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邮封快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932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专利邮封快拆装置,其中:包括后座、上压板结构、下压板结构、上固定板结构、下固定板结构、上切刀结构、下切刀结构以及邮封调位结构,上压板结构包括上压板,上压板后端与后座的前端上部弹性连接,上压板水平设置,上压板前端为自由端,上固定板结构包括上固定板,上固定板后端与后座固定连接,上固定板平行地位于上压板的下方,上固定板的前部上部通过上弹簧与上压板前部下部连接,下压板结构包括下压板,下压板后端与后座的前端下部弹性连接,下压板水平设置,下压板前端为自由端,下固定板结构包括下固定板,下固定板后端与后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以不需要仔细对齐邮封边缘就能准确切开邮封、使用简单方便的优点。

Patent seal quick releas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邮封快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阀门调控的
,具体涉及专利邮封快拆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申请、维护过程中,需要接收很多邮件,有国家专利局邮寄的各种通知书和证书,也有专利代理公司来往的转接邮件以及实现提醒邮件,对于有大量专利在申请中以及在维护中的大学,会由科技处专门负责专利事务,每日来往的邮件数量很大,拆专利邮封时,既麻烦,又容易将邮件内的纸质通知书拆坏,尤其是邮件内装有专利证书的情况下,撕坏专利证书会损失更大。如果用切边器对邮件切边,需要仔细将邮件的边缘在切边器上对齐,然后拉下切刀,将邮封切开,切邮封的过程需要精力集中,邮件较多的情况下,较为耗费精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不需要仔细对齐邮封边缘就能准确切开邮封、使用简单方便的专利邮封快拆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专利邮封快拆装置,其中:包括后座、上压板结构、下压板结构、上固定板结构、下固定板结构、上切刀结构、下切刀结构以及邮封调位结构,上压板结构包括上压板,上压板后端与后座的前端上部弹性连接,上压板水平设置,上压板前端为自由端,上固定板结构包括上固定板,上固定板后端与后座固定连接,上固定板平行地位于上压板的下方,上固定板的前部上部通过上弹簧与上压板前部下部连接,下压板结构包括下压板,下压板后端与后座的前端下部弹性连接,下压板水平设置,下压板前端为自由端,下固定板结构包括下固定板,下固定板后端与后座固定连接,下固定板平行地位于下压板的上方,下固定板的前部下部通过下弹簧与下压板前部上部连接,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平行,且上固定板位于下固定板上部,使得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具有能使专利邮封插入的插入间隙,上固定板的后端和下固定板的后端均通过一连接座与后座固定连接,上固定板的后部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上板槽,下固定板的后部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下板槽,连接座前端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一行程槽,行程槽的前端与插入间隙连通,行程槽的后端为盲端,行程槽位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的位置,邮封调位结构包括顶块、连接架、后弹簧、上竖向滑轨以及下竖向滑轨,顶块固定在连接架的中部,顶块前端与间隙对齐,连接架后半段位于行程槽中,连接架能在行程槽中轴向滑动,连接架后端通过后弹簧与行程槽槽底连接,连接架前端从顶块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越过顶块伸至顶块的前上方和前下方,上竖向滑轨固定连接在连接架前端上部,上竖向滑轨竖向设置,下竖向滑轨固定连接在连接架前端下部,下竖向滑轨竖向设置,上切刀结构包括上切刀座和上切刀,上切刀座安装在上竖向滑轨上,上切刀座与上竖向滑轨上下滑动、前后限位配合,上切刀固定在上切刀座下端,上切刀刀口朝下,正对着插入间隙,且上切刀与顶块前端的水平距离为固定值,上压板与上板槽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轴向的上压板滑槽,上切刀座穿过上板槽,且上切刀座上端位于上压板滑槽中,且能在上压板滑槽中前后滑移,下切刀结构包括下切刀座和下切刀,下切刀座安装在下竖向滑轨上,下切刀座与下竖向滑轨上下滑动、前后限位配合,下切刀固定在下切刀座上端,下切刀刀口朝上,正对着插入间隙,且下切刀与顶块前端的水平距离为固定值,当上切刀和下切刀同时压入插入间隙中时,上切刀和下切刀能相互贴紧交错,切断插入插入间隙中的邮封边,下压板与下板槽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轴向的下压板滑槽,下切刀座穿过下板槽,且下切刀座上端位于下压板滑槽中,且能在下压板滑槽中前后滑移。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上述的上切刀与顶块前端的水平距离以及下切刀与顶块前端的水平距离为1.5mm至2mm。上述的上固定板上表面设置有上弹簧固定槽,上弹簧的下端伸入上弹簧固定槽中与上固定板固定连接。