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电缆沟除湿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5516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10
一种无动力电缆沟除湿灭火装置,涉及电力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其结构为:空心轴顶端设置光伏板和雨滴感应器,中部通过轴承设置风帽,下部依次连接有风帽骨架和支撑骨架,风帽骨架连接风帽筒,支撑骨架连接支撑筒,支撑骨架上设置有充电电池和电磁锁,雨滴感应器控制连接电磁锁,电磁锁闭锁时,锁舌可阻挡风帽骨架及风帽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简单,方便检查,可以实现晴天进行电缆沟内空气交换除湿,雨天防止潮湿空气进入电缆沟内,并可以对电缆沟进行照明,电缆沟发生火灾时,能自动对起火部位进行灭火。

A dehumidification and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without power cable tren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动力电缆沟除湿灭火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保护装置
,具体是涉及一种无动力电缆沟除湿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变电站电缆沟积水受潮,长时间会造成电缆受潮、电缆构架锈腐、电缆沟塌陷等问题。严重影响电缆及电缆沟的使用寿命。电缆沟除湿这问题一直困扰各供电公司,目前各公司都是采用安装通风口和晴天打开电缆沟盖板晾晒的方式减轻电缆沟受潮问题,这种方法,由于电缆沟内部空气不流通只能对电缆盖板口两边一米左右的电缆沟起到除湿作用,不能对电缆沟整体起到除湿效果,而且率低下。变电站电缆沟内发生火灾,目前没有合适的扑救方法,只能靠电缆沟内防火墙进行隔离,如防火墙有缝隙,将会造成整个变电站失火。造成大面积停电,给公司和用户造成极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无动力电缆沟除湿灭火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动力电缆沟除湿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空心轴(4)外设置有风帽(3),风帽(3)为无动力风帽,有多个风页组成,风帽(3)下端固定连接风帽筒(10),风帽(3)的顶面与空心轴(4)之间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动力电缆沟除湿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空心轴(4)外设置有风帽(3),风帽(3)为无动力风帽,风帽(3)下端固定连接风帽筒(10),风帽(3)的顶面与空心轴(4)之间设置有轴承,圆盘(7)与空心轴(4)之间也设置有轴承,圆盘(7)连接风帽骨架(5)的一端,风帽骨架(5)的另一端与与风帽筒(10)内侧固定连接;空心轴(4)下部固定连接支撑骨架(6)的一端,支撑骨架(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筒(11);支撑筒(11)的下端通过支架(13)连接有自动灭火器(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动力电缆沟除湿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空心轴(4)外设置有风帽(3),风帽(3)为无动力风帽,风帽(3)下端固定连接风帽筒(10),风帽(3)的顶面与空心轴(4)之间设置有轴承,圆盘(7)与空心轴(4)之间也设置有轴承,圆盘(7)连接风帽骨架(5)的一端,风帽骨架(5)的另一端与与风帽筒(10)内侧固定连接;空心轴(4)下部固定连接支撑骨架(6)的一端,支撑骨架(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筒(11);支撑筒(11)的下端通过支架(13)连接有自动灭火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电缆沟除湿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轴(4)延伸出风帽(3)顶部,顶端通过横支架设置有倾斜的光伏板(2),光伏板(2)顶部固定设置有水平放置的雨滴感应器(1);支撑骨架(6)上方设置有电磁锁(8),电磁锁(8)的锁体高度低于风帽骨架(5),电磁锁(8)的锁舌弹出后顶端高出风帽骨架(5)1-3cm,支撑骨架(6)下方设置有充电电池(9);光伏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博高继宏杨放南李剑武郑永燕李小晖李亮刘世超苏伟王科刘小凡杨永曦史建成东智布杨静芝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北供电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