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包体、捆包集合体和捆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60669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3:39
本申请技术方案涉及捆包体、捆包集合体和捆包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可抑制脆性薄板材的破损的捆包体。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捆包体具备:包含2片以上的脆性薄板材50的层积体5、保持层积体5的层积体保持材6、以及至少包含具有2个以上凹部41的本体部4的捆包容器。以层积体5的在层积方向所形成的面与凹部41的底面对向的状态,将层积体5与层积体保持材6一同嵌入到凹部41中。

Baling body, baling aggregate and bal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捆包体、捆包集合体和捆包方法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其针对的申请的中国国家申请号为201210425828.2,申请日为2012年10月30日,专利技术名称为“捆包体、捆包集合体和捆包方法”。
本申请技术方案涉及包含脆性薄板材的捆包体和容纳有该捆包体的捆包集合体。本申请技术方案还涉及形成上述捆包体的捆包方法。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例如在进行陶瓷片材等脆性薄板材的传输或保存等时,要采取对脆性薄板材进行保护之类的对策。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内容:如图14(b)所示将2片以上的脆性薄板材10收纳在细分袋(小分け袋)11中,在如图14(a)所示将如此形成的捆在捆包箱13内于直立状态排列,同时在其两侧配置缓冲材12。细分袋11的高度小于脆性薄板材10的高度,脆性薄板材10的上部从细分袋11中露出。其中还公开了下述内容:按照脆性薄板材10的层积方向为纵向的方式,将收纳有脆性薄板材10的束的捆包箱13保持在传输容器(省略图示)中的盘状缓冲保持材(省略图示)中。【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2608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图14(a)所示那样的构成中,由于传输时的振动或下落等,脆性薄板材10会直接地或隔着细分袋11地与捆包箱13发生碰撞,脆性薄板材110可能会发生破损。本申请技术方案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防止脆性薄板材的破损的捆包体、并且提供容纳有上述捆包体的捆包集合体和形成上述捆包体的捆包方法。【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捆包体的特征在于,其具备包含2片以上的脆性薄板材的层积体、保持上述层积体的层积体保持材、以及至少包含具有2个以上凹部的本体部的捆包容器,以上述层积体的在层积方向所形成的面与上述凹部的底面对向的状态,将上述层积体与上述层积体保持材一同嵌入到上述凹部中。另外,容纳有上述捆包体的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捆包集合体的特征在于,其具备上述捆包体以及容纳上述捆包体的捆包箱。进一步地,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捆包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利用层积体保持材对包含2片以上的脆性薄板材的层积体进行保持的工序;以及以上述层积体的在层积方向所形成的面与该凹部的底面对向的状态,将上述层积体与上述层积体保持材一同嵌入到设于捆包容器的本体部的2个以上的凹部中的工序。【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申请技术方案,在捆包容器的本体部,以层积体的在层积方向所形成的面与本体部的凹部的底面对向的状态,将包含脆性薄板材的层积体与层积体保持材一同嵌入到凹部中。由此,可以降低由于传输时的振动或下落而使脆性薄板材发生破损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技术方案一个实施方式的捆包体和容纳该捆包体的捆包箱的立体图。图2(a)和图2(b)为图1所示的捆包体的截面图。图3(a)为捆包容器的盖部的立体图、图3(b)为捆包容器的本体部的立体图。图4为层积体和层积体保持材的立体图。图5为层积体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6为层积体和层积体保持材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7为层积体和层积体保持材的另一变形例的立体图。图8为层积体和层积体保持材的又一变形例的立体图。图9为示出捆包体的变形例的截面图。图10为示出捆包体的另一变形例的截面图。图11为示出捆包体又一变形例的截面图。图12为示出捆包体再一变形例的截面图。图13为其它实施方式的捆包容器的立体图。图14(a)为示出现有捆包箱内的构成的截面图、图14(b)为容纳脆性薄板材的细分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涉及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例,本申请技术方案并不限定于此。图1中示出了本申请技术方案一个实施方式的捆包体1。本实施方式中,捆包体1为长方体。捆包体1被收纳在捆包箱7中。本申请技术方案一个实施方式的捆包集合体具备捆包体1以及收纳捆包体1的捆包箱7。捆包箱7例如为瓦楞纸箱(ダンボール箱)。优选例如通过在捆包箱7的内侧面(4个侧面、底面和顶面)配置增强板而在捆包箱7与捆包体1之间配置增强板。作为增强板,可以使用木板(木制板,woodplate)、纸制压缩板、或者发泡性塑料板等。若使用在捆包箱7与捆包体1之间配置了增强板的捆包箱7,则可保护捆包体1免受外力损伤。另外可以在捆包体1与捆包箱7的一个以上内侧面的一部分或全部之间接合增强板。进而,也可以在捆包体1与捆包箱7的一个以上内侧面的一部分或全部之间设有弹性体或气泡缓冲材等缓冲材。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增强板。通过为这样的构成,也可保护捆包体1免受外力损伤。捆包箱7为瓦楞纸箱的情况下,捆包箱7由面衬板(表ライナー)、里衬板(裏ライナー)和波状芯衬板(中芯ライナー)构成。芯衬板在面衬板与里衬板之间,与面衬板和里衬板接合。捆包箱7的层(段)高度(面衬板与里衬板的间隔)例如为0.5mm~5mm、优选为1.5mm~5mm。另外,每1m2面衬板和里衬板的质量例如为100g~300g、优选为150g~280g。每1m2芯衬板的质量例如为100g~200g、优选为120g~180g。另外,从提高缓冲性、压缩强度和破坏强度的方面考虑,可以使用将层高度不同的2层重叠而成的W层瓦楞纸箱。