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铆接储水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119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铆接储水罐,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上罐体和下罐体,上罐体的连接端向外弯折形成环形折板,下罐体的连接端向外弯折形成扣板,扣板为U型折板,包裹住环形折板并铆接固定,铆接储水罐还包括:进水管,自上罐体的顶部插入并焊接固定,用于向储水罐内加水,进水管下部的侧壁上开有至少两个通孔;出水管,自下罐体的底部插入并焊接固定,用于排出储水罐内的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焊接面积,减少焊缝,从而较少因焊接不良导致的漏水现象,且减少焊接能够较少镍膏焊料的使用,有利于降低成本,也避免了储水罐内压力大时导致的储水罐变形、甚至损坏的问题,有效地提升了储水罐的耐压性,保证了产品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体验。

A riveted water storage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铆接储水罐
本技术涉及储水罐
,具体涉及一种铆接储水罐。
技术介绍
在燃气热水器行业,为了取得较好的恒温性能,通常在热水器内部增加一个储水罐用于缓解外界水压波动时燃气热水器的水温波动;传统储水罐,一般采用零部件拆分组装的结构形式,各部件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和焊接的方式。现有的储水罐具有如下问题:(1)在钎焊过程中因焊缝多、焊接面积大,容易出现焊接不良现象;(2)拼接焊接而成,焊缝处容易被腐蚀从而漏水;(3)耐压性能较差,高水压时会出现变形、撑破等现象。有鉴于此,急需对现的储水罐的结构及制造方法进行改进,以简化结构,提升罐体耐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储水罐的焊接难、不良率高、耐压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铆接储水罐,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上罐体和下罐体,上罐体的连接端向外弯折形成环形折板,下罐体的连接端向外弯折形成扣板,扣板为U型折板,包裹住环形折板并铆接固定,铆接储水罐还包括:进水管,自上罐体的顶部插入并焊接固定,用于向储水罐内加水,进水管下部的侧壁上开有至少两个通孔;出水管,自下罐体的底部插入并焊接固定,用于排出储水罐内的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罐体与下罐体均为一体拉伸成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U型折板的U型开口方向为垂直于下罐体的中心轴线向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环形折板与U型折板的连接处焊接固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罐体顶部开孔并向内折边成进水安装孔,进水管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凸台,进水管的下端插装在进水安装孔内,且环形凸台抵靠在上罐体的顶面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下罐体底部开孔并向内折边成出水安装孔,出水管的外形呈上小下大的台阶轴状,且小直径部分插装在出水安装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铆接储水罐,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上罐体和下罐体,上罐体的连接端向外弯折形成环形折板,下罐体的连接端向外弯折形成扣板,扣板为U型折板,包裹住环形折板并铆接固定,铆接储水罐还包括:进水管,自上罐体的顶部插入并焊接固定,用于向储水罐内加水,进水管下部的侧壁上开有至少两个通孔;出水管,自下罐体的底部插入并焊接固定,用于排出储水罐内的水,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焊接面积,减少焊缝,从而较少因焊接不良导致的漏水现象,且减少焊接能够较少镍膏焊料的使用,有利于降低成本,也避免了储水罐内压力大时导致的储水罐变形、甚至损坏的问题,有效地提升了储水罐的耐压性,保证了产品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铆接储水罐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铆接储水罐的上罐体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铆接储水罐的下罐体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铆接储水罐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铆接储水罐的立体图。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上罐体,2下罐体,3环形折板,4扣板,5进水管,6出水管,7进水安装孔,8环形凸台,9出水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铆接储水罐,能够通过铆接制成储水罐,简化结构,提升罐体耐压效果。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出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铆接储水罐,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上罐体1和下罐体2,上罐体1的连接端向外弯折形成环形折板3,下罐体2的连接端向外弯折形成扣板4,扣板4为U型折板,包裹住环形折板3并铆接固定,铆接储水罐还包括:进水管5,自上罐体1的顶部插入并焊接固定,用于向储水罐内加水,进水管5下部的侧壁上开有至少两个通孔;出水管6,自下罐体2的底部插入并焊接固定,用于排出储水罐内的水。