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耐用的集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078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集装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方便耐用的集装袋,包括集装袋本体和调节机构,所述缓冲层的内表面一侧与内装胆布的外表面一侧连接,所述支撑底架的外表面底部与摩擦皮的外表面顶部连接,集装袋本体的外表面顶部右侧与布条的外表面底部连接,布条的外表面顶部与布制环的外表面底部连接,布条的外表面底部与加固布片的外表面背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收紧布道和拉环等的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慢慢的收缩在一起,从而可以缩成一团,所以方便展开和携带,又因加固皮和布制环等的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耐用耐磨,从而使集装袋更耐用,所以该装置可以达到具有方便使用并且耐用功能的目的。

A convenient and durable container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耐用的集装袋
本技术涉及集装袋
,具体为一种方便耐用的集装袋。
技术介绍
集装袋在许多的场合中均有使用,然后集装袋不使用的时候往往随意一放,不方便折叠,而且所盛之物过重的话容易破裂,从而导致问题的出现,而且在夜晚或者光线昏暗的地方,不容易辨识,然而现有的集装袋大多只具有袋子的功能,所以针对此问题,可以设计出一种具有方便使用并且耐用功能的集装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方便耐用的集装袋,达到具有方便使用并且耐用功能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耐用的集装袋,包括集装袋本体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外布道、尼龙绳、衔接片、支撑底架、摩擦皮、阻燃层、缓冲层、内装胆布、加固皮、布制环、拉环、布条、加固布片、写字板和荧光条,所述集装袋本体的外表面右侧与外布道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外布道的外表面底部与支撑底架的外表面顶部右侧连接,所述外布道的内表面底部与衔接片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衔接片的外表面顶部与尼龙绳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尼龙绳的外表面顶部与拉环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集装袋本体的内表面与阻燃层的外表面一侧连接,所述阻燃层的内表面一侧与缓冲层的外表面一侧连接,所述缓冲层的内表面一侧与内装胆布的外表面一侧连接,所述支撑底架的外表面底部与摩擦皮的外表面顶部连接,所述集装袋本体的外表面顶部右侧与布条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布条的外表面顶部与布制环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布条的外表面底部与加固布片的外表面背部连接;所述集装袋本体的外表面顶部与收紧布道的外表面底部缝接,所述收紧布道的内表面与麻绳的外表面连接,所述麻绳的外表面右侧与收紧环的外表面左侧连接。优选的,所述集装袋本体的外表面一侧与写字板的外表面背部连接,且集装袋本体的外表面底部与荧光条的外表面背部连接。优选的,所述荧光条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荧光条的规格相同。优选的,所述内装胆布的内表面底部与加固皮的外表面一侧连接,且加固皮的数量为三个。优选的,所述外布道的内部设置有通道,且外布道的内径大于尼龙绳的外径。优选的,所述外布道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外布道的规格相同。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耐用的集装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集装袋本体、外布道、尼龙绳、衔接片、支撑底架、收紧布道和拉环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慢慢的收缩在一起,从而可以缩成一团,所以方便展开和携带,又因为有缓冲层、内装胆布、加固皮和布制环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耐用耐磨,从而使集装袋更耐用,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可以达到具有方便使用并且耐用功能的目的。(2)、本技术通过写字板和荧光条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在夜间看清位置,而且还可以在写字板上记载一些东西,又因为有支撑底架和摩擦皮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时底部耐磨,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更实用且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主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集装袋本体、2收紧布道、3麻绳、4收紧环、5调节机构、501外布道、502尼龙绳、503衔接片、504支撑底架、505摩擦皮、506阻燃层、507缓冲层、508内装胆布、509加固皮、510布制环、511拉环、512布条、513加固布片、514写字板、515荧光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耐用的集装袋,包括集装袋本体1和调节机构5,调节机构5包括外布道501、尼龙绳502、衔接片503、支撑底架504、摩擦皮505、阻燃层506、缓冲层507、内装胆布508、加固皮509、布制环510、拉环511、布条512、加固布片513、写字板514和荧光条515,集装袋本体1的外表面右侧与外布道501的外表面左侧缝接,外布道501的外表面底部与支撑底架504的外表面顶部右侧固定连接,外布道501的内表面底部与衔接片503的外表面底部缝接,衔接片503的外表面顶部与尼龙绳502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尼龙绳502的外表面顶部与拉环511的外表面底部卡接,集装袋本体1的内表面与阻燃层506的外表面一侧粘接,阻燃层506的内表面一侧与缓冲层507的外表面一侧粘接,缓冲层507的内表面一侧与内装胆布508的外表面一侧粘接,支撑底架504的外表面底部与摩擦皮505的外表面顶部粘接,集装袋本体