上述的下固定板下表面设置有下弹簧固定槽,下弹簧的上端伸入下弹簧固定槽中与下固定板固定连接。上述的上固定板前端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上滚珠槽,上滚珠槽中限位有上滚珠,上滚珠能在上滚珠槽中滚动,且上滚珠的下端伸出上滚珠槽,位于插入间隙的前部。上述的下固定板前端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下滚珠槽,下滚珠槽中限位有下滚珠,下滚珠能在下滚珠槽中滚动,且下滚珠的上端伸出下滚珠槽,位于插入间隙的前部,上滚珠和下滚珠对称设置,上滚珠和下滚珠配合,能夹住伸入插入间隙的专利邮封,使专利邮封与上固定板、下固定板滚动摩擦配合。上述的上切刀的刀头和下切刀的刀头均为倾斜刀头。本专利技术的专利邮封快拆装置,主要包括后座、上压板结构、下压板结构、上固定板结构、下固定板结构、上切刀结构、下切刀结构以及邮封调位结构,上压板、下压板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在手指的压力下相对压合,而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则是固定的,不能弯曲,本专利技术在插入间隙的深处设置了邮封调位结构,通过该结构保证邮封切边时的切口位置总是固定在邮封边缘1.5mm至2mm处,既能切开邮封,又不会损伤邮封内的纸件。具体的说,是因为上切刀结构、下切刀结构、顶块均定位在同一个连接架上,而这个连接架又能在插入间隙的深处通过后弹簧的作用滑动和复位,这使得上切刀、下切刀与顶块之间的水平距离总是固定的,顶块被邮封顶住后移,上切刀和下切刀也会随之后移,当按下上压板和下压板时,能使上切刀、下切刀相对于连接架上下移动,从而竖直地切入插入间隙中,切断邮封。本专利技术还将上切刀和下切刀的刀口设计成倾斜,能较为轻松的切入邮封,并在专利邮封快拆装置横移切断整个邮封的过程中让刀口方便持续滑断邮封。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可一手拿捏,非常方便在邮件较多的专利管理中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专利邮封快拆装置的立体结构外观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图4是上切刀和下切刀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邮封插入快拆装置的的示意图;图6是邮封把邮封调位结构向后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入快拆装置对邮封切边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后座1、插入间隙11、连接座12、行程槽13、上压板结构2、上压板21、上压板滑槽22、下压板结构3、下压板31、下压板滑槽32、上固定板结构4、上固定板41、上弹簧42、上板槽43、上弹簧固定槽44、上滚珠45、下固定板结构5、下固定板51、下弹簧52、下板槽53、下弹簧固定槽54、下滚珠55、上切刀结构6、上切刀座61、上切刀62、下切刀结构7、下切刀座71、下切刀72、邮封调位结构8、顶块81、连接架82、后弹簧83、上竖向滑轨84、下竖向滑轨8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专利邮封快拆装置,其中:包括后座1、上压板结构2、下压板结构3、上固定板结构4、下固定板结构5、上切刀结构6、下切刀结构7以及邮封调位结构8,上压板结构2包括上压板21,上压板21后端与后座1的前端上部弹性连接,上压板21水平设置,上压板21前端为自由端,上固定板结构4包括上固定板41,上固定板41后端与后座1固定连接,上固定板41平行地位于上压板21的下方,上固定板41的前部上部通过上弹簧42与上压板21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专利邮封快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后座(1)、上压板结构(2)、下压板结构(3)、上固定板结构(4)、下固定板结构(5)、上切刀结构(6)、下切刀结构(7)以及邮封调位结构(8),所述的上压板结构(2)包括上压板(21),所述的上压板(21)后端与后座(1)的前端上部弹性连接,上压板(21)水平设置,上压板(21)前端为自由端,所述的上固定板结构(4)包括上固定板(41),所述的上固定板(41)后端与后座(1)固定连接,所述的上固定板(41)平行地位于上压板(21)的下方,上固定板(41)的前部上部通过上弹簧(42)与上压板(21)前部下部连接,所述的下压板结构(3)包括下压板(31),所述的下压板(31)后端与后座(1)的前端下部弹性连接,下压板(31)水平设置,下压板(31)前端为自由端,所述的下固定板结构(5)包括下固定板(51),所述的下固定板(51)后端与后座(1)固定连接,所述的下固定板(51)平行地位于下压板(31)的上方,下固定板(51)的前部下部通过下弹簧(52)与下压板(31)前部上部连接,所述的上固定板(41)和下固定板(51)平行,且上固定板(41)位于下固定板(51)上部,使得上固定板(41)和下固定板(51)之间具有能使专利邮封插入的插入间隙(11),所述的上固定板(41)的后端和下固定板(51)的后端均通过一连接座(12)与后座(1)固定连接,所述的上固定板(41)的后部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上板槽(43),所述的下固定板(51)的后部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下板槽(53),所述的连接座(12)前端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一行程槽(13),所述的行程槽(13)的前端与插入