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悬挂行车,该悬挂行车包括主梁,主梁上设有电动葫芦,主梁的第一端设有第一端梁,第二端设有第二端梁,第一端梁上设有第一轨道,第二端梁上设有第二轨道,第一轨道上和第二轨道上均设有两组悬挂车轮,第一端梁底部与主梁刚性连接,第二端梁底部通过柔性连接组件与主梁柔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悬挂行车通过将第一端梁底部与主梁刚性连接,将第二端梁底部通过柔性连接组件与主梁柔性连接,由于第一端梁与主梁刚性连接,避免了主梁的运行过程中出现摆动,同时,可有效避免在行驶过程中悬挂车轮悬空情况的发生,确保每组悬挂车轮均与轨道接触,有效保证行车安全,延长行车使用寿命。
A kind of suspension c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行车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
,特别涉及一种悬挂行车。
技术介绍
悬挂行车,其主要由主梁、端梁何电动葫芦组成。整个行车通过两侧的端梁上的四组悬挂车轮支撑在轨道上,并且主梁与端梁通过螺栓刚性连接在一起。由于三点确定一个平面,这种结构很容易出现三条腿的问题(即整个行车四组车轮中,有一组车轮悬空不与轨道接触),严重影响到行车安全,缩短行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出现车辆悬空,行驶更加稳定的悬挂行车。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挂行车,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上设有电动葫芦,所述主梁的第一端设有第一端梁,第二端设有第二端梁,所述第一端梁上设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二端梁上设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上和第二轨道上均设有两组悬挂车轮,所述第一端梁底部与所述主梁刚性连接,所述第二端梁底部通过柔性连接组件与所述主梁柔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连接组件包括上部拉板、下部拉板,所述上部拉板与所述第二端梁固定连接,所述下部拉板与所述主梁固定连接,所述上部拉板与下部拉板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连接组件还包括轴销,所述上部拉板与下部拉板上均设有与所述轴销配合的定位孔,所述轴销穿过上部拉板和下部拉板上的定位孔将所述上部拉板与下部拉板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连接组件还包括轴端卡板和锁紧螺栓,所述轴销上设有与所述轴端卡板配合的卡槽,所述轴端卡板的边缘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锁紧螺栓将所述轴端卡板锁紧在所述上部拉板或下部拉板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螺栓的数量为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轨道上的两组悬挂车轮与第二轨道上的两组悬挂车轮对称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梁底部通过固定螺栓与主梁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悬挂行车通过将第一端梁底部与主梁刚性连接,将第二端梁底部通过柔性连接组件与主梁柔性连接,由于第一端梁与主梁刚性连接,避免了主梁的运行过程中出现摆动,同时,可有效避免在行驶过程中悬挂车轮悬空情况的发生,确保每组悬挂车轮均与轨道接触,有效保证行车安全,延长行车使用寿命。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悬挂行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悬挂行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柔性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标记说明:100、主梁;110、电动葫芦;120、第一端梁;121、第一轨道;122、悬挂车轮;130、第二端梁;140、柔性连接组件;141、上部拉板;142、下部拉板;143、轴销;144、轴端卡板;145、锁紧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悬挂行车,该悬挂行车包括主梁100,主梁100上设有电动葫芦110,主梁100的第一端设有第一端梁120,第二端设有第二端梁130,第一端梁120上设有第一轨道121,第二端梁130上设有第二轨道131,第一轨道121上和第二轨道131上均设有两组悬挂车轮122,第一轨道121上的两组悬挂车轮122与第二轨道131上的两组悬挂车轮122对称设置。第一端梁120底部与主梁100刚性连接,第二端梁130底部通过柔性连接组件140与主梁100柔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梁120底部通过固定螺栓与主梁100连接。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组件140包括上部拉板141、下部拉板142,上部拉板141与第二端梁130固定连接,下部拉板142与主梁100固定连接,上部拉板141与下部拉板142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组件140还包括轴销143,上部拉板141与下部拉板142上均设有与轴销143配合的定位孔,轴销143穿过上部拉板141和下部拉板142上的定位孔将上部拉板141与下部拉板142连接。优选的,柔性连接组件140还包括轴端卡板144和锁紧螺栓145,轴销143上设有与轴端卡板144配合的卡槽,轴端卡板144的边缘设于卡槽内,锁紧螺栓145将轴端卡板144锁紧在上部拉板141或下部拉板142上。在本实施例中,锁紧螺栓145将轴端卡板144锁紧在上部拉板141上。优选的,锁紧螺栓145的数量为二,避免轴端卡板144绕锁紧螺栓145旋转。在主梁的运行时,由于第二端梁可绕轴销转动,当有三组车悬挂车轮与轨道接触时,第四组悬挂车轮必然会在重力作用下与轨道接触,确保每组悬挂车轮均与轨道接触。本技术的悬挂行车通过将第一端梁底部与主梁刚性连接,将第二端梁底部通过柔性连接组件与主梁柔性连接,由于第一端梁与主梁刚性连接,避免了主梁的运行过程中出现摆动,同时,可有效避免在行驶过程中悬挂车轮悬空情况的发生,确保每组悬挂车轮均与轨道接触,有效保证行车安全,延长行车使用寿命。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挂行车,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上设有电动葫芦,所述主梁的第一端设有第一端梁,第二端设有第二端梁,所述第一端梁上设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二端梁上设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上和第二轨道上均设有两组悬挂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梁底部与所述主梁刚性连接,所述第二端梁底部通过柔性连接组件与所述主梁柔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行车,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上设有电动葫芦,所述主梁的第一端设有第一端梁,第二端设有第二端梁,所述第一端梁上设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二端梁上设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上和第二轨道上均设有两组悬挂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梁底部与所述主梁刚性连接,所述第二端梁底部通过柔性连接组件与所述主梁柔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组件包括上部拉板、下部拉板,所述上部拉板与所述第二端梁固定连接,所述下部拉板与所述主梁固定连接,所述上部拉板与下部拉板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组件还包括轴销,所述上部拉板与下部拉板上均设有与所述轴销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秀峰,李杰杰,张程,袁春兰,周晨萌,
申请(专利权)人:法兰泰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