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式泥浆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5261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井场泥浆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车载式泥浆处理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固定在车体上,罐体内设置有泥浆仓、第一混药仓、第二混药仓、清水仓,泥浆仓上端固定有振动筛,泥浆仓上固定有第一药品罐和第二药品罐,第一混药仓和第二混药仓上端均固定有第二搅拌器和第三搅拌器,清水仓上端固定有压滤机,压滤机下方设置有传送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车载式结构,灵活性能好,结构紧凑,采用压滤机,对泥浆的处理效果好,工作效率高,功能全面。

A vehicle mounted mud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式泥浆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井场泥浆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到一种车载式泥浆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泥浆是钻井液的一种,是水和粘土颗粒及各种化学处理剂的混合液,钻井废弃泥浆是指在油气田打井过程中形成的不可利用的泥浆,根据部分文献的不完全统计,钻井废弃泥浆中含水率约为50%,含固率约36%,含油率6%左右,另外还含有其它有机物及挥发性物质8%左右,成份极其复杂,污染性较大,属于极其难处置的危险固废,不经有效处理势必造成重大污染。目前很多油田井场的钻井废弃泥浆未经处理直接采用挖坑掩埋,这种处理方法会导致对土壤、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对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直接或间接对动物、植物及人类健康产生危害。对于废弃泥浆的处理,沿用传统挖泥浆池进行沉淀和掩埋处理的方式,仍对环境及耕地造成污染,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严重制约了油田钻井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灵活性能好,结构紧凑,处理效果好,功能全面的车载式泥浆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式泥浆处理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固定在车体上,罐体左端为泥浆仓,泥浆仓右侧的罐体内设置有前后对称的第一混药仓和第二混药仓,第一混药仓和第二混药仓右侧罐体部分设置有清水仓,泥浆仓上端固定有振动筛,振动筛的排液口与泥浆仓连通,第一混药仓和第二混药仓均与泥浆仓通过海底阀连通,泥浆仓上固定有第一药品罐和第二药品罐,第一药品罐和第二药品罐分别通过软管与第一混药仓和第二混药仓连通,第一混药仓和第二混药仓上端分别固定有第二搅拌器和第三搅拌器,清水仓上端固定有压滤机,压滤机下方设置有传送带,第一混药仓和第二混药仓通过三通与液下长杆泵的进液口连通,液下长杆泵的出液口与压滤机的进液口连通,清水仓和第一混药仓和第二混药仓通过水泵连接。具体的,所述泥浆仓上端安装有第一搅拌器。具体的,所述车体前侧、后侧和右侧上均固定有过道。具体的,所述三通与第一混药仓和第二混药仓连通的支管上均安装有蝶阀。具体的,所述软管上安装有球阀。具体的,所述第一药品罐和第二药品罐内均设置有搅拌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车载式结构,灵活性能好,结构紧凑,采用压滤机,对泥浆的处理效果好,工作效率高,功能全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车载式泥浆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5,罐体15固定在车体1上,所述车体1前侧、后侧和右侧上均固定有过道14。罐体15左端为泥浆仓3,泥浆仓3右侧的罐体15内设置有前后对称的第一混药仓7和第二混药仓8,第一混药仓7和第二混药仓8右侧罐体15部分设置有清水仓11,泥浆仓3上端固定有振动筛2,振动筛2的排液口与泥浆仓3连通,所述泥浆仓3上端安装有第一搅拌器4。