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明利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雨水循环再利用收集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473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雨水循环再利用收集池,包括主池体,所述主池体的内部设置有初滤腔,所述初滤腔一侧的主池体内部设置有清水腔,所述初滤腔的内部安装有除固机构,所述除固机构一侧的初滤腔内部安装有精滤机构,所述精滤机构包括二级筛板和过滤塔,至少两块二级筛板安装在初滤腔的内部,且过滤塔安装在两块二级筛板的中间位置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得该市政雨水循环再利用收集池,可对市政环境中的雨水进行收集的同时,实现过滤效果,并将水体中的杂质进行螺旋上料的方式除去,实现多级过滤效果,并针对不同使用情况,进行不同水体的使用效果,利于实现大面积的市政园林灌溉操作。

A collection tank for municipal rainwater recyc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雨水循环再利用收集池
本技术涉及市政环保
,具体为一种市政雨水循环再利用收集池。
技术介绍
在实际的市政工作过程中,除道路、桥梁等设施上,最与城市居民息息相关的,莫过于市政园林工程,市政园林工程可有效的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并实现充分的环保绿化效果。实际的市政园林工作过程中,需要对树木等进行灌溉操作,甚至有的还需进行观赏性设备上,如喷泉,而这些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水体,为节约用水,会建造一个雨水收集池,以过滤得到灌溉用水,只是现有的收集池,其对杂质的过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杂质蓄积在收集池内部,特别是溶于水的淤泥等,若是长期积蓄在收集池内部,则容易影响水体的过滤效果,而且,现有的收集池,过滤方式较为单一,如过滤效果一样的情况下,而不同使用方法,其对水质的需求也不一样,灌溉用的水体水质要求不高,而观赏性喷泉等用水则水质要求较高,而一般收集池所使用的水体水质一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雨水循环再利用收集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雨水循环再利用收集池,包括主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池体(1)的内部设置有初滤腔(2),所述初滤腔(2)一侧的主池体(1)内部设置有清水腔(15),所述初滤腔(2)的内部安装有除固机构,所述除固机构一侧的初滤腔(2)内部安装有精滤机构,所述精滤机构包括二级筛板(17)和过滤塔(11),至少两块二级筛板(17)安装在初滤腔(2)的内部,且过滤塔(11)安装在两块二级筛板(17)的中间位置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雨水循环再利用收集池,包括主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池体(1)的内部设置有初滤腔(2),所述初滤腔(2)一侧的主池体(1)内部设置有清水腔(15),所述初滤腔(2)的内部安装有除固机构,所述除固机构一侧的初滤腔(2)内部安装有精滤机构,所述精滤机构包括二级筛板(17)和过滤塔(11),至少两块二级筛板(17)安装在初滤腔(2)的内部,且过滤塔(11)安装在两块二级筛板(17)的中间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循环再利用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固机构包括一级筛板(8)和螺旋杆(3),一级筛板(8)安装在二级筛板(17)一侧的初滤腔(2)内部,螺旋杆(3)安装在一级筛板(8)与初滤腔(2)内壁的间隙处,且螺旋杆(3)向上延伸至主池体(1)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循环再利用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池体(1)的顶端设置有出料口(6),且出料口(6)外侧的主池体(1)顶端安装有电机架(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循环再利用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池体(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集水管(4),集水管(4)的内部顶端安装有初滤网(5),主池体(1)的另一侧表面顶端边缘处安装有过盈渠(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循环再利用收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架(7)一侧的主池体(1)顶端表面安装有密封盖(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利刘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