测降雨量的降雨量传感器、用于检测蒸发量的蒸发量传感器和用于检测太阳辐射的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控制箱5内包括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供电模块。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采用4G通信模块,供电模块采用蓄电池。支撑架包括均为中空管结构的第一竖杆1、第二竖杆2、第一横杆3和第二横杆4。第一竖杆1的底端焊接有法兰盘,法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智能喷灌的输出影响因数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架、控制箱和若干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支撑架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第二竖杆的下端插入第一竖杆的上端内;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均焊接在第二竖杆的上部;第一横杆位于第二横杆的上方;传感器分别固定在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上;/n第一竖杆上部的内部水平开设有形状相同的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位于第二环形槽的上方;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之间开设有竖槽,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之间通过竖槽连通;第二竖杆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凸出部;凸出部嵌入第一环形槽内,凸出部与第一环形槽转动连接;凸出部能嵌入竖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智能喷灌的输出影响因数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架、控制箱和若干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支撑架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第二竖杆的下端插入第一竖杆的上端内;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均焊接在第二竖杆的上部;第一横杆位于第二横杆的上方;传感器分别固定在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上;
第一竖杆上部的内部水平开设有形状相同的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位于第二环形槽的上方;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之间开设有竖槽,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之间通过竖槽连通;第二竖杆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凸出部;凸出部嵌入第一环形槽内,凸出部与第一环形槽转动连接;凸出部能嵌入竖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喷灌的输出影响因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传感器包括用于检测空气温度和湿度的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大气压力的大气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光照强度的光照强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风向和风速的风速风向传感器、用于检测露点的露点传感器、用于检测降雨量的降雨量传感器、用于检测蒸发量的蒸发量传感器和用于检测太阳辐射的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喷灌的输出影响因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箱内包括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供电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建东姚刚王绍华于江林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纳德雨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