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假山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5245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假山水循环系统,涉及园林景观领域,解决了在过滤、净化假山水池所排水同时,水池的自动换水问题,其包括假山和水池,水池边缘的最底端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中靠近其入口位置设置有闸门,通过上下移动闸门控制排水管的水流,于水池边缘的顶端设置有引流管和水箱,引流管与水箱连通,引流管开在水箱的最顶端,水箱下端还开有与排水管连通的导管,导管中放置有直径小于导管直径的第一连杆,使其能沿导管上下移动,水箱中设置有浮球,第一连杆上端与水箱中的浮球固定连接,下端与排水管的闸门固定连接,水池于排水管的入水口位置设置有与排水管固定连接的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实现假山水池自动换水且将排水过滤、净化的效果。

A kind of false landscape circul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假山水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园林景观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假山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假山是园林中以造景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构筑的山。假山具有多方面的造景功能,如构成园林的主景或地形骨架,划分和组织园林空间,布置庭院、驳岸、护坡、挡土,设置自然式花台。还可以与园林建筑、园路、场地和园林植物组合成富于变化的景致,借以减少人工气氛,增添自然生趣,使园林建筑融汇到山水环境中。因此,假山成为表现中国自然山水园的特征之一。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一脉相承的假山,贵在似真非真,虽假犹真,耐人寻味。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92022U,公告日2014年11月5日,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用于假山的瀑布循环水系统,该申请公开了一种可添加假山的景色的瀑布水循环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假山山体,抽水泵,山顶水潭,抽水管,所述假山山体的顶部上设有平台,所述平台的后部设有山顶水潭,位于山顶水潭下方的假山山体后侧外设有山底水潭,位于山顶水潭一侧的平台上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连接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顶端连接抽水泵,抽水管的底端连接山底水潭,所述山顶水潭与山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假山水循环系统,包括假山(1)和水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2)边缘的最底端设置有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中靠近其入口位置设置有闸门(12),通过上下移动闸门(12)控制排水管(3)的水流,于所述水池(2)边缘的顶端设置有引流管(4)和水箱(5),所述引流管(4)与水箱(5)连通,所述引流管(4)开在水箱(5)的最顶端,所述水箱(5)下端还开有与排水管(3)连通的导管(6),所述导管(6)中放置有直径小于导管(6)直径的第一连杆(7),使其能沿导管(6)上下移动,所述水箱(5)中设置有浮球(8),所述第一连杆(7)上端与水箱(5)中的浮球(8)固定连接,下端与排水管(3)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假山水循环系统,包括假山(1)和水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2)边缘的最底端设置有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中靠近其入口位置设置有闸门(12),通过上下移动闸门(12)控制排水管(3)的水流,于所述水池(2)边缘的顶端设置有引流管(4)和水箱(5),所述引流管(4)与水箱(5)连通,所述引流管(4)开在水箱(5)的最顶端,所述水箱(5)下端还开有与排水管(3)连通的导管(6),所述导管(6)中放置有直径小于导管(6)直径的第一连杆(7),使其能沿导管(6)上下移动,所述水箱(5)中设置有浮球(8),所述第一连杆(7)上端与水箱(5)中的浮球(8)固定连接,下端与排水管(3)的闸门(12)固定连接;
当浮球(8)通过第一连杆(7)带动闸门(12)上移时,闸门(12)可打开,当浮球(8)不受浮力时,第一连杆(7)和闸门(12)因自重下降,此时闸门(12)将排水管(3)完全堵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假山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12)呈圆盘状设置,所述导管(6)于闸门(12)位置的一端设置有供圆盘闸门(12)上移的方形凹槽(9),所述凹槽(9)的高度与圆盘闸门(12)的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假山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4)的入水口处设置有与引流管(4)卡接的第一过滤网(10)。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建达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