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护士分类处理的医疗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104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11:18
一种便于护士分类处理的医疗垃圾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垃圾桶无法分离液体与固体,及去针头不便的问题;包括开口向上的桶体,桶体左侧铰接有上盖,桶体内设有左右方向的分隔板,分隔板上开设有多个沿矩形阵列均布的流液孔,分隔板上侧设有上下方向的挡板,挡板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向上的通槽,通槽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且可左右移动的刀片,两个刀片的相对面为刀刃;对医疗垃圾内残存的废液与废物进行了分离,降低了交叉感染发生的概率,便于对针头与管路进行分离,防止因工作忙碌而造成的废物未分类处理的状况发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A kind of medical garbage can for nurses to s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护士分类处理的医疗垃圾桶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护士分类处理的医疗垃圾桶。
技术介绍
医疗垃圾桶,是指装盛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容器。现有的医疗垃圾桶在使用时无法将医疗废物与医疗废液进行分离,造成废液与废物的混合,增加了交叉感染的几率。并且某些输液管上的针头需要用剪刀剪下,之后分开放置在不同的垃圾桶中,但由于医护工作较为繁琐,医护人员经常出现找不到剪刀的状况,从而将针头与输液管一起放入同一个垃圾桶中,达不到分类管理的要求,增加了细菌及病毒滋生的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便于护士分类处理的医疗垃圾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垃圾桶无法分离液体与固体,及去针头不便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开口向上的桶体,桶体左侧铰接有上盖,桶体内设有左右方向的分隔板,分隔板上开设有多个沿矩形阵列均布的流液孔,分隔板上侧设有上下方向的挡板,挡板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向上的通槽,通槽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且可左右移动的刀片,两个刀片的相对面为刀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医疗垃圾内残存的废液与废物进行了分离,降低了交叉感染发生的概率,便于对针头与管路进行分离,防止因工作忙碌而造成的废物未分类处理的状况发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医护人员的时间,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轴测半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轴测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图3中B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开口向上的桶体1,桶体1左侧铰接有上盖2,桶体1内设有左右方向的分隔板3,分隔板3上开设有多个沿矩形阵列均布的流液孔4,分隔板3上侧设有上下方向的挡板5,挡板5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向上的通槽6,通槽6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且可左右移动的刀片7,两个刀片7的相对面为刀刃。为了便于打开上盖2,所述的桶体1下侧铰接有左右方向的踏板8,踏板8左右两端分别伸出桶体1,踏板8左端经上下方向的连杆9与上盖2铰接在一起。为了使刀片7可左右移动,所述的挡板5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刀片7一一对应的运动装置,运动装置包括左右方向的推块10、推杆11及上下方向且上端伸出挡板5的压块12,推块10与挡板5滑动连接在一起且与其对应侧的刀片7固定连接在一起,推杆11位于推块10外侧且与推块10铰接在一起,推杆11自由端与压块12下端铰接在一起,压块12与挡板5滑动连接在一起且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挡块13,两个挡块13的上侧分别经弹簧14与挡板5连接在一起。为了对输液管进行限制,所述的通槽6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刀片7后方且半圆形的挡盘15。为了便于对医疗垃圾进行处理,所述的桶体1内设有位于分隔板3下方且前端伸出桶体1的集液箱16,挡板5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开口向上的内桶17,两个内桶17上分别开设有与通槽6相对应的凹槽,两个内桶17底面上分别开设有多个与流液孔4一一对应的通孔18,集液箱16与两个内桶17均可从桶体1内移出。