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烫烹饪容器及蒸汽加热式电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378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防烫烹饪容器及蒸汽加热式电饭煲,属于烹饪电器领域,解决了现有烹饪容器把手隔热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烫烹饪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盖体,所述盖体可分离地盖合于所述容器本体上,所述盖体上设有蒸汽注入口,所述容器本体包括金属胆和安装在所述金属胆上的隔热环,所述隔热环具有自所述金属胆口部向下延伸形成的防护部,所述防护部上设有把手。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即使长时间烹饪,把手表面仍可保持着较低的温度,具有更好的防烫效果,同时也保证了把手的安装可靠性和端持稳定性。

Anti scalding cooking container and steam heated rice coo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烫烹饪容器及蒸汽加热式电饭煲
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电器领域,尤其涉及防烫烹饪容器及蒸汽加热式电饭煲。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中设有可自由取放的内锅,通过锅体中的加热装置对内锅进行加热,烹饪完成将内锅从锅体中取出时,由于内锅的温度很高,无法用手直接拿取,为此内锅上通常设置一对把手,以方便内锅取放并兼具防烫作用。根据目前的把手安装结构,把手通过螺钉之类的紧固件锁附到内锅上,把手安装后与内锅直接接触,即便是采用防烫塑料材质的把手,在长时间烹饪后热量累积也会导致把手温度过高,同时,高温还容易导致把手热变形而降低把手的安装牢固度和用户端持内锅时的平稳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防烫烹饪容器,优化把手防烫设计,提升使用体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防烫烹饪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盖体,所述盖体可分离地盖合于所述容器本体上,所述盖体上设有蒸汽注入口,所述容器本体包括金属胆和安装在所述金属胆上的隔热环,所述隔热环具有自所述金属胆口部向下延伸形成的防护部,所述防护部上设有把手。在上述的防烫烹饪容器中,所述金属胆包括外层胆体、内层胆体和连接部,所述外层胆体口部和所述内层胆体口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以使所述金属胆中形成封闭的隔热腔,所述防护部自所述连接部向下延伸,所述外层胆体被所述防护部覆盖部分的高度占所述外层胆体总高度的1/5~1/2。在上述的防烫烹饪容器中,所述外层胆体上部具有向内收缩形成的安装环,所述隔热环套装在所述安装环外侧,所述隔热环外表面与所述外层胆体下部外表面平齐或者形成连续过度面。在上述的防烫烹饪容器中,所述防护部的内周侧设有连续或者断续分布的凸起,所述安装环上沿周向设有环形卡槽,所述凸起卡入所述环形卡槽内,以使所述隔热环固定到所述安装环上。在上述的防烫烹饪容器中,所述容器本体还包括容置于所述金属胆中的内锅,所述内锅和所述金属胆之间形成用于蒸汽流通的夹层,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盖体与所述隔热环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密封圈贴靠于所述金属胆上形成密封。在上述的防烫烹饪容器中,所述隔热环上部沿周向设有限位台阶,所述盖体沿周向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限位台阶相配合。在上述的防烫烹饪容器中,所述金属胆与所述隔热环之间夹持有第二密封圈。在上述的防烫烹饪容器中,所述第二密封圈包括呈倒U形的第一密封部,所述隔热环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金属胆上表面向上延伸出环形凸筋,所述环形凸筋将所述第一密封部压紧于所述环形凹槽内。在上述的防烫烹饪容器中,所述第二密封圈还包括由所述第一密封部底部向所述隔热环中心方向延伸的第二密封部,所述隔热环将所述第二密封部压紧于所述金属胆上表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蒸汽加热式电饭煲,包括煲体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防烫烹饪容器,所述煲体一侧设有承载台,所述防烫烹饪容器可取放地置于所述承载台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金属胆上设置了隔热环,隔热环本身为隔热材料制作,具有良好的阻热性,金属胆热量在向隔热环传递过程中已有大幅衰减,使用者即使触碰到隔热环也不会有明显的烫手感。隔热环上设置自金属胆口部向下延伸的防护部,防护部上设有把手,以方便使用者取放和端持烹饪容器,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中把手不与金属胆直接接触,二者之间间隔着防护部,防护部延长了热量传递路径,减少金属胆对把手的热量传递,延缓了把手热量累积,而且隔热环的表面积要远远大于把手的表面积,烹饪过程中,防护部上累积的热量均匀分布而不会集中在把手连接处,因此,即使长时间烹饪,把手表面仍可保持着较低的温度,具有更好的把手防烫效果,同时也保证了把手的安装可靠性和端持稳定性。