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杠安装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978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险杠安装结构及汽车,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翼子板、保险杠安装板和保险杠,翼子板与保险杠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折弯部;保险杠安装板位于翼子板的内侧且与翼子板连接,保险杠安装板与保险杠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折弯部,第二折弯部上设有第二连接孔;保险杠位于翼子板的外侧,保险杠设有第三折弯部,第三折弯部上设有第三连接孔,翼子板的第一折弯部伸入在第二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之间;保险杠和保险杠安装板借助贯穿的螺栓将翼子板夹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保险杠安装结构,通过保险杠安装板的缓冲作用避免翼子板的形变,提高安装的可靠性,进而能够提高匹配连接的部件之间的匹配精度。

Bumper mounting structure and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险杠安装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属于车辆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保险杠安装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保险杠常见的安装方式是,保险杠安装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在翼子板的外侧,保险杠设置在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外侧,并与保险杠安装支架卡扣连接;此种安装方式,容易出现卡接不可靠,导致各部件之间匹配精度差,容易造成翼子板变形,影响整车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险杠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保险杠保险杠连接不可靠、导致部件之间匹配精度差、翼子板易变形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保险杠安装结构,包括翼子板、保险杠安装板和保险杠,翼子板与保险杠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折弯部;保险杠安装板位于所述翼子板的内侧且与所述翼子板连接,所述保险杠安装板与所述保险杠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上设有第二连接孔;保险杠位于所述翼子板的外侧,所述保险杠设有第三折弯部,所述第三折弯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中心线重合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翼子板的第一折弯部伸入在所述第二折弯部和所述第三折弯部之间;所述保险杠和所述保险杠安装板借助贯穿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的螺栓将所述翼子板夹紧。进一步地,所述的保险杠安装结构还包括保险杠加强板,位于所述第三折弯部远离所述第二折弯部的一侧,所述保险杠加强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孔的中心线重合的第一连接孔,所述保险杠加强板借助所述螺栓与所述保险杠和所述保险杠安装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保险杠加强板靠近所述第三折弯部的一侧设有减重凹槽,所述第三折弯部与所述减重凹槽的四周凸起的边缘相抵。进一步地,所述保险杠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二折弯部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翼子板的上端连接的第四折弯部。进一步地,所述保险杠安装结构还包括U型弹片,插于所述第二折弯部上,其上设有用于所述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折弯部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U型弹片的避让凹槽。进一步地,所述U型弹片包括第一板片、第二板片和连接板片,第一板片插设于所述第二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之间;第二板片与所述第一板片平行,且位于所述第二折弯部的上方,在所述第二板片的通孔处设有向上延伸的螺纹套,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套并与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连接板片连接在所述第一板片和所述第二板片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板片远离所述连接板片的一端设有压紧部,所述压紧部的两侧设有向所述第一板片方向延伸的卡爪。进一步地,保险杠安装结构还包括限位凸,设置于所述第三折弯部上,且向上穿过设置于所述第一折弯部上的限位孔。进一步地,保险杠安装结构包括两个限位凸,两个所述限位凸分设于所述第三折弯部的两端。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保险杠安装结构。