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断线检测的NFC防伪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08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断线检测的NFC防伪瓶盖,包括:瓶盖、撕裂环、NFC标签、检测线;NFC标签置于撕裂环与瓶盖内部;所述NFC标签内部设有用于检测所述防伪瓶盖状态的寄存器;所述撕裂环与所述瓶盖分离后致使所述检测线断开;所述检测线断开后,所述寄存器被更改为已开启状态,且所述寄存器仅允许写入一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带断线检测功能的NFC防伪瓶盖,防止瓶盖被二次利用,提高了防伪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NFC anti counterfeiting bottle cap with broken line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断线检测的NFC防伪瓶盖
本技术涉及防伪瓶盖
,具体涉及一种带断线检测的NFC防伪瓶盖。
技术介绍
酒类产品市场范围广,分销渠道形式多样,结构复杂,跨区域销售囤货等现象,对企业市场发展造成危害,NFC产品的出现和应用,对酒产品的生产、销售、防窜货、物流管理等提供了便利,但是现在的NFC产品在酒类产品的使用当中普遍存在容易被回收利用,给造假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尽管很多NFC芯片有高级的加密算法,每一个芯片有全球唯一的UID,但是因为芯片可以回收利用,使得NFC技术在酒类防伪产品的应用中只显示其物流管理方面的信息,无法对该酒类产品进行防伪判断。目前一些企业使用了NFC或RFID技术来制作防伪瓶盖。但只仅仅采用易损材质来加工制作NFC防伪标签,将NFC芯片和NFC天线同时制作在标签上,通过在打开瓶盖的时候损坏NFC防伪标签或者RFID标签上的天线,以达到整个标签不能被再次读取的目的。虽然标签被破坏,但是NFC或RFID芯片本身完好无损,仍然可以被回收做成新的标签。这种防伪技术无法起到彻底防伪的作用。且大多数此类防伪产品是破坏标签上的天线,而芯片本身并未损坏,还可以被回收利用,因此并不能真正的实现防伪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带断线检测的NFC防伪瓶盖,以解决酒类防伪产品的NFC芯片被回收利用进而造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断线检测的NFC防伪瓶盖,包括:瓶盖、撕裂环、NFC标签、检测线;所述NFC标签置于瓶盖内部;所述检测线置于所述瓶盖和所述撕裂环内部,且所述检测线的两端与NFC标签相连;所述NFC标签内部设有用于检测所述防伪瓶盖状态的寄存器;所述撕裂环与所述瓶盖分离后致使所述检测线断开;所述检测线断开后,所述寄存器将更改为已开启状态,且所述寄存器仅允许写入一次;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瓶盖设有凹槽;所述NFC标签固定于所述凹槽内。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NFC标签通过胶凝材料固封于所述凹槽内。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NFC标签包括有两个焊盘;所述焊盘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NFC标签内置的NFC芯片的检测引脚相连;所述焊盘用于焊接所述检测线的两端。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线的两端于所述凹槽的边缘引出。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瓶盖内壁设有螺纹。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瓶盖与所述撕裂环一体成型,且所述瓶盖和所述撕裂环之间设有连接点。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点的厚度小于所述瓶盖以及所述撕裂环的边缘的厚度,并置于所述瓶盖和撕裂环的外边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检测导线断开后,在消费者验证真伪时,内部储存的瓶盖的状态为被更改后的显示状态。若芯片被回收利用,验证系统将根据检测线的连接状态反馈的瓶盖状态提示用户。消费者通过带有NFC功能的电子设备检测购买的产品是否已经开启,从而验证真伪。(2)因为检测线连接状态的标志位的值为一次性写入,且永不可恢复。相比仿造其他防伪方法,本方法的伪造成本更高,造假难度大。(3)瓶盖的结构设置有撕裂环,若打开瓶盖必须破坏撕裂环,从而致使检测线被断开,因此具有断线检测防伪以及瓶盖结构的防伪设置,从而实现了双重防伪。