间隙(11)连通,行程槽(13)的后端为盲端,行程槽(13)位于上固定板(41)和下固定板(51)之间的位置,邮封调位结构(8)包括顶块(81)、连接架(82)、后弹簧(83)、上竖向滑轨(84)以及下竖向滑轨(85),所述的顶块(81)固定在连接架(82)的中部,顶块(81)前端与间隙(11)对齐,连接架(82)后半段位于行程槽(13)中,连接架(82)能在行程槽(13)中轴向滑动,所述的连接架(82)后端通过后弹簧(83)与行程槽(13)槽底连接,连接架(82)前端从顶块(81)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越过顶块(81)伸至顶块(81)的前上方和前下方,所述的上竖向滑轨(84)固定连接在连接架(82)前端上部,上竖向滑轨(84)竖向设置,所述的下竖向滑轨(85)固定连接在连接架(82)前端下部,下竖向滑轨(85)竖向设置,上切刀结构(6)包括上切刀座(61)和上切刀(62),所述的上切刀座(61)安装在上竖向滑轨(84)上,上切刀座(61)与上竖向滑轨(84)上下滑动、前后限位配合,所述的上切刀(62)固定在上切刀座(61)下端,上切刀(62)刀口朝下,正对着插入间隙(11),且上切刀(62)与顶块(81)前端的水平距离为固定值,所述的上压板(21)与上板槽(43)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轴向的上压板滑槽(22),所述的上切刀座(61)穿过上板槽(43),且上切刀座(61)上端位于上压板滑槽(22)中,且能在上压板滑槽(22)中前后滑移,所述的下切刀结构(7)包括下切刀座(71)和下切刀(72),所述的下切刀座(71)安装在下竖向滑轨(85)上,下切刀座(71)与下竖向滑轨(85)上下滑动、前后限位配合,所述的下切刀(72)固定在下切刀座(71)上端,下切刀(72)刀口朝上,正对着插入间隙(11),且下切刀(72)与顶块(81)前端的水平距离为固定值,当上切刀(62)和下切刀(72)同时压入插入间隙(11)中时,上切刀(62)和下切刀(72)能相互贴紧交错,切断插入插入间隙(11)中的邮封边,所述的下压板(31)与下板槽(53)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轴向的下压板滑槽(32),所述的下切刀座(71)穿过下板槽(53),且下切刀座(71)上端位于下压板滑槽(32)中,且能在下压板滑槽(32)中前后滑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专利邮封快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后座(1)、上压板结构(2)、下压板结构(3)、上固定板结构(4)、下固定板结构(5)、上切刀结构(6)、下切刀结构(7)以及邮封调位结构(8),所述的上压板结构(2)包括上压板(21),所述的上压板(21)后端与后座(1)的前端上部弹性连接,上压板(21)水平设置,上压板(21)前端为自由端,所述的上固定板结构(4)包括上固定板(41),所述的上固定板(41)后端与后座(1)固定连接,所述的上固定板(41)平行地位于上压板(21)的下方,上固定板(41)的前部上部通过上弹簧(42)与上压板(21)前部下部连接,所述的下压板结构(3)包括下压板(31),所述的下压板(31)后端与后座(1)的前端下部弹性连接,下压板(31)水平设置,下压板(31)前端为自由端,所述的下固定板结构(5)包括下固定板(51),所述的下固定板(51)后端与后座(1)固定连接,所述的下固定板(51)平行地位于下压板(31)的上方,下固定板(51)的前部下部通过下弹簧(52)与下压板(31)前部上部连接,所述的上固定板(41)和下固定板(51)平行,且上固定板(41)位于下固定板(51)上部,使得上固定板(41)和下固定板(51)之间具有能使专利邮封插入的插入间隙(11),所述的上固定板(41)的后端和下固定板(51)的后端均通过一连接座(12)与后座(1)固定连接,所述的上固定板(41)的后部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上板槽(43),所述的下固定板(51)的后部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下板槽(53),所述的连接座(12)前端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一行程槽(13),所述的行程槽(13)的前端与插入间隙(11)连通,行程槽(13)的后端为盲端,行程槽(13)位于上固定板(41)和下固定板(51)之间的位置,邮封调位结构(8)包括顶块(81)、连接架(82)、后弹簧(83)、上竖向滑轨(84)以及下竖向滑轨(85),所述的顶块(81)固定在连接架(82)的中部,顶块(81)前端与间隙(11)对齐,连接架(82)后半段位于行程槽(13)中,连接架(82)能在行程槽(13)中轴向滑动,所述的连接架(82)后端通过后弹簧(83)与行程槽(13)槽底连接,连接架(82)前端从顶块(81)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越过顶块(81)伸至顶块(81)的前上方和前下方,所述的上竖向滑轨(84)固定连接在连接架(82)前端上部,上竖向滑轨(84)竖向设置,所述的下竖向滑轨(85)固定连接在连接架(82)前端下部,下竖向滑轨(85)竖向设置,上切刀结构(6)包括上切刀座(61)和上切刀(62),所述的上切刀座(61)安装在上竖向滑轨(84)上,上切刀座(61)与上竖向滑轨(84)上下滑动、前后限位配合,所述的上切刀(62)固定在上切刀座(61)下端,上切刀(62)刀口朝下,正对着插入间隙(11),且上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芳王军夏景明王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