第一混药仓7和第二混药仓8均与泥浆仓3通过海底阀连通,泥浆仓3上固定有第一药品罐5和第二药品罐6,所述第一药品罐5和第二药品罐6内均设置有搅拌装置,第一药品罐5和第二药品罐6分别通过软管与第一混药仓7和第二混药仓8连通,所述软管上安装有球阀。第一混药仓7和第二混药仓8上端分别固定有第二搅拌器9和第三搅拌器10,清水仓11上端固定有压滤机12,压滤机12下方设置有传送带13,第一混药仓7和第二混药仓8通过三通与液下长杆泵16的进液口连通,所述三通与第一混药仓7和第二混药仓8连通的支管上均安装有蝶阀。液下长杆泵16的出液口与压滤机12的进液口连通,清水仓11和第一混药仓7和第二混药仓8通过水泵连接。在对泥浆进行处理时,井场泥浆直接进入振动筛2进行初步筛分,振动筛2能够去除掉泥浆内的大颗粒固态废物,去除掉大颗粒废物的泥浆进入到泥浆仓3内,启动第一搅拌器4,防止泥浆仓3内的泥浆沉淀,进入到泥浆仓3内的泥浆通过海底阀进入到第一混药仓7内,向第一药品罐5内进行加药操作,同时关闭连通第一混药仓7的海底阀,将第一药品罐5内的药剂进行混合后,打开与第一药品罐5连通的软管的阀门后将药剂注入到第一混药仓7内,然后启动第二搅拌器9对第一混药仓7中的药剂和泥浆进行充分搅拌混合,药剂使得泥浆中的固态颗粒进行絮凝,当絮凝完成后,打开与第一混药仓7连通的三通支管上的蝶阀,启动液下长杆泵16,将第一混药仓7中的液体抽进压滤机12中进行两次压滤,压滤出的清水进入到清水仓11中,压滤完成后泥饼落到传送带13上被其排出。在第一混药仓7中的液体被抽向压滤机12时,连通第二混药仓8的海底阀打开,泥浆进入到第二混药仓8内,向第二药品罐6内进行加药操作,同时关闭连通第二混药仓8的海底阀,将第二药品罐6内的药剂进行混合后注入到第二混药仓8内,然后启动第三搅拌器10对第二混药仓8中的药剂和泥浆进行充分搅拌混合,药剂使得泥浆中的固态颗粒絮凝,当第一混药仓5中的液体处理完成后,打开与第二混药仓6连通的三通支管上的蝶阀,关闭与第一混药仓5连通的三通支管上的蝶阀,启动液下长杆泵16,将第二混药仓8中的液体抽进压滤机12中进行两次压滤,第一混药仓7和第二混药仓8相互备用,使得压滤机12能够连续工作,提高了处理效率。当清水仓11内含有清水时,在药剂与泥浆中的固态颗粒进行絮凝的过程中,可启动水泵将清水仓11中的清水注入到第一混药仓7和第二混药仓8中,从而加快絮凝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式泥浆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5),其特征在于,罐体(15)固定在车体(1)上,罐体(15)左端为泥浆仓(3),泥浆仓(3)右侧的罐体(15)内设置有前后对称的第一混药仓(7)和第二混药仓(8),第一混药仓(7)和第二混药仓(8)右侧罐体(15)部分设置有清水仓(11),泥浆仓(3)上端固定有振动筛(2),振动筛(2)的排液口与泥浆仓(3)连通,第一混药仓(7)和第二混药仓(8)均与泥浆仓(3)通过海底阀连通,泥浆仓(3)上固定有第一药品罐(5)和第二药品罐(6),第一药品罐(5)和第二药品罐(6)分别通过软管与第一混药仓(7)和第二混药仓(8)连通,第一混药仓(7)和第二混药仓(8)上端分别固定有第二搅拌器(9)和第三搅拌器(10),清水仓(11)上端固定有压滤机(12),压滤机(12)下方设置有传送带(13),第一混药仓(7)和第二混药仓(8)通过三通与液下长杆泵(16)的进液口连通,液下长杆泵(16)的出液口与压滤机(12)的进液口连通,清水仓(11)和第一混药仓(7)和第二混药仓(8)通过水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式泥浆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5),其特征在于,罐体(15)固定在车体(1)上,罐体(15)左端为泥浆仓(3),泥浆仓(3)右侧的罐体(15)内设置有前后对称的第一混药仓(7)和第二混药仓(8),第一混药仓(7)和第二混药仓(8)右侧罐体(15)部分设置有清水仓(11),泥浆仓(3)上端固定有振动筛(2),振动筛(2)的排液口与泥浆仓(3)连通,第一混药仓(7)和第二混药仓(8)均与泥浆仓(3)通过海底阀连通,泥浆仓(3)上固定有第一药品罐(5)和第二药品罐(6),第一药品罐(5)和第二药品罐(6)分别通过软管与第一混药仓(7)和第二混药仓(8)连通,第一混药仓(7)和第二混药仓(8)上端分别固定有第二搅拌器(9)和第三搅拌器(10),清水仓(11)上端固定有压滤机(12),压滤机(12)下方设置有传送带(13),第一混药仓(7)和第二混药仓(8)通过三通与液下长杆泵(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广闯石庆林孟宪红米永强王强陈成
申请(专利权)人:濮阳市中原锐实达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