为了便于移出集液箱16与内桶17,所述的集液箱16前端面上设有手柄19,两个内桶17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提手20。为了便于手动打开上盖2,所述的上盖2上侧设有拉手21。为了便于踩动踏板8,所述的踏板8上表面右端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均布且前后方向的防滑块22。本技术在使用时,设置挡板5靠近桶体1后侧,此时挡板5后侧的内桶17小于挡板5前侧的内桶17,将挡板5后侧的内桶17作为盛放利器的桶;在需要向垃圾桶内扔垃圾时,向下踩踏踏板8,使踏板8左端绕其与桶体1的铰接点向上摆动,同步带动连杆9向上移动并推动上盖2向上摆动,上盖2打开,压块12在弹簧14的作用下向上移动,经其对应侧的推杆11使两个推块10相背移动,同时带动两个刀片7相背移动,在桶体1上端开口露出时,可向内桶17内放置医疗垃圾;放置完垃圾后,松开踏板8,上盖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摆动,随着上盖2的摆动,连杆9向下移动并使踏板8左端向下摆动,同时,踏板8右端向上摆动,上盖2对桶体1进行遮挡,上盖2下表面与桶体1上表面接触,此时桶体1内的垃圾处于密闭状态;若医疗垃圾需要对利器进行裁剪时,使利器位于后侧的内桶17内,管路位于前侧的内桶17内,将管路从上而下放入桶体1内,在管路下端面与通槽6下表面接触时,停止移动管路,此时管路被挡盘15固定在通槽6内,放开管路,松开踏板8,上盖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摆动,对桶体1进行遮盖,由于压块12上端伸出挡板5,故随着上盖2向下摆动,上盖2下端面与压块12上端面接触并向下挤压压块12,压块12向下移动并经其对应侧的推杆11使两个推块10相对移动,同时带动两个刀片7相对移动,由于管路被固定在挡盘15与通槽6之间,故随着两个刀片7的移动,管路与针头被分隔开,管路与针头分别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入其对应侧的内桶17内,实现了针头与管路的分离,无需使用剪刀进行裁剪;两个内桶17内的废液经通孔18与流液孔4进入集液箱16中,实现了废液与废物的分离;在需要对两个内桶17及集液箱16内的医用垃圾进行处理时,经拉手21向上拉起上盖2,使上盖2无法在自身重力下向下摆动,手拉内桶17两侧的提手20,将两个内桶17依次拉出,对内桶17内的垃圾进行处理,换上新的内桶17或对内桶17进行清洗后放入桶体1内,经手柄19拉出集液箱16,对废液进行处理,换上新的集液箱16或对集液箱16进行清洗后放入桶体1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医疗垃圾内残存的废液与废物进行了分离,降低了交叉感染发生的概率,便于对针头与管路进行分离,防止因工作忙碌而造成的废物未分类处理的状况发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医护人员的时间,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护士分类处理的医疗垃圾桶,包括开口向上的桶体(1),桶体(1)左侧铰接有上盖(2),其特征在于,桶体(1)内设有左右方向的分隔板(3),分隔板(3)上开设有多个沿矩形阵列均布的流液孔(4),分隔板(3)上侧设有上下方向的挡板(5),挡板(5)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向上的通槽(6),通槽(6)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且可左右移动的刀片(7),两个刀片(7)的相对面为刀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护士分类处理的医疗垃圾桶,包括开口向上的桶体(1),桶体(1)左侧铰接有上盖(2),其特征在于,桶体(1)内设有左右方向的分隔板(3),分隔板(3)上开设有多个沿矩形阵列均布的流液孔(4),分隔板(3)上侧设有上下方向的挡板(5),挡板(5)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向上的通槽(6),通槽(6)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且可左右移动的刀片(7),两个刀片(7)的相对面为刀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护士分类处理的医疗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体(1)下侧铰接有左右方向的踏板(8),踏板(8)左右两端分别伸出桶体(1),踏板(8)左端经上下方向的连杆(9)与上盖(2)铰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护士分类处理的医疗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5)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刀片(7)一一对应的运动装置,运动装置包括左右方向的推块(10)、推杆(11)及上下方向且上端伸出挡板(5)的压块(12),推块(10)与挡板(5)滑动连接在一起且与其对应侧的刀片(7)固定连接在一起,推杆(11)位于推块(10)外侧且与推块(10)铰接在一起,推杆(11)自由端与压块(12)下端铰接在一起,压块(12)与挡板(5)滑动连接在一起且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挡块(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艺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