现有技术在金属锅胆上安装把手需要金属锅胆预留把手安装结构,如铆接孔、螺钉连接孔等等,本专利技术将把手设置在隔热环的防护部上,由此可以提供跟多的安装空间,方便把手安装和造型,同时金属胆上不需要设置把手安装结构,避免了把手安装结构给金属胆造成的破坏。所述金属胆包括外层胆体、内层胆体和连接部,所述外层胆体口部和所述内层胆体口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以使所述金属胆中形成封闭的隔热腔,所述防护部自所述连接部向下延伸,所述外层胆体被所述防护部覆盖部分的高度占所述外层胆体总高度的1/5~1/2。本专利技术的防烫烹饪容器用于蒸汽加热,即蒸汽通过盖体上的蒸汽注入口通入容器本体,以用于直接或者间接加热食物,其中,内层胆体可与蒸汽直接接触而产生热交换,导致内层胆体温度偏高,但由于外层胆体和内层胆体之间存在封闭的隔热腔,这就阻碍了热量向外层胆体的进一步传递,有效抑制外层胆体的温升;同时,由于热蒸汽密度比空气低的多,导致金属胆靠近口部的上层区域会聚集大量蒸汽,而外层胆体口部和内层胆体口部通过连接部连接,蒸汽热量会顺着连接部传递至外层胆体上部,致使外层胆体上下部分也存明显温差,即外层胆体上部温度要远高于外层胆体下部温度,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使用者接触到外层胆体上部就容易被烫伤,且在这种情况下,外层胆体上直接设置把手并不能解决该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在隔热环上设置了防护部,且该防护部自连接部向下延伸,使得防护部能够从连接部覆盖至外层胆体上部,这样就能避免用户使用时接触外层胆体上部及其口部而被烫伤的问题;这样设计的容器本体,防护部和外层胆体下部都能保持相对较低的温度,提升容器本体整体的防烫效果,无需对外层胆体整体进行防护,以降低防烫设计成本。根据上述金属胆结构可知,由外层胆体上部至外层胆体下部,温度呈递减变化,靠近外层胆体口部的区域温度相对较高,如果外层胆体被防护部覆盖的部分过少,外层胆体上部的高温部分依然裸露在外,存在烫伤风险,并且会导致把手安装空间过少,不利于设置把手,通过实际使用也发现,外层胆体由上而下在其高度1/5~1/2区域内的温度变化较小,该区域的烫伤风险较小,因此,限定外层胆体被防护部覆盖部分的高度占外层胆体总高度的1/5~1/2,在保证防烫效果的同时不需要设置过多的防护部,以降低隔热环成本。所述外层胆体上部具有向内收缩形成的安装环,所述隔热环套装在所述安装环外侧,所述隔热环外表面与所述外层胆体下部外表面平齐或者形成连续过度面。设置安装环,使得隔热环能够嵌套在外层胆体上部,方便隔热环的安装固定;安装环收缩后与外层胆体下部之间会形成过渡台阶,过渡台阶与防护部底部相抵,实现隔热环在高度方向上的安装限位并支撑隔热环,并使隔热环外表面与外层胆体下部外表面保持平齐或者形成连续过度面,保持容器本体外表面的平整和美观。所述防护部的内周侧设有连续或者断续分布的凸起,所述安装环上沿周向设有环形卡槽,所述凸起卡入所述环形卡槽内,以使所述隔热环固定到所述安装环上。这种组装方式实现了隔热环与外层胆体的免螺钉安装,减少了装配时间和成本,这种组装方式无需在外层胆体和防护部上做打孔、焊接、粘接等工艺处理,最大限度保证了外层胆体、隔热环的成型质量和外观造型。所述容器本体还包括容置于所述金属胆中的内锅,所述内锅和所述金属胆之间形成用于蒸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烫烹饪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盖体,所述盖体可分离地盖合于所述容器本体上,所述盖体上设有蒸汽注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包括金属胆和安装在所述金属胆上的隔热环,所述隔热环具有自所述金属胆口部向下延伸形成的防护部,所述防护部上设有把手。/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烫烹饪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盖体,所述盖体可分离地盖合于所述容器本体上,所述盖体上设有蒸汽注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包括金属胆和安装在所述金属胆上的隔热环,所述隔热环具有自所述金属胆口部向下延伸形成的防护部,所述防护部上设有把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胆包括外层胆体、内层胆体和连接部,所述外层胆体口部和所述内层胆体口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以使所述金属胆中形成封闭的隔热腔,所述防护部自所述连接部向下延伸,所述外层胆体被所述防护部覆盖部分的高度占所述外层胆体总高度的1/5~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烫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胆体上部具有向内收缩形成的安装环,所述隔热环套装在所述安装环外侧,所述隔热环外表面与所述外层胆体下部外表面平齐或者形成连续过度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烫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的内周侧设有连续或者断续分布的凸起,所述安装环上沿周向设有环形卡槽,所述凸起卡入所述环形卡槽内,以使所述隔热环固定到所述安装环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防烫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邱雄杰张龙于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