1的外表面顶部右侧与布条512的外表面底部焊接,布条512的外表面顶部与布制环510的外表面底部缝接,布条512的外表面底部与加固布片513的外表面背部固定连接;集装袋本体1的外表面顶部与收紧布道2的外表面底部缝接,收紧布道2的内表面与麻绳3的外表面套接,麻绳3的外表面右侧与收紧环4的外表面左侧卡接,集装袋本体1的外表面一侧与写字板514的外表面背部粘接,且集装袋本体1的外表面底部与荧光条515的外表面背部粘接,荧光条515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荧光条515的规格相同,内装胆布508的内表面底部与加固皮509的外表面一侧缝接,且加固皮509的数量为三个,外布道501的内部设置有通道,且外布道501的内径大于尼龙绳502的外径,外布道501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外布道501的规格相同,该方便耐用的集装袋,通过集装袋本体1、外布道501、尼龙绳502、衔接片503、支撑底架504、收紧布道2和拉环511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慢慢的收缩在一起,从而可以缩成一团,所以方便展开和携带,又因为有缓冲层507、内装胆布508、加固皮509和布制环510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耐用耐磨,从而使集装袋更耐用,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可以达到具有方便使用并且耐用功能的目的,通过写字板514和荧光条515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在夜间看清位置,而且还可以在写字板514上记载一些东西,又因为有支撑底架504和摩擦皮505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时底部耐磨,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更实用且更方便。在使用时,需要装东西的时候,将收紧布道2打开既可,而不使用的时候则手握拉环511,然后向上用力则可以让集装袋本体1慢慢的向下压缩,从而方便压缩折叠,而布制环510等结构则可以方便使用者的携带,从而便携耐用。综上可得,该方便耐用的集装袋,通过集装袋本体1、外布道501、尼龙绳502、衔接片503、支撑底架504、收紧布道2和拉环511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慢慢的收缩在一起,从而可以缩成一团,所以方便展开和携带,又因为有缓冲层507、内装胆布508、加固皮509和布制环510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用,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耐用耐磨,从而使集装袋更耐用,所以由此可知,该装置可以达到具有方便使用并且耐用功能的目的,通过写字板514和荧光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耐用的集装袋,包括集装袋本体(1)和调节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外布道(501)、尼龙绳(502)、衔接片(503)、支撑底架(504)、摩擦皮(505)、阻燃层(506)、缓冲层(507)、内装胆布(508)、加固皮(509)、布制环(510)、拉环(511)、布条(512)、加固布片(513)、写字板(514)和荧光条(515),所述集装袋本体(1)的外表面右侧与外布道(501)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外布道(501)的外表面底部与支撑底架(504)的外表面顶部右侧连接,所述外布道(501)的内表面底部与衔接片(503)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衔接片(503)的外表面顶部与尼龙绳(502)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尼龙绳(502)的外表面顶部与拉环(511)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集装袋本体(1)的内表面与阻燃层(506)的外表面一侧连接,所述阻燃层(506)的内表面一侧与缓冲层(507)的外表面一侧连接,所述缓冲层(507)的内表面一侧与内装胆布(508)的外表面一侧连接,所述支撑底架(504)的外表面底部与摩擦皮(505)的外表面顶部连接,所述集装袋本体(1)的外表面顶部右侧与布条(512)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布条(512)的外表面顶部与布制环(510)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布条(512)的外表面底部与加固布片(513)的外表面背部连接;/n所述集装袋本体(1)的外表面顶部与收紧布道(2)的外表面底部缝接,所述收紧布道(2)的内表面与麻绳(3)的外表面连接,所述麻绳(3)的外表面右侧与收紧环(4)的外表面左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耐用的集装袋,包括集装袋本体(1)和调节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外布道(501)、尼龙绳(502)、衔接片(503)、支撑底架(504)、摩擦皮(505)、阻燃层(506)、缓冲层(507)、内装胆布(508)、加固皮(509)、布制环(510)、拉环(511)、布条(512)、加固布片(513)、写字板(514)和荧光条(515),所述集装袋本体(1)的外表面右侧与外布道(501)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所述外布道(501)的外表面底部与支撑底架(504)的外表面顶部右侧连接,所述外布道(501)的内表面底部与衔接片(503)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衔接片(503)的外表面顶部与尼龙绳(502)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尼龙绳(502)的外表面顶部与拉环(511)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集装袋本体(1)的内表面与阻燃层(506)的外表面一侧连接,所述阻燃层(506)的内表面一侧与缓冲层(507)的外表面一侧连接,所述缓冲层(507)的内表面一侧与内装胆布(508)的外表面一侧连接,所述支撑底架(504)的外表面底部与摩擦皮(505)的外表面顶部连接,所述集装袋本体(1)的外表面顶部右侧与布条(512)的外表面底部连接,所述布条(512)的外表面顶部与布制环(510)的外表面底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沭阳县聚源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