本技术提供的保险杠安装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保险杠安装结构,保险杠安装板位于翼子板的内侧,保险杠连接在保险杠安装板上,不与翼子板直接连接,翼子板依靠螺栓预紧力压紧在保险杠和保险杠安装板之间;由于翼子板与保险杠不直接连接,螺栓不穿过翼子板,保险杠受到的撞击力先传递到保险杠安装板,再传递到翼子板上,通过保险杠安装板的缓冲作用避免翼子板的形变,提高安装的可靠性,进而能够提高匹配连接的部件之间的匹配精度;安装时,翼子板插入保险杠和保险杠安装板之间,使得安装简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险杠安装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去掉保险杠安装板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去掉翼子板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的仰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沿螺栓轴线的剖视结构图;图7为图1中所示保险杠安装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图1中所示保险杠安装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9为图1中所示保险杠安装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10为图2中所示U型弹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11为图2中所示U型弹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12为图2中所示保险杠加强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翼子板;11-第一折弯部;12-避让凹槽;2-保险杠安装板;21-第二折弯部;22-第四折弯部;23-第二连接孔;3-保险杠;31-第三折弯部;32-限位凸;33-第三连接孔;4-保险杠加强板;41-减重凹槽;42-套筒;43-第一连接孔;5-U型弹片;51-螺纹套;52-第二板片;53-连接板片;54-第一板片;55-卡爪;56-压紧部;6-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6及图8,现对本技术提供的保险杠安装结构进行说明。所述保险杠安装结构,包括翼子板1、保险杠安装板2和保险杠3,翼子板1与保险杠3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折弯部11;保险杠安装板2位于翼子板1的内侧且与翼子板1连接,保险杠安装板2与保险杠3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折弯部21,第二折弯部21上设有第二连接孔23;保险杠3位于翼子板1的外侧,保险杠3设有第三折弯部31,第三折弯部31上设有与第二连接孔23的中心线重合的第三连接孔33,翼子板1的第一折弯部11伸入在第二折弯部21和第三折弯部31之间;保险杠3和保险杠安装板2借助贯穿第二连接孔23和第三连接孔33的螺栓6将翼子板1夹紧。本技术提供的保险杠安装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保险杠安装板位于翼子板的内侧,保险杠3连接在保险杠安装板2上,不与翼子板1直接连接,翼子板1依靠螺栓预紧力压紧在保险杠3和保险杠安装板2之间;由于翼子板1与保险杠3不直接连接,螺栓不穿过翼子板1,保险杠3受到的撞击力先传递到保险杠安装板2,再传递到翼子板1上,通过保险杠安装板2的缓冲作用避免翼子板1安装时的形变,提高安装的可靠性,进而能够提高匹配连接的部件之间的匹配精度;安装时,翼子板插入保险杠和保险杠安装板之间,使得安装简单。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6、图1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保险杠安装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保险杠安装结构还包括保险杠加强板4,位于第三折弯部31远离第二折弯部21的一侧,保险杠加强板4上设有与第三连接孔33的中心线重合的第一连接孔43,保险杠加强板4借助螺栓6与保险杠3和保险杠安装板2连接。通过保险杠加强板4,能够提高保险杠3连接部位的支撑强度,提高连接的可靠性,避免翼子板发生形变。请参阅图5、图6及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保险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翼子板,其与保险杠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折弯部;/n保险杠安装板,位于所述翼子板的内侧且与所述翼子板连接,所述保险杠安装板与所述保险杠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上设有第二连接孔;/n保险杠,位于所述翼子板的外侧,所述保险杠设有第三折弯部,所述第三折弯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中心线重合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翼子板的第一折弯部伸入在所述第二折弯部和所述第三折弯部之间;所述保险杠和所述保险杠安装板借助贯穿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的螺栓将所述翼子板夹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保险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翼子板,其与保险杠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折弯部;
保险杠安装板,位于所述翼子板的内侧且与所述翼子板连接,所述保险杠安装板与所述保险杠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上设有第二连接孔;
保险杠,位于所述翼子板的外侧,所述保险杠设有第三折弯部,所述第三折弯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中心线重合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翼子板的第一折弯部伸入在所述第二折弯部和所述第三折弯部之间;所述保险杠和所述保险杠安装板借助贯穿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的螺栓将所述翼子板夹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险杠加强板,位于所述第三折弯部远离所述第二折弯部的一侧,所述保险杠加强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孔的中心线重合的第一连接孔,所述保险杠加强板借助所述螺栓与所述保险杠和所述保险杠安装板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加强板靠近所述第三折弯部的一侧设有减重凹槽,所述第三折弯部与所述减重凹槽的四周凸起的边缘相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二折弯部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翼子板的上端连接的第四折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汉单亚楠李娜关功昊刘项来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