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箱及其收运垃圾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6071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箱及其收运垃圾的方法,垃圾箱具有箱体,箱体包括收集箱、运输底座,运输底座设置于箱体的底部,用于对箱体进行支撑、输送,收集箱设置于运输底座的上端面,用于垃圾的收集、储放,运输底座的内部为一空腔结构,其下部设置有四个支脚以及四个车轮,运输底座的内部空腔中设置有车轮收支机构,车轮收支机构可以带动车轮支立、收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简单、精巧的车轮收支结构,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建筑垃圾箱的移动、支撑固定,提高了建筑垃圾箱垃圾收集、运输的稳定性和机动性,既便于垃圾箱在车载条件下的稳定运输,也可以实现多个垃圾箱之间的配合运输。

A construction waste bin and its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箱及其收运垃圾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垃圾运输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垃圾箱及其收运垃圾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垃圾已经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建筑垃圾不同于普通生活垃圾,其多为施工生产建设所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占用空间大、单位体积比重高、有害物多,若不及时处理会对城市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而在建筑垃圾的处理过程中,建筑垃圾的清运是特别重要的一环,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于:1.将建筑垃圾从施工场地收集并运输到集中点的过程较为繁琐,普通的垃圾运输箱停运不便,运输到集中点后还需要再次卸货,不便直接装车。2.对于不同的施工场地,普通垃圾运输箱的适应能力较差。由于实际施工环境一般比较复杂,一些场地会较为拥堵适合手拉,一些则较为宽敞适合车拉,普通的垃圾运输箱的无法较好地适应这种变化。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箱及其收运垃圾的方法,便于建筑垃圾的输送、停运,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可以适用不同的施工状况,便于车辆载运。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箱,具有箱体,箱体包括收集箱、运输底座;所述运输底座设置于箱体底部,用于对箱体进行支撑、输送;所述收集箱设置于运输底座的上端面,用于垃圾的收集、储放;其特征在于:运输底座的内部为一空腔结构,由四个侧壁以及上、下两个支板构成,所述收集箱由四个侧壁板、一个顶板以及运输底座的上支板配合而成,所述收集箱的左侧壁板的底部与所述运输底座的上支板的左端铰接,所述收集箱的左侧壁板的顶部设置有与收集箱的顶板相配合的卡接结构;所述运输底座的下端面的四角均设置有支脚,用来实现对箱体的固定支撑;所述运输底座的下支板靠近四个支脚的内侧分别开设有矩形通槽,所述下支板靠近运输底座内部空腔的一侧设置有四个铰支座,四个铰支座分别设置在四个矩形通槽的左侧;所述运输底座下部还设置有四个车轮,所述车轮分别通过一转动支板与所述铰支座相连;所述转动支板穿过所述矩形通槽,其一端与所述铰支座转动连接,另一端则安装有所述车轮,所述转动支板的中部通过一连杆与车轮收支机构相连;所述车轮收支机构带动所述转动支板转动来实现对四个车轮的支立、收纳动作。进一步的,所述车轮收纳机构包括转动把手、转动杆、两个推板、两个支撑竖板,其中,所述转动把手设置于所述运输底座的左侧壁的外部,转动把手的中部与转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穿过所述运输底座的左侧壁,右端穿过设置于运输底座内部空腔中部的两个支撑竖板;所述转动杆、转动把手的中心均处于所述运输底座的中心轴线上,所述转动杆的中部设置有一段外螺纹,所述两个支撑竖板的中部均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转动杆的中部通过螺纹实现与所述两个支撑竖板的轴向配合,所述转动杆上靠近外螺纹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处轴向槽,所述轴向槽上均套设有一个推板,所述推板通过所述轴向槽实现与转动杆的转动配合,所述推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杆相连接。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矩形通槽的设置需满足以下关系:b≥a式(1)其中a为所述运输底座左侧的矩形通槽的左端到所述运输底座的下支板的左端的水平距离,b为所述运输底座右侧的矩形通槽的左端到运输底座的下支板的右端的水平距离,L为所述运输底座的下支板的水平长度。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收集箱的前后侧壁板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并联通槽,多个建筑垃圾箱之间可以通过所述并联通槽实现相互间的并联配合。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运输底座的右侧壁外部设置有同轴牵拉短臂,所述同轴牵拉短臂的中部设置有同轴孔。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收集箱的右侧壁板的外侧设置有一可折叠牵拉把手。