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摇摆座,包含一基座;四摆荡臂,各将顶端枢接于基座左右二梁架部顶侧前后二端的其中一端;二连接杆,各将二端分别设于同位于前方或后方的二摆荡臂底端;一马达设于基座;一牵动柄内端设于马达转轴;一推拉柄一端枢接于牵动柄外端,另一端设于其中一连接杆;一座盖覆盖于基座上,具有一可供双脚踩置或设置婴儿篮的顶部,顶部二侧往下延伸与该等摆荡臂底端枢接的侧部;即此座盖可受驱动而前后向弧形摆荡。(*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摇摆装置有关,更详而言之,是关于一种可应用于摇椅及摇篮等的自动摇摆座。按传统的婴儿摇篮须以人力推动使其摆荡,较为费力与不便,近来已有多种应用马达装置的可自动摆荡(或上下弹性振摇)的自动摇篮,但其摇摆装置的结构均较为复杂,且专为配合摇篮而设计,设置的功能单一。另外,中老年人用的摇椅中,部分设有供坐者双脚踩置其上的踏座,习用的该等踏座并无法自动摆荡,未能提供更优闲舒适的感受。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应用于摇椅及摇篮的自动摇摆座,其可应用于婴儿摇篮,使婴儿篮自动摆荡;并可应用于摇椅或其它椅类上,作为供坐者双脚踩置其上的踏座,能自动摆荡而提供更舒适的感受。缘是,为达成前揭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可应于摇椅及摇篮的自动摇摆座包含有一基座,具有二概呈“工”字型的梁架部,分别位于左右二侧,二梁架部间具有至少一连结部,是连结该二梁架部;四摆荡臂,呈长形,分别以可前后摆荡的方式,将其顶端枢接于该基座梁架部的顶侧前后二端的其中一端,使该四摆荡臂呈前后二组,各组的二摆荡臂左右相对;二连接杆,各将其二端分别设于同组的二该摆荡臂底端,使同组的二摆荡臂可同步摆荡;一马达,设于该基座;一牵动柄,一端设于该马达的转轴,可受其驱动;一推拉柄,较该牵动柄为长,一端枢接于该牵动柄的另一端,该推拉柄另一端设于其中一连接杆,以及一座盖,具有一顶部,可供双脚踩置或将婴儿篮设置其上,自该顶部二侧分别往下延伸预定数目的侧部,该座盖是覆盖于基座上,该等侧部是位于该基座二梁架部外,并分别与该等摆荡臂底端形成枢接关系,使该座盖可前后向弧形摆荡。其中该基座的该二梁架部是各呈“工”字型板状,并以板面平行的方式左右相对,该二梁架部间具有一平板状的该连结部,是将其二端分别连结于该二梁架部的内面底侧;该马达是固设于该连结部上,其转轴概位于该基座中央。其中该座盖的该顶部呈平板状,自该顶部左右二侧分别往下延伸一板状的该侧部,各该侧部设有对应该二连接杆的二穿孔,该座盖是藉螺栓穿经该等穿孔并与该等连接杆螺接,使与该二连接杆形成固接,而与该等摆荡臂底端形成枢接的关系。为使贵番查委员得以更加了解本技术的构造及功效,以下列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说明于后,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至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应用于一摇椅的示意图;以及图6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于一摇篮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可应用于摇椅及摇篮等的自动摇摆座包含有一基座10,具有二呈“工”字型板状的梁架部12,该二桥架部12以板面平行的方式左右相对,二者间具一平板状的连结部14连结于其等内面底侧,使基座10何稳固平置。四摆荡臂20,呈长形板状,各将其顶端贴合枢接于该基座10梁架部12的顶侧前后二端16、18的其中一端,使该四摆荡臂20呈前后二组,各组的二摆荡臂左右相对的形式;各摆荡臂20可前后向摆荡。二连接杆30,各将其二端分别枢接于同组(亦即相对)的二摆荡臂20底端,使同位于前方、或同位于后方的二摆荡臂20可同步摆荡;各连接杆30二端是枢穿而凸露至摆荡臂20外侧,端面上并设有螺孔32。一马达40,是固设于该基座10的连结部14上,其转轴42位于基座10中央。一牵动柄50,呈板条状,内端固设于该马达的转轴42,其长轴向与转轴42轴向垂直,可受马达40驱转。一推拉柄60,呈板条状,较该牵动柄50为长,一端贴合枢接于牵动柄50外端,可受旋转中的牵动柄50牵引连动,推拉柄60另一端设有一环圈62,是枢套于位在前方的连接杆30杆身中央,受牵动的推拉柄60可将该连接杆30前推或后拉,使位于前方的二摆荡臂30同步前摆或后摆。