这种情况下,优选使用层高度为3mm的层与层高度为5mm的层组合而成的W层瓦楞纸。如图2(a)和(b)所示,捆包体1具备:立设状态的多个(图例中为10个)层积体5、以及将层积体5包在里面的捆包容器2。在本实施方式中,层积体5是以每列5个排成二列的,但层积体5不一定必须要排成二列。例如,层积体5可以排成一列、也可以排成三列以上。或者,捆包容器2也可以按照仅将1个层积体5包在里面的方式来构成。如图4所示,各层积体5包含2片以上的脆性薄板材50。层积体5例如由袋状的层积体保持材6进行保持。层积体保持材6只要为可以保持层积体5在2片以上的脆性薄板材50不发生分离的层积状态的物品即可。例如,可以为矩形形状的两面在三边接合而成的信封状、或者为在相邻两边或者相对两边接合而成的文件夹(ファイル)状。一面的厚度例如为0.03mm~1.5mm、优选为0.04mm~1.0mm、更优选为0.04~0.5mm。例如,在层积体保持材6为信封状的情况下,将层积体5插入到层积体保持材6的内部之后,按照层积体保持材6整个与层积体5密合的方式将开口侧的一边和四角折回成三角状,利用胶带进行固定。由此来保持层积体5,维持脆性薄板材50的层积状态。此外,也可以利用保持层积体5的包装用膜来构成层积体保持材6。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对作为层积体保持材6的包装用膜的内部继续减压,施以减压包装、真空包装。进一步地,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砂糖包装(キャラメル包装)、收缩包装(シュリンク包装)、或者基于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袋的包装等。层积体5可以通过仅层积脆性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捆包体,其中,该捆包体具备:/n包含2片以上的脆性薄板材的层积体、/n保持上述层积体的层积体保持材、以及/n至少包含具有2个以上的第1凹部的本体部的捆包容器,/n上述2个以上的第1凹部各自具有形成第1凸部的第1底面,/n以上述层积体的在层积方向所形成的面与上述第1凹部的上述第1底面对向的状态,将上述层积体与上述层积体保持材一同嵌入到上述第1凹部中并配置在上述第1凸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24 JP JP2012-012408;20121017 JP JP2012-230201.一种捆包体,其中,该捆包体具备:
包含2片以上的脆性薄板材的层积体、
保持上述层积体的层积体保持材、以及
至少包含具有2个以上的第1凹部的本体部的捆包容器,
上述2个以上的第1凹部各自具有形成第1凸部的第1底面,
以上述层积体的在层积方向所形成的面与上述第1凹部的上述第1底面对向的状态,将上述层积体与上述层积体保持材一同嵌入到上述第1凹部中并配置在上述第1凸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包体,其中,
所述本体部进一步包含盖部,所述盖部具有与所述2个以上的第1凹部对应的2个以上的第2凹部,
所述2个以上的第2凹部各自具有形成第2凸部的第2底面,
所述层积体嵌入所述第1凹部和所述第2凹部时,所述层积体在所述层积方向由所述第1凸部和所述第2凸部夹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包体,其中,
所述2个以上的第1凹部各自具有形成第3凸部的第1侧面,
所述层积体嵌入所述第1凹部时,所述层积体的夹着所述层积体的中心相互对向的一对端面和夹着所述层积体的中心相互对向的在所述层积方向所形成的一对的面中至少一方由所述第3凸部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捆包体,其中:
所述第1侧面形成有2个以上的所述第1凸部,
2个以上的所述第1凸部各自含有的与所述层积体或所述层积体保持材接触的面断续排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捆包体,其中,
所述本体部进一步包含盖部,所述盖部具有与所述2个以上的第1凹部对应的2个以上的第2凹部,
所述2个以上的第2凹部各自具有形成第4凸部的第2侧面,
所述层积体嵌入所述第1凹部和所述第2凹部时,所述一对的端面由所述第3凸部和所述第4凸部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包体,其中,
所述第1凸部以点状与所述层积体或所述层积体保持材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捆包体,其中,所述第1凸部具有波纹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包体,其中,
所述第1凸部以线状与所述层积体或所述层积体保持材接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包体,其中,
所述层积体保持材为矩形形状的两面在三边接合而成的信封状、或者为在相对的两边接合而成的文件夹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捆包体,其中,所述层积体保持材的角折回成三角状而固定在所述层积体保持材的外表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捆包体,其中,所述角用胶带固定于所述外表面。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捆包体,其中,所述层积体保持材的一边和四角折回成三角状而固定在所述层积体保持材的外表面。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包体,其中,
所述层积体保持材为在相邻的两边或相对的两边接合而成的文件夹状。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包体,其中,
所述层积体保持材为包围所述层积体的彼此相向的2组侧面的带。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包体,其中,
所述层积体保持材具有覆盖所述层积方向的两面的一对的片和连接该一对的片的连接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捆包体,其中,
所述层积体进一步包含配置在所述脆性薄板材彼此之间的间隔物,
所述连接部接合在所述间隔物的一边。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包体,其中,
所述层积体保持材在20℃、15%RH条件下的表面电阻率为1010Ω/□以下。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包体,其中,
所述层积体进一步包含配置在所述脆性薄板材彼此之间的间隔物。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捆包体,其中,
所述间隔物是2个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木丰西山研吾坂本胜彦秦和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