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建筑垃圾箱收运垃圾的方法,采用上述建筑垃圾箱进行垃圾收运处理,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根据路况以及垃圾堆放环境选择适合建筑垃圾箱牵拉的方式,将建筑垃圾箱运输至垃圾收集位置;第2)步,对建筑垃圾进行收集装载;第3)步,选择建筑垃圾箱的运输方式;第4)步,采用所述建筑垃圾箱对收集的垃圾进行运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简单、精巧的车轮收支结构,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建筑垃圾箱的移动、支撑固定,提高了建筑垃圾箱垃圾收集、运输的稳定性、机动性,更便于垃圾箱在车载条件下的稳定运输,也可以实现多个垃圾箱之间的配合运输;同时,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建筑垃圾箱单体还可以选择不同的垃圾箱牵引方式,环境适应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建筑垃圾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箱体纵向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运输底座内部的矩形通槽设置位置的示意图;图4是运输底座内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图4中A处车轮转动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车轮收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建筑垃圾箱另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箱体,2、收集箱,3、运输底座,4、支脚,5、转动把手,6、铰接轴,7、车轮,8、下支板,9、矩形通槽,91、左侧矩形通槽,92、右侧矩形通槽,10、铰支座,11、转动支板,12、连杆,13、转动杆,14、推板,15、支撑竖板,16、外螺纹,17、轴向槽,18、并联通槽,19、同轴牵拉短臂,20、牵拉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箱,具有箱体1,箱体1包括收集箱2、运输底座3,所述运输底座3设置于箱体1底部,用于对箱体1进行支撑、输送;所述收集箱2设置于运输底座3的上端面,用于垃圾的收集、储放;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底座3的内部为一空腔结构,由四个侧壁以及上、下两个支板构成,所述收集箱2由四个侧壁板、一个顶板以及运输底座3的上支板8配合而成;所述收集箱2的左侧壁板的底部与所述运输底座3的上支板左端的铰接轴6转动连接,所述收集箱2的左侧壁板的顶部设置有与收集箱2的顶板相配合的卡接结构,以此便于实现收集箱2一侧的开合;所述运输底座3的下端面的四角均设置有支脚4,用来实现对箱体1的固定支撑;如图3-5所示,所述运输底座3的下支板靠近四个支脚4的内侧分别开设有矩形通槽9,所述下支板靠近运输底座3内部空腔的一侧设置有四个铰支座10,四个铰支座10分别设置在四个矩形通槽9的左侧;所述运输底座3下部还设置有四个车轮7,所述车轮7分别通过一转动支板11与所述铰支座10相连;所述转动支板11穿过所述矩形通槽9,其一端与所述铰支座10转动连接,另一端则安装有所述车轮7,所述转动支板11的中部通过一连杆12与车轮收支机构相连;所述车轮收支机构带动所述转动支板11转动来实现对四个车轮7的支立、收纳动作。进一步的,如图4-7所示,所述车轮收纳机构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垃圾箱,具有箱体(1),箱体(1)包括收集箱(2)、运输底座(3),所述运输底座(3)设置于箱体(1)底部,用于对箱体(1)进行支撑、输送;所述收集箱(2)设置于运输底座(3)的上端面,用于垃圾的收集、储放;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底座(3)的内部为一空腔结构,由四个侧壁以及上、下两个支板构成,所述收集箱(2)由四个侧壁板、一个顶板以及运输底座(3)的上支板(8)配合而成;所述收集箱(2)的左侧壁板的底部与所述运输底座(3)的上支板(8)左端的铰接轴(6)转动连接,所述收集箱(2)的左侧壁板的顶部设置有与收集箱的顶板相配合的卡接结构,以此便于实现收集箱一侧的开合;所述运输底座(3)的下端面的四角均设置有支脚(4);所述运输底座(3)的下支板靠近四个支脚(4)的内侧分别开设有矩形通槽(9),所述下支板靠近运输底座(3)内部空腔的一侧设置有四个铰支座(10),四个铰支座(10)分别设置在四个矩形通槽(9)的左侧;所述运输底座(3)的下部还设置有四个车轮(7),所述车轮(7)分别通过一转动支板(11)与所述铰支座(10)相连;所述转动支板(11)穿过所述矩形通槽(9),其一端与所述铰支座(10)转动连接,另一端则安装有所述车轮(7),所述转动支板(11)的中部通过一连杆(12)与车轮收支机构相连;所述车轮收支机构带动所述转动支板(11)转动来实现对四个车轮(7)的支立、收纳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箱,具有箱体(1),箱体(1)包括收集箱(2)、运输底座(3),所述运输底座(3)设置于箱体(1)底部,用于对箱体(1)进行支撑、输送;所述收集箱(2)设置于运输底座(3)的上端面,用于垃圾的收集、储放;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底座(3)的内部为一空腔结构,由四个侧壁以及上、下两个支板构成,所述收集箱(2)由四个侧壁板、一个顶板以及运输底座(3)的上支板(8)配合而成;所述收集箱(2)的左侧壁板的底部与所述运输底座(3)的上支板(8)左端的铰接轴(6)转动连接,所述收集箱(2)的左侧壁板的顶部设置有与收集箱的顶板相配合的卡接结构,以此便于实现收集箱一侧的开合;所述运输底座(3)的下端面的四角均设置有支脚(4);所述运输底座(3)的下支板靠近四个支脚(4)的内侧分别开设有矩形通槽(9),所述下支板靠近运输底座(3)内部空腔的一侧设置有四个铰支座(10),四个铰支座(10)分别设置在四个矩形通槽(9)的左侧;所述运输底座(3)的下部还设置有四个车轮(7),所述车轮(7)分别通过一转动支板(11)与所述铰支座(10)相连;所述转动支板(11)穿过所述矩形通槽(9),其一端与所述铰支座(10)转动连接,另一端则安装有所述车轮(7),所述转动支板(11)的中部通过一连杆(12)与车轮收支机构相连;所述车轮收支机构带动所述转动支板(11)转动来实现对四个车轮(7)的支立、收纳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收纳机构包括转动把手(5)、转动杆(13)、两个推板(14)、两个支撑竖板(15),其中,所述转动把手(5)设置于所述运输底座(3)的左侧壁的外部,转动把手(5)的中部与转动杆(13)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13)穿过所述运输底座(3)的左侧壁,右端穿过设置于运输底座(13)内部空腔中部的两个支撑竖板(15);所述转动杆(13)、转动把手(5)的中心均处于运输底座(3)的中心轴线上,所述转动杆(13)的中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赫得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