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上罐体1的环形折板3和下罐体2的U型折板,将上罐体1和下罐体2扣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地减少焊接面积,减少焊缝,从而较少因焊接不良导致的漏水现象,且减少焊接能够较少镍膏焊料的使用,有利于降低成本,也避免了储水罐内压力大时导致的储水罐变形、甚至损坏的问题,有效地提升了储水罐的耐压性,保证了产品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体验。具体地说,上罐体1的连接端向外弯折形成环形折板3,下罐体2的连接端向外弯折形成扣板4,在上罐体1与下罐体2扣合前,扣板4呈“L”型,上罐体1向外弯折形成的环形折板3与下罐体2的扣板4的“L”型的水平部分相接触,扣合时,“L”型的扣板4的竖直部分向内弯折,扣合上罐体1的环形折板3,扣合后,扣板4为U型折板。进一步地,进水管5焊接固定于上罐体1的顶部,且进水管5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在对储水罐进行注水时,水能够由通孔分流式注入储水罐中,有利于冷水和热水中和,快速改变罐内水温。而出水管6焊接固定在下罐体2的底端,有利于储水罐内的排水。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的铆接储水罐,其进水口、出水口的结构不局限于图上所示的相关描述,另外,本申请的铆接储水罐具有良好的适配性,不同的进水方式、出水方式都适用本申请的铆接储水罐,不同的进水方向、出水方向同样适用本申请的铆接储水罐。如图2、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上罐体1与下罐体2均为一体拉伸成型。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上罐体1与下罐体2均为一体拉伸成型,使得储水罐结构可靠,且在上罐体1与下罐体2安装时定位精确,制造过程简单,安装过程方便,有利于节约材料,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U型折板的U型开口方向为垂直于下罐体2的中心轴线向内。在该实施例中,上罐体1与下罐体2扣合前,扣板4呈“L”型,上罐体1向外弯折形成的环形折板3与下罐体2的扣板4的“L”型的水平部分相接触,扣合时,“L”型的扣板4的竖直部分向内弯折,扣合上罐体1的环形折板3,扣合后,扣板4为U型折板,此时,U型折板的U型开口方向为垂直于下罐体2的中心轴线向内。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环形折板3与U型折板的连接处焊接固定。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环形折板3与U型折板的连接处进行焊接固定,在环形折板3与U型折板之间,具有两个接触面,且能够有效地控制板与板的间隙,焊接时有利于焊料虹吸流动,降低了焊接不良的概率。其中,U型折板即为扣板4在上罐体1与下罐体2扣合后的形态。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上罐体1顶部开孔并向内折边成进水安装孔7,进水管5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凸台8,进水管5的下端插装在进水安装孔7内,且环形凸台8抵靠在上罐体1的顶面上。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上罐体1的顶部开孔,并将孔边缘部分向内折,有利于增大上罐体1与进水管5的接触面积,提升了上罐体1与进水管5连接的紧固性,进而提升了储水罐的耐压性与稳定性,且进水管5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凸台8,能够限制进水管5轴向位置,防止进水管5脱落,进一步地提升储水罐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铆接储水罐,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上罐体和下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罐体的连接端向外弯折形成环形折板,所述下罐体的连接端向外弯折形成扣板,所述扣板为U型折板,包裹住所述环形折板并铆接固定,所述铆接储水罐还包括:/n进水管,自所述上罐体的顶部插入并焊接固定,用于向所述储水罐内加水,所述进水管下部的侧壁上开有至少两个通孔;/n出水管,自所述下罐体的底部插入并焊接固定,用于排出所述储水罐内的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铆接储水罐,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上罐体和下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罐体的连接端向外弯折形成环形折板,所述下罐体的连接端向外弯折形成扣板,所述扣板为U型折板,包裹住所述环形折板并铆接固定,所述铆接储水罐还包括:
进水管,自所述上罐体的顶部插入并焊接固定,用于向所述储水罐内加水,所述进水管下部的侧壁上开有至少两个通孔;
出水管,自所述下罐体的底部插入并焊接固定,用于排出所述储水罐内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接储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罐体与所述下罐体均为一体拉伸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接储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强陈鸿权兴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