一座盖70,具有一平板状的顶部72,自顶部72左右二侧分别往下延伸一板状侧部74,该座盖70是覆盖于该基座10上,二侧部74分别位于基座10的二梁架部12外,且各侧部74设有对应前后二连接杆30的二鱼眼孔76(注是以该等摆荡臂20自然下垂时为准,且须注意不使座盖70顶部72触及基座10,如图2所示),并藉螺栓78由外往内穿经鱼眼孔76而螺入连接杆30端面上的螺孔32,使座盖70与二连接杆30形成固接,而与该等摆荡臂20底端形成枢接的关系。藉由上述各构件的配合,当启动马达40后,牵动柄50将受马达驱转而使其外端作画圆动作,使得受连动的推拉柄60可前后推拉连接杆30,使该等摆荡臂20同步摆荡,而令(以其侧部)枢接于摆荡臂20底端的座盖40亦随之前后向弧形摆荡。当牵动柄50呈垂直时,如图2所示(注以垂直朝上为范,朝下亦同),该等摆荡臂20呈垂直下垂,此时的座盖70位于摆荡轨迹中的最低点;当牵动柄50转往前方(图中右方)时,该等摆荡臂20将摆向前方,且在牵动柄50与推拉柄60呈一直线时,座盖70可随之摆荡至最高点,如图3所示;当牵动柄50转往后方时,该等摆荡臂20将摆往后方,同样在牵动柄50与推拉柄60呈一直线时,座盖70可摆荡至后方的最高点,如图4所示。座盖70于弧形摆荡时,其板状顶部72恒保持水平。再请参阅图5,吾人可将本技术所提供的自动摇摆座设置于一摇椅80的底侧前方,作为供坐者双脚踩置其上的踏座(即踩置于该座盖70的顶部72上),藉由摇摆座(的座盖)可自动摆荡的功能,坐于摇椅上的使用者可享受到更优闲舒适的休息感受。再请参阅图6,吾人亦可将本技术所提供的自动摇摆座应用于一摇篮90上,将婴儿篮92稳固设置于该座盖70的顶部72上,启动马达40后即可驱动该婴儿篮92自动摆荡。权利要求1.一种可应用于摇椅及摇篮的自动摇摆座,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座,具有二概呈“工”字型的梁架部,是分别位于左右二侧,该二梁架部间具有至少一连接部,是连结该二梁架部。四摆荡臂,呈长形,是分别以可前后摆荡的方式,将其顶端枢接于该基座梁架部的顶侧前后二端的其中一端,使该四摆荡臂呈前后二组,各组的二摆荡臂左右相对;二连接杆,是各将其二端分别设于同组的二该摆荡臂底端,使同组的二该摆荡臂可同步摆荡;一马达,设于该基座;一牵动柄,一端设于该马达的转轴,可受其驱转;一推拉柄,较该牵动柄为长,一端枢接设于该牵动柄的另一端,该推拉柄另一端设于其一该连接杆;以及一座盖,具有一顶部,可供双脚踩置或将婴儿篮设置其上,自该顶部二侧分别往下延伸预定数目的侧部,该座盖是覆盖于该基座上,该等侧部是位于该基座二梁架部外,并分别与该等摆荡臂底端形成枢接关系,使该座盖可前后向弧形摆荡。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应用于摇椅及摇篮等的自动摇摆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座的该二梁架部是各呈“工”字型板状,并以板面平行的方式左右相对,该二梁架部间具有一平板状的该连结部,是将其二端分别连结于该二梁架部的内面底侧;该马达是固设于该连结部上,其转轴概位于该基座中央。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应用于摇椅及摇篮等的自动摇摆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盖的该顶部呈平板状,自该顶部左右二侧分别往下延伸一板状的该侧部,各该侧部设有对应该二连接杆的二穿孔,该座盖是藉螺栓穿经该等穿孔并与该等连接杆螺接,使与该二连接杆形成固接,而与该等摆荡臂底端形成枢接的关系。专利摘要一种自动摇摆座,包含一基座;四摆荡臂,各将顶端枢接于基座左右二梁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应用于摇椅及摇篮的自动摇摆座,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座,具有二概呈“工”字型的梁架部,是分别位于左右二侧,该二梁架部间具有至少一连接部,是连结该二梁架部。四摆荡臂,呈长形,是分别以可前后摆荡的方式,将其顶端枢接于该基座梁架部 的顶侧前后二端的其中一端,使该四摆荡臂呈前后二组,各组的二摆荡臂左右相对;二连接杆,是各将其二端分别设于同组的二该摆荡臂底端,使同组的二该摆荡臂可同步摆荡;一马达,设于该基座;一牵动柄,一端设于该马达的转轴,可受其驱转;一推 拉柄,较该牵动柄为长,一端枢接设于该牵动柄的另一端,该推拉柄另一端设于其一该连接杆;以及一座盖,具有一顶部,可供双脚踩置或将婴儿篮设置其上,自该顶部二侧分别往下延伸预定数目的侧部,该座盖是覆盖于该基座上,该等侧部是位于该基座二梁架部外, 并分别与该等摆荡臂底端形成枢接关系,使该座盖可前后向弧形摆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陈朝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