(4)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便于在市场上推广及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检测线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瓶盖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检测线的NFC标签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10-瓶盖,20-撕裂环,30-检测线,40-NFC标签,50-瓶口,11-凹槽,12-内螺纹,21-连接点,41-NFC芯片,42-焊盘,43-导线,44-标签天线,51-瓶身,52-第一限位,53-第二限位,54-外螺纹,13-胶凝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安装检测线瓶盖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带断线检测的NFC防伪瓶盖,包括瓶盖10、撕裂环20、NFC标签40、检测线30;NFC标签40置于瓶盖10内部;检测线30置于瓶盖10和撕裂环20的内部,且检测线30的两端与NFC标签40相连接;NFC标签40内部设有用于检查本例的防伪瓶盖状态的寄存器;撕裂环20与瓶盖10分离后致使检测线30断开;检测线30断开后,NFC标签40内部的寄存器的值更改为已开启状态,且寄存器仅允许写入一次。具体地,本例中在瓶盖10的顶部挖有高度小于1mm直径为25mm的凹槽11,如图1可知,凹槽11设置在瓶盖10的顶部,凹槽11可为任意形状,可为圆形,也可为方形,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可容纳NFC标签40即可,本例中,设置为圆形凹槽11。NFC标签40采用胶凝材料13固封于凹槽11内。该胶凝材料13可采用常用的可快速固化的胶水,可以为环氧树脂胶,也可以为3m7533型丝印胶水,当然也可以为其他,不受限制,当胶凝材料填满至凹槽11中,使其与凹槽11顶部齐平,然后快速固化无法显现NFC标签40即可。当然,当凹槽11未填充满或者该胶凝材料13固化后为透明状,可在凹槽上方安装一个标签盖或者一个瓶盖贴,遮挡住凹槽。具体地,本例中可在瓶盖10和撕裂环20中设置与检测线30匹配的通孔,检测线30的一端分别穿进任意一个通孔,再从另外一个通孔穿出,为便于安装检测线30,检测线30的两端从凹槽11的边缘处引出。当然,不一定设置通孔,由于瓶盖10和撕裂环20为一体成型的,可在瓶盖10和撕裂环20一体成型前,将检测线30置于瓶盖10和撕裂环20成型的模具中,使得瓶盖10和撕裂环20成型后已经置入了检测线30,且为便于安装检测线30,检测线30的两端也从凹槽11的边缘处引出。因此,当撕裂环20和瓶盖10断开时,由于检测线30设置于瓶盖10和撕裂环20内部,致使检测线30也被断开。进一步地,检测线30被引出后,与NFC标签40相连接,由于NFC标签40内部设有寄存器,该寄存器根据检测线30的连接状态写入信息,另寄存器仅允许写入一次。因此,当检测线30被断开后,检测寄存器反馈的瓶盖状态为开启状态,且开启状态不能恢复至未开启状态。因此本例中的断线检测为本例的一重防伪机制。图2为本技术的瓶盖的安装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瓶盖10内壁设有内螺纹12,相应的瓶口50外部设有外螺纹54,瓶盖10与瓶口50通过螺纹连接。由于瓶盖10和撕裂环20一体成型,因此,为便于使用本例的防伪瓶盖,本例中,瓶盖10和撕裂环20之间设置有连接点21,且连接点21的厚度小于瓶盖10以及撕裂环20的边缘厚度。为便于安装固定,该连接点21置于瓶盖10和撕裂环20的外边缘,从而使本例的防伪瓶盖在外侧显示为整体的结构。进一步地,撕裂环20固定在瓶口50上。具体地,瓶体包括有第一限位52和第二限位53,第一限位52设于瓶身5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断线检测的NFC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瓶盖、撕裂环、NFC标签、检测线;/n所述NFC标签置于瓶盖内部;/n所述检测线置于所述瓶盖与所述撕裂环内部,且所述检测线的两端与所述NFC标签相连;/n所述NFC标签内部设有用于检测所述防伪瓶盖状态的寄存器;/n所述撕裂环与所述瓶盖分离后致使所述检测线断开;/n所述检测线断开后,所述寄存器被更改为已开启状态,且所述寄存器仅允许写入一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断线检测的NFC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瓶盖、撕裂环、NFC标签、检测线;
所述NFC标签置于瓶盖内部;
所述检测线置于所述瓶盖与所述撕裂环内部,且所述检测线的两端与所述NFC标签相连;
所述NFC标签内部设有用于检测所述防伪瓶盖状态的寄存器;
所述撕裂环与所述瓶盖分离后致使所述检测线断开;
所述检测线断开后,所述寄存器被更改为已开启状态,且所述寄存器仅允许写入一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断线检测的NFC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设有凹槽;所述NFC标签固定于所述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断线检测的NFC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NFC标签通过胶凝材料固封于所述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涛王宏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潜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